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間消失的神秘王國----古格王國
1.古格銀眼——絕後的佛教精品..札不讓的北面,有一個名叫“魯巴”的地方,今天仍然是札達縣的一個鄉。藏語中\"魯巴\"意為\"冶煉人\"。
2.古格雕塑多為金銀佛教造像,其中成就最高的是被稱為古格銀眼的雕像。而遺存數量最多、最為完整的是它的壁畫。古格壁畫氣勢宏大,風格獨特,全面地反映了當時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所繪人物性格突出,用筆洗練,豐滿動感的女性人物尤具代表性。由於所處地理位置及受多種外來文化的影響,古格的藝術風格帶有明顯的克什米爾及犍陀羅藝術特點。古格盛產黃金白銀,在託林寺、札不讓、皮央東嘎都發現過一種用金銀汁書寫的經書,而且出土的數量極大。這種經書以文書寫在一種略呈青藍色的黑色紙面上,一排用金汁、一排用銀汁書寫,奢華程度無以復加。
3.古格王國遺址是全國首批重點文物保護地之一。現在的遺址從山麓到山頂高300多米,到處都是和泥土顏色一樣的建築羣和洞窯,幾間寺廟除外,全部房舍已塌頂,只剩下一道道土牆。遺址的外圍建有城牆,四角設有碉樓。整個遺址建在一小土山上,建築分上、中、下三層,依次為王宮、寺廟和民居。紅廟、白廟及輪迴廟中的雕刻造像及壁畫不乏精品。圍繞古格都城周圍的重要遺址還有東嘎、達巴、皮央、香孜等,都有大量文物遺存。
4.古格王朝的前身可以上溯到象雄國,王朝的建立大概從9世紀開始,在統一西藏高原的吐蕃王朝瓦解後建立的,到17世紀結束,前後世襲了16個國王。它是吐蕃王室後裔在吐蕃西部阿里地方建立的地方政權,其統治範圍最盛時遍及阿里全境。它不僅是吐蕃世系的延續,而且使佛教在吐蕃瓦解後重新找到立足點,並由此逐漸達到全盛。因此古格王朝在西藏曆史上具有重要意義。古格在西藏的經濟和文化發展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當時古代印度的許多重要佛教教義,就是從這裏傳入西藏腹心地區的,這裏又是古代西藏對外貿易的重要商埠之一。
5.從山腳的入口沿着小徑走,首先要經過4間古殿,即紅廟、白廟、度母殿和輪迴廟。山頂有一座壇城殿,要參觀古寺需由工作人員打開門鎖。寺內保存有許多精美的壁畫,一些壁畫上的金漆依然閃亮發光、光彩奪目。幾間寺裏以白廟規模最大,叫“拉康嘎波”。一些小洞窯內放着盤子大小的泥印佛像“擦擦”,是喇嘛到此修建時做的。據説除泥土之外,還混合了很多聖物。
6.從縣城到古格路上的山上,出現一座一座土牆,這也屬於古格的痕跡。古格遺址旁邊就是看門人(可讓看門人帶路)的住所往山腳下步行約10分鐘就到了乾屍洞。乾屍洞坐落於一巖壁之下,洞口離地2米左右,毫不起眼。洞內十分寬敞,深幾十米,堆滿無頭乾屍。據傳洞的最盡頭是喇嘛,緊挨着的是兒童,其次是婦女和男人。由於氣候乾燥,屍體沒有完全腐敗,散發着一種怪味。關於乾屍洞的傳説有許多種,最可信的一種説法是:當年古格兵敗,拉達克人將寧死不屈的古格兵士斬去頭顱,而屍骨則棄於洞中。
2.古格雕塑多為金銀佛教造像,其中成就最高的是被稱為古格銀眼的雕像。而遺存數量最多、最為完整的是它的壁畫。古格壁畫氣勢宏大,風格獨特,全面地反映了當時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所繪人物性格突出,用筆洗練,豐滿動感的女性人物尤具代表性。由於所處地理位置及受多種外來文化的影響,古格的藝術風格帶有明顯的克什米爾及犍陀羅藝術特點。古格盛產黃金白銀,在託林寺、札不讓、皮央東嘎都發現過一種用金銀汁書寫的經書,而且出土的數量極大。這種經書以文書寫在一種略呈青藍色的黑色紙面上,一排用金汁、一排用銀汁書寫,奢華程度無以復加。
3.古格王國遺址是全國首批重點文物保護地之一。現在的遺址從山麓到山頂高300多米,到處都是和泥土顏色一樣的建築羣和洞窯,幾間寺廟除外,全部房舍已塌頂,只剩下一道道土牆。遺址的外圍建有城牆,四角設有碉樓。整個遺址建在一小土山上,建築分上、中、下三層,依次為王宮、寺廟和民居。紅廟、白廟及輪迴廟中的雕刻造像及壁畫不乏精品。圍繞古格都城周圍的重要遺址還有東嘎、達巴、皮央、香孜等,都有大量文物遺存。
4.古格王朝的前身可以上溯到象雄國,王朝的建立大概從9世紀開始,在統一西藏高原的吐蕃王朝瓦解後建立的,到17世紀結束,前後世襲了16個國王。它是吐蕃王室後裔在吐蕃西部阿里地方建立的地方政權,其統治範圍最盛時遍及阿里全境。它不僅是吐蕃世系的延續,而且使佛教在吐蕃瓦解後重新找到立足點,並由此逐漸達到全盛。因此古格王朝在西藏曆史上具有重要意義。古格在西藏的經濟和文化發展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當時古代印度的許多重要佛教教義,就是從這裏傳入西藏腹心地區的,這裏又是古代西藏對外貿易的重要商埠之一。
5.從山腳的入口沿着小徑走,首先要經過4間古殿,即紅廟、白廟、度母殿和輪迴廟。山頂有一座壇城殿,要參觀古寺需由工作人員打開門鎖。寺內保存有許多精美的壁畫,一些壁畫上的金漆依然閃亮發光、光彩奪目。幾間寺裏以白廟規模最大,叫“拉康嘎波”。一些小洞窯內放着盤子大小的泥印佛像“擦擦”,是喇嘛到此修建時做的。據説除泥土之外,還混合了很多聖物。
6.從縣城到古格路上的山上,出現一座一座土牆,這也屬於古格的痕跡。古格遺址旁邊就是看門人(可讓看門人帶路)的住所往山腳下步行約10分鐘就到了乾屍洞。乾屍洞坐落於一巖壁之下,洞口離地2米左右,毫不起眼。洞內十分寬敞,深幾十米,堆滿無頭乾屍。據傳洞的最盡頭是喇嘛,緊挨着的是兒童,其次是婦女和男人。由於氣候乾燥,屍體沒有完全腐敗,散發着一種怪味。關於乾屍洞的傳説有許多種,最可信的一種説法是:當年古格兵敗,拉達克人將寧死不屈的古格兵士斬去頭顱,而屍骨則棄於洞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