老首體的新與快:打造“最美的冰”2小時可“換冰”舉辦不同比賽
人民網北京11月24日電 (董兆瑞)採用目前世界上最環保的二氧化碳製冰技術、利用聲光電技術打造“最美的冰”、2小時實現場地及冰面轉換......作為北京2022年冬奧會短道速滑和花樣滑冰的比賽場館,53歲的首都體育館煥發“新青春”。據瞭解,目前,首體已經過多次全流程、全要素檢驗,為冬奧會的成功舉辦做足了準備。
首都體育館外觀修舊如舊。人民網 董兆瑞攝
“首都體育館的改擴建,是北京2022年冬奧會踐行可持續發展理念、大量利用2008年奧運會場館的又一次生動實踐。”北京市重大項目辦城區場館建設處副處長儲衞星介紹,首體建成於1968年,運行至今已有53年的歷史,見證了中國體育壯大和北京發展變遷。同時,首體也是北京功能最多、適用範圍最廣的體育館之一。經過新建和改造,首體成了集比賽、訓練、科研於一體的冰上運動園區。
據瞭解,首體在北京2008年夏季奧運會時曾作為排球比賽場館。此次這座老場館再度轉換身份,將承擔北京2022年冬奧會短道速滑和花樣滑冰兩項比賽任務,並將產生14枚金牌。
外觀修舊如舊 內部“脱胎換骨”
場館運行團隊主任丁東介紹,首體此次改造秉承“傳承保護、立足賽後、確保賽時、綠色科技”的改造策略,外觀從傳承保護出發沒有大的變化,依然保留着首都體育館作為區域標誌性建築的風采。場館整體顏色也秉承傳統色調,整個場館莊嚴大氣,遠遠望去,賞心悦目。“首體南側觀眾區的主入口及北側貴賓接待入口的台階,由於見證了1971年中美乒乓球友誼賽及2008年夏季奧運會,對於首體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在此次改造還進行了原樣保留。”他説。
首都體育館竭力打造“最美的冰”。王洋攝
在首體內部,則增加了最新的聲光電技術,竭力打造“最美的冰”。“通過在場館頂部懸掛36塊37平米的網格膜,從而在場館的頂部形成一個1332平方米的巨型投影屏幕。同時,在場地四角分別佈設激光投影儀,將絢麗的燈光與優美的畫面投影至場館頂部的屏幕,當運動員在冰面上盡情舞動時,彷彿置身冰雪世界的夢境一般。”丁東説。據瞭解,“最美的冰”不但可以在冬奧會花樣滑冰和短道速滑賽時營造夢幻的競賽體驗,也將為賽後吸引羣眾性冰雪運動體驗提供沉浸式運動氛圍和觀眾視覺引導。
採用最環保製冰技術 2小時實現“換冰”
首都體育館冰面採用了二氧化碳製冰的方式,據瞭解,這項技術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最環保的製冰技術,冰面温差可控制在0.5度以內,熱能回收率高。“這種製冷相比較傳統方式效能提升30%,而且製冷非常均勻,不會出現各個部位温度不一樣的情況。”短道速滑競賽主任申鴒介紹,首都體育館對製冷過程中產生的餘熱進行回收利用,每年可以節省100多萬度電,極大地提升了場館的綠色屬性。此外,首體園區共有4塊冰面採用了二氧化碳製冰技術,成為目前世界上二氧化碳製冷冰面最集中的區域。
首都體育館舉行冬奧測試活動。王洋攝
除了製冰技術外,短道速滑與花樣滑冰冰面的快速轉換也是難點之一。“花樣滑冰的冰面要求在6-7釐米,而短道速滑的冰面要求在3-5釐米,在冬奧會正賽階段也將面臨同一天舉辦兩種不同比賽的情況。經過多次測試演練,我們能夠在2小時內實現場地、冰面的互相轉換。”申鴒説,“轉換中,需要工作人員完成防護墊、形象景觀、攝像機位、裁判台、醫療台、冰面等多個方面的轉換。比如裁判台,花樣滑冰的裁判台比短道速滑的長,因此在兩個項目轉換過程中,需要工作人員對裁判台進行迅速調整,冰面外所有轉換流程需要工作人員在30分鐘內完成,從而給冰面轉換留足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