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冬奧健兒創佳績,科訓大本營來保障

由 烏雅建義 發佈於 體育

◎ 科技日報記者 華凌

2022年北京冬奧會,冰雪健兒突破自我的瞬間仍激動人心,許多奪得獎牌的我國運動員備戰期間均曾進駐國內科訓大本營——北體大二七國家冰雪運動訓練科研基地訓練、測試,如取得中國男子速度滑冰項目首金的奧運冠軍高亭宇,自2019年起便在基地長期駐訓。他對這裏的冬奧備戰服務保障,特別是先進健全、科技含量高的設備設施等讚不絕口。

那麼,如何在冬奧備戰週期中讓基地成為我國科技助奧的前沿陣地?4月8日,科技日報記者採訪了剛剛獲得黨中央、國務院表彰的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突出貢獻個人、北京體育大學二七國家冰雪運動訓練科研基地負責人趙煥剛。

受訪者供圖

攻堅克難,保障冬奧健兒創佳績

“這個獎不是我個人的成績,其實是我們整個團隊集體的榮譽。”趙煥剛表示,“我帶領的團隊是一批90後的年輕人,富有朝氣活力、頗有工作責任心。”

據介紹,基地建設有速滑館、體能館(輪滑館)、康復中心(游泳館)、綜合風洞館、滑雪風洞館(沙池和報告廳)、兩個六自由度訓練館、運動員公寓等場館。為了提高服務保障工作的科技含量和專業度,趙煥剛組建的二七基地科技工作團隊,按照國家體育總局和北京體育大學的戰略部署,全力配合將基地打造成集訓練與科研為一體的冬季運動項目科研平台。在北京冬奧備戰期間,基地充分依託北京體育大學學科人才優勢,累計服務保障速度滑冰、短道速滑、花樣滑冰、高山滑雪、越野滑雪、雪橇、雪車、鋼架雪車、空中技巧、北歐兩項、平行大回轉、冰壺等30餘支冬季項目隊伍,近4萬人次的駐訓和調訓。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基地安裝全球領先的Swiss Timing計時計分系統,助力訓練,提高比賽成績。然而,最初引進這麼先進的系統,正值新冠疫情暴發,在系統安裝完成後德國的核心專家團隊到不了現場進行培訓指導,更談不上進行日常運行維護。

時不我待,面對這種情況怎麼辦?按照國家體育總局提出的“一刻也不能停,一步也不能錯,一天也誤不起”的冬奧服務保障要求,趙煥剛帶領團隊迎難而上,夜以繼日通過遠程線上視頻接受國外專家的培訓,其間最大難題是要克服語言上的障礙。對此,趙煥剛要求大家反覆播放錄屏,學習琢磨,並把任務細化到個人,然後不斷開會討論,彙總問題,不懂的就及時發郵件向國外技術專家請教,如同拼圖一樣,逐漸把這套複雜的系統搞懂應用。與此同時,根據我國運動員對訓練數據指標的特定需求,向國外專家提出對原系統的修改建議,升級完善。

據瞭解,整套系統自從2020年11月安裝完成,遠程升級優化10餘次,使用超100次,採集運動員數據超過2000人次。尤其在疫情封閉環境下,保障完成大量訓練和比賽任務,達到以賽代練的目的。

每日節電近萬度,實現“綠色備戰冬奧”

作為速度滑冰國家集訓隊的大本營,基地速滑館各項技術指標全面向奧運比賽場館國家速滑館看齊。而作為亞洲首個採用二氧化碳製冰的速滑館,冰場在剛剛接手時,運營維護工作是個難題。

趙煥剛介紹説,針對這個情況,基地迅速組建制冰澆冰團隊,通過每日24小時的數據記錄,以及從加拿大製冰師馬克先生和國內製冰師中不斷汲取寶貴經驗,逐步掌握二氧化碳製冰和冰場日常維護技術,不斷提升冰場質量,以一流冰場為目標前進。這為後期首都體育館和國家速滑館二氧化碳製冰維護提供寶貴的經驗。

受訪者供圖

為保障運動員訓練,速滑館冰面温度維持在-7℃,而場館需達到15-16℃、30%的恆温恆濕的狀態。高標準的訓練環境伴隨着大量的能耗。速滑館在最初運行中耗能非常大,每日用電量達26000度電。於是,趙煥剛團隊每天研究,邊幹邊學,採取各種方法節能,不斷探索優化出完整的節能方案。最終,與2019年交接運營時相比,速滑館每日可節省近10000度電,實現基地內的“綠色備戰冬奧”。

光陰荏苒,趙煥剛在基地工作已近三個年頭,由於平時工作繁忙,與家人聚少離多,最長達140多天隔離期。現在回想,他感慨道,“孩子一不小心就大了,在自己不在的日子裏,居然學會了很多技能。而在基地服務保障冬奧的歲月裏,不管遇到什麼,都堅定一個信念,即一切為了實現冬奧夢!”

來源:科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