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屍癖,英文為necrophilia,是指通過奸*屍獲得性的滿足,自認為有時比活人還好,此種病人多見於與屍體有職業性接觸的人,如太平間、殯儀館的工作人員。
這種人常不只一次地溜入停屍房,觸摸女屍的乳房及陰部以獲得快感。也有人為此不惜掘墓奸*屍。這種人時常四處打聽哪裏有少女或少婦死去,以便去奸*屍。
戀屍癖屬於性變態的範圍,此種病人矯正困難,環境影響和教育措施對這類人往往收效不大。
希特勒可能是極度的“戀屍癖”患者
人道心理學家佛洛姆曾經對於希特勒的人格特質做了極度精闢的分析,他認為希特勒其實有一種極度的“戀屍癖”(necorphilia),“戀屍癖”通常是表示一種性到錯,即為了性慾目的而侵犯死屍的慾望,或者在死屍面前流連忘返的病態慾望。佛洛姆更進一步的指出,“戀屍癖”其實是一種人格特質,具有這種特質的人常常被無生命的事物所吸引,經常夢見兇殺、鮮血、骷髏,喜歡談論疾病、埋葬、死亡等。
佛洛姆的論述帶起了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為何無生命的東西,會比有生命的東西勝吸引人呢?可能的理解是,無生命的東西,本質上一種接近於“永恆”的東西,在逝者如斯以的流光中,人生是荒涼、恐懼,人們擔心青春不再,眼前的景象馬上會變成廢墟,相形之下,無生命的東西,反而成了一種“永恆存在”的象徵。讓自己沈溺於一種“氛圍”(aura),進而忘卻了憂愁。
從這個角度來看,其實人都有某種程度的“精神戀屍癖”,往往喜歡藉由“死物”來帶領自己神遊已經不存在的渴望國度,極度病態如希特勒就索性創造一個自己“想望”的國度,經濟學家認為人類的效用是可以測度的,果真如此,一個人的一生效用就是他每一天效用的總和,再仔細的想,如果一個人每一天都沈溺在自己渴望想像的國度裏,或許加加減減下,一個人“瘋子”可能真的活得比“常懷千歲憂”的正常人來得快樂,這也難怪佛洛依德在診斷了無數精神病患後有時候會感嘆:“或許這個世界只有瘋子是幸福的”。
高度戀屍的人常常可以通過他的外表和姿勢看出來。他冷淡無味,皮膚看起來死一般的,臉上常常出現一種好象嗅到臭味似的表情。
一、戀屍的症狀
戀屍這個詞語,表面的意思是迷戀屍體。“屍體”在此是以部分代全體,表示所有曾經是生命或屬於生命而今已死去、已無用的東西。
“具有戀屍定向的人被所有沒有生氣的和死的東西所吸引和迷狂,諸如死屍、腐物、糞便和污垢。:”他們對此類事物有一種莫名其妙的親近感,不管內心的態度是喜歡還是厭惡,他們都感到被它誘惑,幾乎是不由自主地注意它,對它作出反應。我們可以從他們的言語方面觀察到其戀屍傾向。例如有的人津津樂道於病症、埋葬與死亡,還有的人更赤裸裸地談論血腥場面,描述血淋淋的暴行。
“通常,戀屍傾向明顯地表現於人的夢境之中。這些夢涉及謀殺、流血、死屍、顱骨和糞便;有時也涉及那些轉化為機器的人或像機器一樣行動的人。許多人偶爾都會出現這類夢境,但並沒有明顯的戀屍傾向。戀屍的人經常會有這類夢境,有時還會重複出現。”一個人的戀屍定向從他看待周圍事物的態度上也表現出來。他總是不太關心別人的情緒,對美不敏感,卻首先注意到那些與死屍、糞便、污物有關的東西;他的腦海裏時常泛起關於這類東西的聯想或幻覺,令他彷彿見到和嗅到似的。
限制級:戀屍癖】網傳日本32歲的清吉泰,和自己的死去的女人睡了2年.戀
如何分辨“戀屍癖”
“高度戀屍的人常常可以通過他的外表和姿勢看出來。他冷淡無味,皮膚看起來死一般的,臉上常常出現一種好象嗅到臭味似的表情。”高度戀屍者往往是極其冷酷無情的。即使是戀屍程度不那麼嚴重的人,也容易比別人顯得冷漠、僵硬和缺乏憐憫,令人感到壓抑、沉重。戀屍者還往往與暴力和虐待有不解之緣。每當戰爭或戰亂髮生時,總有一些人,出奇
地邪惡;他們格外殘忍地進行破壞和虐待,從把人變成屍體的各種手段中獲取樂趣——毫無疑問,這些人多是不再掩飾、壓抑自己的戀屍者。
以上的論述似乎給人一種印象:戀屍者是地球上一個特殊的羣體,他們的本性邪惡。其實不然,實際上任何人都可能發展出戀屍傾向,絕大多數人都具有程度不等的戀屍心理。以後我們將能看到這點。
就正常的人來説,他愛的是活的人,是活生生的婦女、兒童、親人、朋友及一些富有魅力的人。為什麼竟會有人對生命不感興趣,而去迷戀那死的、骯髒的東西呢?説來簡直是令人難以置信的。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不能把它歸結為遺傳特質,簡單歸結為生物學上的因素使然。人是社會的人,人的個性傾向性和性格特徵主要是後天生活中被環境及自身的主觀努力加以塑造成的。我們需要的是:研究戀屍者對待生活的基本的又是其特有的態度,從他的生活原則與生存方式尋找戀屍心理的產生根源。
戀屍者最顯著的精神特徵是:視人、視生命為物
“生命是以有結構的、有功能的生長方式為特徵,但戀屍的人卻喜愛所有不生長的、機械的東西。戀屍的人被一種把有機物轉化為無機物的慾望所驅使,以機械的方式看待生活,彷彿所有的人都是物一樣。”對戀屍者而言,人生最大的價值是對諸多物品的佔有,利益的得與失是他最看重的事情,也是他全部生活圍繞的中心。“戀屍的人能夠同一件物品——
一朵花,或一個人有聯繫,僅當他佔有這件物品時;因此對他佔有物的威脅就是對他本身的威脅;如果他失去了佔有物,他就失去了同這個世界的關係。這就是我們發現的下述荒謬反應的原因:他寧肯失去生命也不肯失去佔有物,儘管一旦生命失去,有所佔有的他也就不復存在了。”
禁片《困惑的浪漫》戀屍癖
戀屍者喜歡把任何事物的價值都看作純粹物品的價值,“所有有生氣的變化、情感和思想都被轉化為事物,記憶而不是經驗,佔有而不是存在,變成了重要的東西。”在此種情況下,他也會珍愛他所擁有的記憶、曾經的情感和思想等,因為它們已作為物品屬他所有。對獲得和佔有的興趣擴展到生活的各個地方,例如在愛情方面,他會認為自己的伴侶應該是屬於自己的私有財產,從而極端地強調忠實和貞節,限制、否定對方的自由。
由於利益的得失是戀屍者整個心靈關注的核心,經常恐懼着利益的無保障,所以他對未來的難以確定憂心忡忡。他極其害怕未知與冒險,渴望着穩固的秩序,有把握的明天,必然選擇一種看來安全然而卻機械呆板的生活方式。他看重目的之實現遠甚於過程之樂,在他看來,所謂的生活情趣是無用且有害的,因為它妨礙其對利益的算計與追逐。他慣於把今天當作作接近明曰目標的手段,據此壓抑生命的自發衝動,壓抑對娛樂、悠閒的享受。由於缺乏真正的生命的歡樂,戀屍者轉而尋求單純的刺激,只有食慾與性慾等強烈的動物本能尚可給他些許快樂,除此之外惟有殺人與被殺的變態趣味。最終他會沉迷於此。
“戀肛癖”是一種相對較輕的病理形式
弗洛伊德曾研究過所謂“戀肛癖”,他發現“清潔癖、戀物癖和偏執狂這些性格特徵常常在那些以前是戀肛癖的人身上表現突出”,從而進一步指出,肛門性格與對金錢、污垢、財產和毫不使用的物品的佔有有着深刻聯繫。弗洛姆認為,肛門性格與戀屍性格之間並沒有截然分明的界限,前者相對後者只是程度較輕的病理形式。“具有肛門性格的人被糞便所
吸引,如同他被所有對生命無用的東西(諸如污垢、無用的物品、僅僅作為佔有物而不是作為生產和消費的手段的財產)所吸引一樣。”而由於肛門性格極其普遍,我們據此可以指出,戀屍心理大量存在於人類社會之中。
通過以上對戀屍者性格、思想的分析,我們已經能看出,是什麼樣的生活態度導致了戀屍心理的產生。其間奇妙的現象是:這種以人為物的生活態度竟會與屍體、死亡、糞便等發生必然的聯繫。對於無生氣的東西的這種吸引力之發生原因,弗洛姆並未作出自然科學意義上的解釋;很顯然,這是一個自然之謎。但對諸多事實的觀察與歸納卻證明了這種吸引力的真實存在,證明了心靈與外物的這種相互感應。由此我們或會想起“心地骯髒”之類的説法,此類語言似乎並不僅僅是文學上的修飾比喻,而是對生活現象的本質反映。
為什麼戀屍者會喜歡屍體、糞便等常人覺得噁心儘量迴避的東西?他們的精神世界到底是什麼樣子的?戀屍者對屍體、殺人、破壞的興趣和迷戀,表明了戀屍者潛意識中.
二、戀屍的潛意識原型
由於視人的價值為物的價值,他必定賤視生命與情感,把時間和精力多用於利益算計上。
天長曰久,憐憫之心衰退,曰益感受不到美和歡樂;於是屍體與糞便也變得無所謂。
而當他已麻木不仁的時候,死亡與毀滅因其對枯燥、單調、壓抑的替代和破壞,反倒會成為一種誘人的刺激,從而使他真正地“迷戀”於此。在這裏我們發現:戀屍者的內心其實是缺乏滿足和快樂的——毋寧説多數戀屍者的精神世界猶若沉悶乏味、骯髒可怕的地獄,他就生存在這地獄內。只是由於佔有着許多物品及忙着追逐各種利益,他不自知而己。
俄男子盜竊29具年輕女屍體藏家中當玩偶 疑有戀屍癖
弗洛伊德後期的理論中有“死的本能”的概念
他説:“如果生命是在一個無法設想的遙遠過去,並且以一種難以想象的方式從無生命的物質中產生出來,如果這確是真的,那麼,按照我們的假設,某種本能在那時就必定存在,其目的是要廢除生命,重新確立事物的無機狀態。如果我們在這一本能中辨識出我們的假設中的自我破壞這一衝動,而這種本能從來沒有從任何生命過程中消失。”弗洛姆進而指出,“生的本能構成了人的首要潛力,死的本能是一種次要潛力。如果存在生命的適宜條件,首要潛力就會得到發展,正象一粒種子在給定適宜的温度和濕度條件下就會生長一樣;但如果沒有適宜的條件,戀屍傾向就會出現並佔據人的優勢。”
戀屍者對屍體、殺人、破壞的興趣和迷戀,表明了戀屍者潛意識中的死亡慾望
潛意識乃意識的基礎,然而意識的發展卻可能背離潛意識,致使被嚴重壓抑的潛意識轉而反對走向錯誤、走向異化的意識。戀屍者不顧精神的內在需求片面追求物質利益,根本上違背了生命的真實價值;生之本能遭受到壓抑與遏制,便會向其對立面轉化,死亡與毀滅的慾望由此產生。可見,死亡本能的顯現,乃是對錯誤發展的意識的否定。戀屍者所以迷戀
死亡與無機物,正是因為他的潛意識中有廢除意識、返歸無知覺的原始狀態的深層願望和要求。
戀屍者眼裏的世界常常是枯燥呆板、醜惡充斥的,相對於這樣一個世界,死亡與破壞才顯露出有益生命的價值。戀屍者本人往往很難認識到:實際上他所想毀滅的,是自我的意識世界,是他長期以來形成的偏執的人格結構。他往往將敵對的矛頭指向外在的現實,從而造成犯罪及悲劇。然而話説回來,若無造成邪惡人格的社會現實,戀屍心理又從何產生呢?
總之,戀屍乃是死亡本能的體現,它作為一種可能的心理傾向隱藏在每個人的潛意識深處。每當人在現實中採取如前所述以人為物的生活方式與態度,屍體與死亡的陰影就會從心底浮現。它的意義在於:通過走向死亡毀滅錯誤發展的意識自我,換取靈魂的重生。對此,關於瀕死經驗的研究可以給我們以極富啓示性的證明。
戀屍表明了戀屍者的潛意識通過死亡走向再生的願望與要求
或者換言之,是集體潛意識中“死亡——再生”原型的體現。但是,很顯然的是,與藥物致幻中的情況不同,戀屍者在放縱時體驗到的死亡與破壞並不徹底,——由於缺乏死亡背景中似乎是更高存在層面的作用與幫助,他曰常蓄積、壓抑的“死亡能量”只是盲目地釋放發泄,卻不能毀滅其原有的人格結構。因此,他的意識自我在放縱後仍保留下來,得以沿襲過去的錯誤,開始又一輪的壓抑——放縱。而每次壓抑——放縱的循環,都更強化了戀屍心理,加深了戀屍的程度。最後,或許只有在真正的死去以後,戀屍者才能經由地獄的磨難毀滅其意識自我,求得靈魂的新生。當然,如果某位有戀屍傾向的人明白於此,他也可以通過調整自己的態度行為,在活着的時候便逐漸重塑其人格,使已形成的心理結構發生改變,把舊的自我轉換成一個新的自我。這樣,他便可避免死後“落入地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