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奧運會的哪些項目不代表世界最高水平?

由 都超英 發佈於 體育

大多數運動員以能夠參加奧運會為榮,奧運會在體育比賽中也代表最高的國家榮譽,但就是有一些體育項目,奧運會上並不能夠代表最高水平,這裏面的代表項目有足球和拳擊。


其實就是市場化高的項目,比如説,足球、籃球、網球、拳擊等,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運動員只代表個人或者俱樂部,運動員的收入大頭,來自個人的薪金或者賽事獎金。如果從收入最大化的角度來説,他們必須專注於聯賽或者能夠給自己帶來高額獎金的賽事,一言以蔽之,這是他們的主業。


市場化越高的項目,有一個越鮮明的特點,就是去國家化,運動員以能力論英雄,在市場化的運作下,俱樂部或者賽事需要不斷通過提升競技水平提高自身的競爭力,從而獲取更大的經濟利益,實現多方共贏。於是,在現代體育中,集體項目越來越多超級球隊湧現,個人項目則有越來越多統治力超強的巨星多年壟斷冠軍或者重要獎項。


奧運會上是年輕足球運動員的舞台。

哪項足球賽事能夠代表世界最高水平呢?有人説是世界盃,有人説是歐洲盃,但就是沒人説是奧運會。為什麼呢?答案很簡單,只有年輕的足球運動員才有參加奧運會的資格。國際足聯規定,參加奧運會的隊伍並不是正牌國家隊,而是U23足球隊,這裏面的球員要小於23歲,只有三個超齡球員的名額,這也就是大家説的國奧隊。足球運動員往往在26歲左右才能夠達到技術的成熟以及身體發育完全,所以國奧隊的水平一般來説是不如國家隊的,而世界上很多高水平運動員也因為年齡的問題無緣奧運會的比賽。

奧運會的足球比賽之所以會變得有一些雞肋,主要是國際足聯為了保護自己的親兒子:世界盃。如果奧運會允許所有球員參賽了,那世界盃的影響力難免會下降,所以為了世界盃穩居世界第一體育賽事,奧運會只能委屈一下了。


歷史上有很多如雷貫耳的權利運動員,比如泰森、霍利菲爾德。現在也有大名鼎鼎的帕奎奧等人,他們代表着世界拳壇的最高水平。可是這些人都沒有參加奧運會,原因很簡單,他們是職業運動員,奧組委不允許職業運動員參賽,因為職業拳擊手打得過於血腥,技巧性更強,他們讓拳擊運動失去了原有的魅力。所以能夠參加比賽的都是業餘選手,我國選手鄒市明就是業餘選手中的佼佼者,拿到過奧運會冠軍,後來他也打職業比賽了,而且還打得不錯。


奧運會是規模最大的綜合性體育賽事,題主問奧運會的哪些項目不代表世界最高水平?商業化職業化程度比較高的項目,基本上不會把主要重心放在奧運會上。畢竟奧運會一開始標榜的就是“非職業”,隨着一些體育項目職業化的深入,他們與奧運會的非職業化就有很大的不兼容,比如説足球,網球還有籃球等體育項目,他們在各自的協會或聯盟裏面更加如魚得水,賽事規則跟奧運會也不太一樣。


舉兩個例子。一個是足球。足球有三個最重要的領域,世界範圍內的是世界盃,俱樂部方面是歐冠,而聯賽則是歐洲五大聯賽。所有足球運動員的精力都放在這些重大賽事上面,有能力的積極爭奪冠軍,能力暫時沒有達到的則秣馬厲兵爭取拿到相關的資格。而奧運會上的足球比賽,男足比賽是有年齡限制的,過去是21歲,現在放寬到23歲,每隊可以有3名超齡球員。但是,由於球星們的巔峯運動年齡在25歲到30歲,所以,很顯然,年齡限制讓奧運會男足的參賽球員普遍星光暗淡。而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在於國際足聯的強勢。畢竟,國際足聯的主要收入來源是世界盃,如果奧運會比世界盃更得到球員的重視,那麼國際足聯無異於丟掉了自己的飯碗。所以,他們想方設法限制奧運會,年齡限制無疑是最狠也最有效的一招。


再一個例子就是網球了。眾所周知,網球選手們的重心,都在四大滿貫上,不僅僅因為大滿貫是網球的頂級榮譽,更因為大滿貫的獎金更高。以2019年的温網為例,前三的獎金非常高。甚至,只要打進首輪,也將贏得4.5萬英鎊獎勵。從這樣的獎金設置,不難看出,賽事鼓勵出成績,每前進一步,獎金幾乎是翻倍的,這就有力地鼓舞了運動員力爭上游。當然,網球運動員也不容易,為了出成績,他們不僅僅要更加刻苦訓練,並且,也需要配備更專業和實力更強的團隊,當然也就是要更大的投入。


對於市場化較低的項目來説,奧運會往往是他們熬出頭的唯一路子。雖然他們的項目也有世錦賽、世界盃,但是,關注度和奧運會不可同日而語,拿到冠軍也會因為關注度不足而無法轉化為經濟收入,只有接着奧運的東風才能在奪冠後更大程度地改變自己的人生。這裏面,比較典型的就是我們大家熟悉的乒乓球、羽毛球、舉重、射擊、跳水、體操等。


具體就不細説了。舉個例子,前一段時間鬧得沸沸揚揚的孫楊藥檢事件,從某種意義上來説,就是國際泳聯話語權不足。同樣的藥檢規則,就不適用於國際足聯。

奧運會與各單項,説白了就是體育大家族中老子與兒子的關係。兒子爭氣,不用啃老,老子自然不會過多幹涉兒子,也很難干涉到。相反,兒子被動要啃老,自然要對老子盡心盡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