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古代女子“脱衣”治病法

女性患者就醫,如何保護隱私一直是一個社會話題。古代醫生診療有望、聞、問、切即所謂的“四診”。在講究“男女有別”、“男女授受不親”的中國古代封建社會,男醫生如何為女患者看病?

探秘古代女子“脱衣”治病法


古代醫生基本上都是男性,在儒家倫理占主導地位、講究“男女有別”、“男女授受不親”的背景下,古代一直有“女病難醫”、“寧治十男子,不治一女人” 的説法。特別是皇帝后宮的女病人,男醫生尤其“碰不得”。

探秘古代女子“脱衣”治病法


明太祖朱元璋在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六月,命禮臣議宮官女職之制時特別規定:“宮嬪以下有疾,醫者不得入宮。”嬪妃生病只能根據病情讓醫生開藥方。即便醫生被允許進入後宮看病,也有極嚴格的規定。

探秘古代女子“脱衣”治病法


民間女性同樣有封建禮教的禁錮,女子生病特別是患了婦科疾病往往羞於啓齒,有的女病人寧願病死也不願意公開隱私。元明善的《節婦》中,一位乳房生瘡潰爛的寡婦馬氏,由於拒絕男醫生治療,最終喪命。

探秘古代女子“脱衣”治病法


元末明初時江蘇武進名醫徐迪,據記載,一婦人得了怪病,“仰而不能俯”,家人找徐迪診治。徐迪不是開方,而是當着眾人的面動手脱去女人的衣服。最後脱得女病人只剩下內衣,此時“其婦不覺用手力護,因得俯”。

探秘古代女子“脱衣”治病法


原來,醫生此舉是讓女患者服“心藥”,採取的是“情志療法”,古代醫生認為,人有“七情五志”,“七情”即喜、怒、憂、思、悲、恐、驚,喜、怒、憂、思、恐為“五志”。因為病患誘因的不同,所以也得“對症下藥”才行。

探秘古代女子“脱衣”治病法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386 字。

轉載請註明: 探秘古代女子“脱衣”治病法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