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的搏擊看起來像“男性專屬” 的運動,但現實中,越來越多女孩走進專業的格鬥館。
鈦媒體編輯丨韋柳坤
【鈦媒體影像欄目《在線》,力圖準確記錄互聯網時代的個體。圖文、視頻版權為鈦媒體所有,未經許可禁止轉載、使用,否則追究法律責任。】點擊查看視頻
搏擊運動釋放了人類的好鬥天性,是現代生活中少數合理的暴力出口。但在傳統印象中,“硬核”的搏擊看起來像“男性專屬” 的運動——直到張偉麗拿下UFC世界冠軍、拳擊女將谷紅和李倩在東京奧運會上摘銀,越來越多人開始關注女性打拳。現實中,越來越多女孩走進專業的格鬥館,練起了搏擊運動。“以前幾乎沒有女生練習搏擊”,北京一家格鬥館店長説,該格鬥館最早成立於2009年,最近一年在北京開出了8家分店,學員人數翻了近十倍,其中女性佔比超過一半。鈦媒體影像《在線》第120期,我們採訪了三名練習搏擊運動的女孩,他們出於工作壓力、身體健康等原因走進格鬥館,最終在這項又酷又颯的運動中找到了熱愛。同時指揮30架飛機,空管用打拳“解壓”雙手護在頭部兩側快速出拳,腰部帶動腿部發力,落到沙包發出有規律的“砰砰”聲。直拳、勾拳、擺拳、肘擊、低掃……在教練的口號下,學員一遍遍練習動作組合。26歲的王子昱是這類搏擊課的狂熱愛好者。2018年,王子昱從中國民航大學畢業,成為了北京首都機場的一名空中交通管制員,負責指揮T2、T3航站樓飛機起降的滑行。她工作的地點在機場塔台的最高層,周圍是全景式的玻璃窗,視野非常寬闊,能看到整個機場、跑道的全貌,也能看到日出月落。這樣的工作環境,一度讓王子昱心生嚮往,但從成為“民航人”開始,她才真正感受到了肩上的“重擔”。剛入職那年,首都機場的航班量在1700、1800,單小時的架次在100左右,分到每個席位的數量在20、30多架。“你就想同時和30個人一起交流”,王子昱告訴鈦媒體影像《在線》,“我要記住他們各自的名字,他們所在的位置,以及他們未來要去的地方,這些我都要背下來,而且不能有任何偏差”。北京首都機場塔台,王子昱在工作中。2019年初,王子昱開始嘗試看起來“解壓”的搏擊運動。搏擊運動有很多分支,包括拳擊、泰拳、巴西柔術、跆拳道、散打、踢拳以及綜合格鬥等。初步涉獵後,王子昱選擇主修泰拳,這是一項來自泰國的傳統格鬥項目,被稱為“最兇猛的武術”,選手主要利用拳、腿、肘和膝蓋進行打擊。以王子昱參加的團課為例,一節團課時長一個小時,流程分為:熱身,打沙袋,和教練一對一打靶三個環節。“當你狠狠地去打,把所有力量都發泄出去,所有的不開心、壓力都不見了”,王子昱説。在練習泰拳之前,王子昱學過滑冰、滑雪,但是她發現這些運動都需要一些器具來幫助完成,“只有泰拳什麼都不用”,她説,“有一種身體上的藝術”。空管的工作是“上二休二”,不工作的時候王子昱幾乎“泡”在拳館:一週四次以上的訓練頻率,幾乎佔據了她所有的業餘時間。“空管是一個相對壓力比較大,需要極強的心理素質的一個工作,然後當你登上擂台,對手瘋狂打你的時候,其實也是考驗你的心理素質”,王子昱告訴鈦媒體影像《在線》。最開始打實戰的時候,對方一記拳打在身上,她很容易“急眼”,“動作全都忘了”,只能被對手打成人肉沙包。現在,王子昱有“女武神”的稱號,在北京練習泰拳的圈子裏小有名氣。王子昱和教練進行實戰對練工作上,經歷了三年的見習期,去年,王子昱開始獨立指揮飛機。回憶起第一次獨立指揮,是在一個下雪的夜晚,惡劣的環境預計造成大規模延誤,但最終,她沒有耽誤太久時間,就把手裏的30多架飛機安全平穩地指揮下來。“無論在什麼時候都要保持鎮定,然後迅速地作出反應”,王子昱説,這也是她從泰拳實戰中得到的鍛鍊。增重10kg,藝術生變“黑名單”女孩25歲的楊小小站在人羣中十分顯眼:身高175釐米,比大多數女生高出一截;穿黑色上衣和運動短褲,衣服上赫然印着“黑名單”三個大字,赫然像一名職業運動員。打拳擊第二年,因為技術好、打擊準確,楊小小每次實戰課都將對手打得叫苦不迭。有人偷偷拉小羣把她列入“黑名單”,私下阻止其他學員和她對打,只要看到她來上課,就退課或換到別的館上,和她打起了“游擊戰”。後來,楊小小乾脆把“黑名單”三個字印到了背心上,成為了拳館的“黑名單女孩”。楊小小參加拳擊團課事實上,楊小小和很多女生最初接觸格鬥運動的目的一樣,是為了減肥、保持身材。儘管她坦言,現在的外形常常給人帶來“壓迫感”,但生活中的楊小小,是一個説話温柔、容易害羞,喜歡綠色、粉色、小兔子、毛絨公仔的小女生。2020年起,她幾乎保持着一週3~5天,每次2~3個小時的訓練時間。隨着技術越來越精湛,最開始“減肥”的目標沒有了,她要求自己做到最標準,至少“看着一招一式是練過的”,不能是“野路子”;與此同時,楊小小對“身材”的執念也消失不見,她的身型和外貌開始與“藝術生”背道而馳。“本科的時候我才57公斤,也是高高瘦瘦的”,楊小小告訴鈦媒體影像《在線》,到現在她66公斤,增重近10公斤。楊小小目前在中國人民大學讀研二,專業是應用心理學;但幾乎沒有人猜到,她曾經夢想成為一名演員,本科就讀於北京電影學院。儘管通過了藝考,進入了演員的“夢想殿堂”,但她很快意識到演藝這一行的殘酷,“競爭太激烈了”,楊小小告訴鈦媒體影像《在線》,因為容貌、上鏡方面的限制,“我可能頂多就算是個最佳配角”。到了大二,周圍的同學開始進劇組,楊小小做了一個在表演系學生中不常見的選擇:考研。“如果做一件事情不能達到我的預期,我可能會轉變一下,去找一個更加適合我、更容易出成績的”,2019年,本科畢業後,她順利通過跨專業考研。儘管女生參與搏擊運動已經越來越普遍,楊小小仍然遭受到了很多冷嘲熱諷。有親戚擔心她找不到男朋友,“因為打不過”,勸她早點放棄,趕緊結婚生子。最開始帶她入門的教練,沒有鼓勵她繼續精進技術,反而對她的執着表示費解,“練這麼好有什麼用?難不成還要打職業?”最開始,楊小小還會試着解釋幾句,後來她想通了,“我在意別人的眼光幹嘛呢?”楊小小目前參加過4次格鬥館舉辦的業餘比賽,戰績是2勝2平。比賽對她來説是一次學習、一次技術的演練,但更重要的是,一個聚焦在她身上的舞台。“我站到台上的時候我會很興奮,我喜歡被光照着的感覺,如果要是長期不給我這種感覺,我會很難受”,楊小小説,“演員”生涯提前結束之後,她一度感到十分失落。但在擂台上,她又重新找到了光。戰勝癌症,在打拳中找到純粹的快樂42歲的潘潔,過去六年,每週六天,往返兩小時,從海淀區到朝陽區的一家格鬥館進行訓練。她同時練習泰拳、拳擊和巴西柔術三項運動。當大部分她的同齡人還在為升職加薪、兒女教育操心的時候,單身未婚、工作時間靈活的出版社工作,給了潘潔“自由自在”的生活,“每天就是家、公司、拳館,三點一線”。潘潔和搭檔練習巴西柔術十幾年前,潘潔沒有想到“打拳”會佔據自己生活中的大部分時間。和很多北漂青年一樣,二十幾歲的潘潔一門心思想的都是工作賺錢,紮根北京。她從會計做起,然後創業開照相館、開餐廳,回憶起那個時候,她評價自己“壓力很大”、“脾氣很暴躁”。等錢賺到了,健康卻沒了。2008年,潘潔確診癌症,經歷了化療、放療,頭髮掉光,每天生不如死的日子,她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次年痊癒之後,她動身去了一直想去的西藏。她不再攢錢,開始去世界各地旅遊,體驗從未嘗試的新鮮事物;在鬼門關走了一遭,她的身體狀況比之前更差了,她開始擔心“萬一我死了,父母怎麼辦?”2010年,她開始鍛鍊身體,因為旅行中喜歡上了自然風光,她開始爬山、越野跑。過了幾年,膝蓋承受不住了,她的運動計劃只能被擱置。2016年,潘潔在健身房上了第一節拳擊課。“上到15分鐘,我真的快吐了”,潘潔回憶,那次上完體驗課她就辦了卡。在健身房,潘潔一練就是三年。開始運動之後,潘潔的身體狀況有了很大改善。2017年,潘潔做了一個子宮方面的手術,手術後有半年的“更年期症狀”:虛弱、易煩躁,動一動就容易出冷汗。醫生建議她停止工作,在家休息半年。她呆不住,在家休息了一個月之後,開始恢復訓練。剛開始由於太虛弱,“俯卧撐五個都做不起來”,潘潔只能上半節課,但只用了一個月的時間,潘潔發現“症狀”幾乎全部消失了,她又像以前一樣瘋狂打拳。“打拳讓我的身體變好了,但是更重要的是,它讓我特別快樂”,潘潔告訴鈦媒體影像《在線》。2019年,潘潔轉到了一家更專業的格鬥館。為了更方便運動,潘潔常年留一頭利落的短髮;她以前戴眼鏡,前兩年特意做了近視眼手術,摘掉了眼鏡。直拳、勾拳、擺拳、踢腿……將搏擊的動作要點,配上有節奏感的音樂,編排成一段有規律的“搏擊操”——超級猩猩、Keep等連鎖健身房,都提供了類似的“搏擊操”課程,這是當下城市白領中最流行的運動方式之一,也是很多女性與搏擊運動的第一次接觸。但對搏擊“上癮”的拳手來説,搏擊運動最核心、最精髓的部分,來自它“對抗性”的部分:實戰。這也是很多人從健身房轉戰專業格鬥館的一個原因。當拳手面對的不再是沉甸甸的沙袋,而是一個個活生生的“對手”,“格鬥”的樂趣才真正體現出來。此時,博擊運動不再是一個純粹解壓、發泄的工具,如何把學到的技巧應用在實戰中,成了第一個需要鑽研的地方。“不同類型的搏擊運動,在技巧、打法上存在很大差異”,北京一家格鬥館店長告訴鈦媒體影像《在線》。比如泰拳“不怎麼躲閃”,喜歡用身體“硬剛”;看起來節奏緩慢、招式簡單,但是“招招致命”;拳擊則更注重步伐,節奏比較快,只攻擊上半身。潘潔和搭檔練習巴西柔術2021年,潘潔開始練習巴西柔術,這是一項與拳擊、泰拳完全不同的搏擊項目。“它不像拳擊是站着打,巴西柔術是一種地面纏鬥術”,潘潔介紹,巴西柔術通過將對手拖入地面,獲得控制的姿勢,使用關節技、絞技或擊打技術等多種攻擊手段,將對手製服。由於技術難度較高,需要與搭檔配合練習,多數練習巴西柔術的人都有超過半年以上的訓練經驗,是真正的“格鬥愛好者”。“入坑很難,但一旦學會了就很上癮”,潘潔告訴鈦媒體影像《在線》,“但是當你把動作做出來,然後把對手降服的時候,真的很有成就感”。對於未來,潘潔沒有太多計劃,“過一天是一天”,和疾病打交道十幾年,她更加關注當下的感受,“你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個先來”。但只要活着,就要一直打拳,直到打不動的那天。(本文首發鈦媒體App 作者/韋柳坤 視頻拍攝/剪輯 韋柳坤 編輯/陳拯)*温馨提示:喜歡鈦媒體公眾號的小夥伴注意啦!根據公眾號推送新規,請將鈦媒體設為“星標”,這樣才能第一時間收到推送消息,已設置的小夥伴還需要重新設置“星標”哦!----------------華麗的分割線-----------------
下載鈦媒體App,領先一步,更深一度。
下載【鈦媒體App】,領先一步,更深一度。
萬水千山總是情,點個在看行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