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從7月23日開幕到8月8日,姍姍來遲的東京奧運會終於落下了帷幕。中國軍團摘下38金32銀18銅,追平了2012年創下的海外參加奧運會的最佳戰績。
賽場上的稍縱即逝,賽場下的十年一劍。十幾天的征程很快結束,從今天開始,大眾網·海報新聞推出本屆奧運會的精彩回顧,讓我們再一次感受一下本屆奧運會的歡笑與淚水。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鄭昊 濟南報道
每屆奧運會上,都有一戰成名的選手。他可能因為取得了備受關注項目的金牌而一戰成名,比如牙買加飛人博爾特;他也可能因為用盡了“洪荒之力”被國人牢記,比如傅園慧;他可能因為帥氣漂亮的外表加上出色的成績一時間刷粉無數,比如當時的田亮和郭晶晶;他同樣也可能因為詮釋奧運會精神被大家所熟知,比如2000年參加悉尼奧運會游泳項目的幾內亞選手埃裏克·穆桑巴尼。
東京奧運會,中國跳水隊的全紅嬋火得“出圈”了,而這樣的火,在後續的事件發酵中有些變了味道。
如果沒有金牌
全紅嬋還有機會説出“杏哥”嗎?
放到跳水這個項目的本身來説,外界更喜歡去探討全紅嬋的“水花消失術”。其實在中國跳水隊被稱為夢之隊的大背景下,這樣的“消失術”其實並不怎麼為奇。但凡在世界大賽上有過出色表現的中國跳水隊隊員,都掌握得爐火純青。
14歲的年齡,同樣不足為奇。
伏明霞在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上獲得女子10米跳台冠軍時,只有14歲;
在2000年悉尼奧運會上奪得女雙10米台冠軍的李娜和桑雪,當時都只有16歲;
今年在東京奧運會斬落金牌的曹緣,其實在2012年倫敦奧運會上就同搭檔張雁全拿下了男雙10米台的金牌,在當時曹緣不過17歲,而搭檔張雁全不過18歲而已。
全紅嬋的火,根本原因是這位“小”姑娘以“絕對完美”的表現打破了外界一開始的認知——就如同當年恆大升入中超時,一開始沒人看得上,到後來一騎絕塵後令外界感嘆不已一樣。
全紅嬋的高光時刻
全紅嬋火了,於是,她的故事一點點被挖了出來。
但在全紅嬋後續故事的發酵中,練習跳水或者説練習競技體育,似乎成為了走向成功的捷徑。這樣的解讀,顯然有些變了味道。
市隊、省隊、國家隊
這背後需要付出多少努力你永遠不知道
能鍛鍊身體就好;
能通過體育考上個不錯的大學就好;
能走專業的道路混碗飯吃就好;
能成為一流的體育運動員最好。
就如同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一樣,任何一位家長對於孩子是否練習體育,都存在着這樣由低到高的目標。
從鍛鍊身體到上專門的體育運動學校,這其中還需要家長艱難的選擇——自家孩子明明在學習上已經算得上不錯,還需要競技體育這項特長為孩子的未來加分嗎?
不止一位專業的競技體育老師跟記者説道,從發現好苗子到要到好苗子,再到最後好苗子能夠真正發芽成長,這其中有好多不確定的因素。
“先選人再試訓再確定是不是淘汰”,一位跳水教練這樣説道。
市隊、省隊、國家隊,説好聽點算得上捷徑,但他們背後需要付出多少努力你永遠不知道。
記者曾經親眼見到一個個五六歲的小孩在教練的外力幫助下拉伸,那哭紅了的眼睛讓人心疼。“沒辦法,都是這樣過來的。”那位教練也這樣説着。
可想而知,全紅嬋也經歷過這些。
成名之後的煩心事
蹭完熱點也該讓孩子歇歇了
全紅嬋的故事被一股腦地挖了出來。
孩子喜歡吃辣條,那一箱箱辣條就擺在了家門口;孩子母親需要治病,便有人承諾要承擔這樣的責任;孩子家境貧寒,有人要“送房子”。
這一項項“福利”的背後,當然要加上人家相關單位的名字。
甚至全紅嬋的家人都説,自己怎麼多了這麼多“親戚”。
就如同當年的大衣哥、拉麪哥爆紅之後,自己的門檻被踩爛一樣。冷靜之後,大家也要逐漸迴歸理性。現在全紅嬋需要的,是時間和空間——一個能確保自己不曇花一現的時間和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