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是政治集團之間、民族(部落)之間、國家(聯盟)之間的矛盾最高的鬥爭表現形式,是解決糾紛的一種最高、最暴力的手段,通常也是最快捷最有效果的解決辦法,通過史上的戰亂,我們評出了史上的十大。
1. 秦始皇
秦始皇嬴政(前259年—前210年),出生於趙國首都邯鄲,秦莊襄王之子。
公元前247年,即秦始皇13時歲即王位,公元前238年,即秦始皇21歲時在故都雍城舉行了成人加冕儀式,從此正式登基“親理朝政”,39歲終於完成了統一中國的歷史大業,稱帝。前247年,秦王政即位,因年幼朝政由太后和相國呂不韋及嫪毐掌管。前238年(秦王政九年),秦王政親理朝政,除掉呂、嫪等人,重用李斯、尉繚。自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後滅韓、趙、魏、楚、燕、齊六國,完成了統一全國的大業,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國家。
他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戰略家、改革家,首位完成華夏大一統的鐵腕政治人物。曾採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構成“皇帝”的稱號,是古今中外第一個稱皇帝的封建王朝君主。
秦始皇在中央創建皇帝制度,實行三公九卿,管理國家大事。地方上廢除分封制,代以郡縣制,同時又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對外北擊匈奴,南征百越,修築萬里長城,修築靈渠,溝通水系。還把中國推向了大一統時代,為建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開創了新局面。對中國和世界歷史產生了深遠影響,奠定中國兩千餘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他被明代思想家李贄譽為“千古一帝”。
2.亞歷山大帝國的亞歷山大大帝
亞歷山大大帝,古代馬其頓國王,世界古代史上着名的軍事家和政治家。
亞歷山大大帝(公元前356年7月20日或21日或22日- 前323年6月22日,生肖:牛),古馬其頓帝國國王,亞歷山大帝國皇帝,世界歷史上著名的軍事家和政治家。是歐洲歷史上最偉大的四大軍事統帥之首(亞歷山大大帝,漢尼拔,愷撒大帝,拿破崙)。
20歲甫一繼位,就發動隆隆戰車,以其雄才大略,先後統一希臘全境,進而橫掃中亞,蕩平波斯帝國,大軍開到印度河流域,不費一兵一卒而佔領埃及全境。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佔據其三。征服全境約500萬平方公里(西起古希臘、馬其頓,東到印度恆河流域,南臨尼羅河第一瀑布,北至藥殺水。
公元前323年的亞歷山大帝國是當時世界上領土面積最大的國家,超過東方七國領土總和),其個人征服領土超過成吉思汗本人征服領土面積。亞歷山大大帝在短短的13年時間裏創下了前無古人的輝煌業績,促進了希臘古文化的繁栄和發展、東西方文化的交流和經濟的發展,對人類社會文化的進展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點擊查看更多圖 據普魯塔克記載,他皮膚白皙,胸膛和臉頰周圍呈紅色。他的聲音尖利、洪亮,頭髮濃密且捲曲,從額頭向後梳成中分,鼻子直直伸向額頭,從鑄幣的雕像上看其額頭略高於眼睛。亞歷山大石棺及其統治時期的鑄幣都顯示亞歷山大有圓圓的下巴,直挺的鼻子及微微凸起的額頭。亞歷山大個頭不高,但身材非常勻稱。他身體敏捷,體力充沛。據大家記載,他非常的情緒化,從自發的仁慈和寬宏大量到突然勃然大怒。亞歷山大天資聰明,從幼年起他就酷愛詩歌、尤其是荷馬史詩,並且表現出在音樂和馬術上的天賦。
十二歲起,師從亞里士多德,學習哲學、邏輯學、倫理學、政治學、幾何學等,接受了亞里士多德的系統化教育。其軍事才能很可能得力於他父親腓力二世的親授。亞歷山大是天生的征服者,每當波斯使臣出使馬其頓時,他都會詢問波斯的地理情況,這些為其後來征服波斯打下了堅實的地理基礎。
波斯使者稱小亞歷山大才是真正的王者。事實也證明了使者們的觀點,亞歷山大大帝在32歲時就完成了征服世界的夢想,至今無人超越。
他足智多謀,在擔任馬其頓國王的短短13年中,以其雄才大略。東征西討,先是確立了在全希臘的統治地位,後又滅亡了波斯帝國。在橫跨歐、亞的遼闊土地上,建立起了一個西起希臘、馬其頓,東到印度恆河流域,南臨尼羅河第一瀑布,北至藥殺水的以巴比倫為首都的龐大帝國。創下了前無古人的輝煌業績,促進了東西方文化的交流和經濟的發展,對人類社會的進展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3.蒙古的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Ghinggis Khan),孛兒只斤氏,名鐵木真。蒙古族,也是蒙古歷史上的傑出政治家、軍事家。公元1206年,被推舉為蒙古帝國的大汗,統一蒙古高原各部落。
在位期間,多次發動征服戰爭,征服地域西達黑海海濱,東括幾乎整個東亞,建立了世界歷史上着名的橫跨歐亞兩洲的大帝國之一。金泰和元年(1201)二月,與汪罕戰勝以札木合為首的蒙古高原十餘部盟軍。十年復以金帝遷都南京(今河南開封)為口實,攻佔中都(今北京)。病死於六盤山。元世祖至元二年(1265)上廟號太祖。次年,追上諡號聖武皇帝,至大二年(1309)加諡法天啓運聖武皇帝。
馬克思在談到成吉思汗時曾説:“成吉思汗戎馬倥傯,征戰終生,統一了蒙古,為中國統一而戰,祖孫三代鏖戰六七十年,其後征服民族多至720部。”在《馬克思印度史編年稿》一書中,馬克思寫道,成吉思汗在統一蒙古的過程中組建了一支軍隊,他“依靠這支軍隊征服了東蒙與華北,然後征服了阿姆河以北的地方與呼羅珊,還征服了突厥族地區,即不花剌、花剌子模和波斯,並且還侵入印度。他的帝國的疆土從裏海一直沿伸到北京,南面伸展到印度洋和喜馬拉雅山西面到阿斯特拉汗和嘉桑。他卒後這個帝國分為欽察汗國、伊兒汗國、察合台汗國、窩闊台汗國和元朝;前四部分由汗統治;最後一部為帝國的主要部分由大汗直接統治”。
拿破崙説:我不如成吉思汗。不要以為蒙古大軍入侵歐洲是亞洲散沙在盲目移動,這個遊牧民族有嚴格的軍事組織和深思熟慮的指揮,他們要比自己的對手精明得多。我不如成吉思汗,他的四個虎子都爭為其父效力,我沒有這種好運。
有人曾統計過,成吉思汗一生共進行60多次戰爭,除十三翼之戰因實力懸殊主動撤退外,無一失敗。因此中國學者劉樂土在其《成吉思汗》一書中説:“成吉思汗是後人難以比肩的戰爭奇才。他逢敵必戰、戰必勝的神奇,將人類的軍事天賦窮盡到了極點”。“他麾下的鐵騎,勢如破竹,硝煙漫卷到了俄羅斯、阿富汗及印度北部。在廣袤的歐亞大陸,成吉思汗已經成了戰無不勝的神,對手無不聞風喪膽,屈服於腳下”。“什麼人才能稱得上戰神?惟有成吉思汗!”
4.羅馬帝國的屋大維
屋大維(Gaius Julius Caesar Octavianus,公元前63年9月23日—公元14年8月19日),蓋烏斯·屋大維,被尊稱為“奧古斯都”(Augustus),是羅馬帝國的開國君主,統治羅馬長達43年。
前43年,他與馬克·安東尼、雷必達結成後三頭同盟,打敗了刺殺凱撒大帝的共和派貴族。前36年他剝奪雷必達的軍權,後在阿克圖海戰打敗安東尼,消滅了古埃及的托勒密王朝,回羅馬後開始掌握一切國家大權。前30年,被確認為“終身保民官”,前29年獲得“大元帥”稱號;前28年獲得“奧古斯都”(神聖、至尊的意思)稱號,建立起了專制的元首政治,開創了羅馬帝國。公元14年8月,在他去世後,羅馬元老院決定將他列入“神”的行列,並且將8月稱為“奧古斯都”月,這也是歐洲語文中8月的來源。
一般認為屋大維是最偉大的羅馬皇帝之一。BC27年1月13日,屋大維實行元首制,獨攬政治、軍事、司法、宗教大權,統治羅馬超過40年。他結束了一個世紀的內戰,使羅馬帝國進入了相當長一段和平,繁榮的輝煌時期。
歷史學家通常以他的頭銜“奧古斯都”(尊崇的意思)來稱呼他。這個稱號是他在BC27年的時候獲得的, 那時他36歲。元老院覺得屋大維有能力鎮壓奴隸和保衞奴隸主的利益,就贈給他“奧古斯都”的稱號,意為神聖、莊嚴、偉大。在元首制下,元老院實際上受元首的控制,屋大維本人是元首、統帥、終身執政官、首席元老、大祭司長,獨攬軍事、司法、行政、宗教等大權,實際上是皇帝。所以,屋大維樹立的元首制實質上是一種隱蔽的君主制,屋大維統治羅馬是羅馬帝國的開始。
5.法蘭西第一帝國皇帝拿破崙
拿破崙·波拿巴(NapoleonBonaparte1769.8.15~1821.5.5),人稱奇蹟創造者,法蘭西第一共和國第一執政(1799-1804),法蘭西第一帝國及百日王朝的皇帝(1804-1814,1815)、軍事家、政治家,曾經佔領過西歐和中歐的大部分領土,使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思想得到了更為廣闊的傳播,法蘭西共和國近代史上着名的軍事家和政治家,在位前期是法國人民的驕傲。
拿破崙是一名出色的軍事家,他一生親自參加的戰役達到60多個,而其指揮的多個戰役,直到今天在軍事史上依然有重要意義。但是他的征戰打破了歐洲的權力均衡,導致其他歐洲強權7次組成反法同盟,最終徹底擊敗拿破崙。在拿破崙戰敗後的維也納會議上,新的歐洲秩序與均衡被很快重新建立起來。
雖然拿破崙曾經叱吒風雲數十載,但是他的功績是短暫的,在他退位後,法蘭西共和國的疆域很快又恢復到他執政前的樣子,拿破崙的戎馬生涯對之後的歐洲歷史並沒有重大影響。唯一能讓他載入史冊的,是由他本人下令編撰的《拿破崙法典》,這部法典是很多現代民主國家法律體系的原型。
除此之外,拿破崙也是最早提出歐羅巴合眾國構想並試圖通過武力來實現的人。雖然他本人並未成功實現這個夢想,今天的歐洲正在朝向一體化的目標邁進。
6.德意志鐵血宰相俾斯麥
奧托·愛德華·利奧波德·馮·俾斯麥(德語:Otto Eduard Leopold von Bismarck,1815年4月1日 -1898年7月30日),勞恩堡公爵,普魯士王國首相(1862年-1890年),德意志帝國首任宰相,人稱“鐵血宰相”(德語:Eiserner Kanzler;“鐵”指武器,“血”指戰爭)、“德國的建築師”及“德國的領航員”。
俾斯麥是十九世紀德國最卓越的政治家,擔任普魯士首相期間通過一系列鐵血戰爭統一德意志,成為德意志帝國第一任宰相(又譯“帝國總理”)。俾斯麥是保守派,維護專制主義,鎮壓了19世紀80年代的社會民主主義運動;但他通過立法,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工人養老金、健康醫療保險制度、社會保險。由於其對德國統一的貢獻,加上卓越的偉大成就,俾斯麥最後獲升任為德意志帝國陸軍上將。
俾斯麥在外交上縱橫捭闔,成為19世紀下半葉歐洲政治舞台上的風雲人物。1890年3月被威廉二世解職。俾斯麥下台時被封為勞恩堡公爵。此後他長住漢堡附近的弗里德里希斯魯莊園,著有回憶錄《思考與回憶》。
俾斯麥是德國近代史上一位舉足輕重的人物,是普魯士德國容克資產階級的最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1862年上任時提出“鐵血政策”,並於1866年擊敗奧地利統一德國(除奧地利),1870年擊敗法國使德意志帝國稱霸歐洲大陸。俾斯麥結束了德國的分裂,完成了德意志的統一,這在歷史上是進步的。但是統一後的德國實力逐漸強大,受“鐵血政策”影響成為世界戰爭的策源地,這是俾斯麥不可推卸的責任。俾斯麥被稱為“德國的建築師”、“德國的領航員”。
7.威廉一世
生於1028年,8歲時繼承父親的公爵位,15歲時被封騎士,開始在領地執政。1046年至1055年間多次平息貴族的叛亂。1054-1060年間反對國王享利與安茹的馬特的同盟。1063年征服曼恩。1066年向英格蘭開戰並於同年9月引兵渡海,首先攻佔了佩文西和哈斯丁斯鎮。10月,擊敗了英格蘭國王哈羅德的抵抗。聖誕節,威廉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加冕為英格蘭國王。為了確保邊疆的安定,威廉於1072年入侵蘇格蘭,1081年入侵威爾士,並在邊境設立特殊的居民地。
他一生的最後15年多住在諾曼底,任命老友蘭弗朗克為坎特伯雷大主教,把英格蘭朝政交給主教掌管,有5年或7年時間,他根本未到英格蘭一次。1087年,死於諾曼底。
征服者威廉為人嚴厲、殘忍,而且精力旺盛。有兩個因素對威廉的性格及他對歷史的影響起了不容忽視的作用。其一是他的私生子身份。他是他的父親,綽號為“魔鬼”的羅伯特和被他拐來的農家姑娘阿萊特生下的兒子,但卻是唯一的兒子。羅伯特費勁説服了諾曼底貴族,才確立了威廉的繼承權。1035年,8歲的威廉繼位,他的私生子身份使他經歷了比其他人更多的嘲諷、歧視和挑戰,他的三個監護人和老師先後被人殺害。這就鑄就了日後威廉冷酷、多疑的性格。
另一個因素則是諾曼底的傳統。諾曼底公國是法國國王在無奈之下封給入侵的諾曼人的產物,於841建立。公國實行集權統治,有一支相對固定的軍事力量,和相對固定的財政收入,還有着諾曼人固有的尚武和善於航海的傳統。這些因素,幫助了威廉的征服,並影響了他日後在英國建立的一系列制度。
年輕的威廉一世已經初步顯示出他的才智。他先是在法王的支持下於瓦萊杜尼戰役大敗公國內部的反對派,鞏固了自己的地位,然後利用南部曼恩伯國和布列塔尼公國的內部矛盾,吞併了它們。這時,威廉又開始將他的野心投向隔海相望的英格蘭。
為一個外來政權,威廉在初期遭到英格蘭人的堅強抵抗。威廉在殘酷鎮壓了各地反抗的同時,也剷除了各地的地方力量,為他實行集權統治做好了準備,到1071年,各地抵抗基本平息。威廉下令沒收英格蘭貴族的地產,將其七分之一留給自己,其他的分封給隨他來的諾曼貴族,並仿照諾曼底公國的制度改組了英格蘭的中央行政機構和司法機構,同時抵制羅馬教皇的壓力,頑強地保留了對英格蘭各主教的任命權。英格蘭形成了當時西歐國家中最為強大的王權。
8.德意志第二帝國皇帝威廉二世
他在1859年出生於柏林,是腓特烈三世和維多利亞皇后的長子。維多利亞皇后是亞歷山德拉皇后(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妻子)的姑媽,英國愛德華七世的姐姐。由於出生時發生臀位生產,令他患上了Erb's Palsy (暫譯作:爾勃氏麻痹),以至左臂萎縮。在上面的相片中,他就用健全的右手掩着了左手。在很多相片中,威廉經常用左手拿着一對手套,讓左手看起來長一點。他也喜歡用左手倚在劍或枴杖,做到比較體面的效果。1888年3月9日威廉一世逝世後,他父親被加冕為腓特烈三世皇帝但不久死於咽喉癌,同年六月威廉二世繼位成為皇帝。
雖然威廉在未當皇帝前,曾很仰慕俾斯麥,但他登位後,就馬上與這位鐵血宰相發生衝突。究其根源,當時的德國正由封建社會直接進入帝國主義社會,以俾斯麥為代表的舊官僚階層已無法適應生產關係的變革,以及由此引發的社會變革。於是,作為德國帝國主義階層的最高代表,威廉二世在1890年命令俾斯麥辭職。後來,他先後任命卡普里維伯爵、霍亨洛厄和伯恩哈特·馮·比洛繼承職務。在1909年,特奧巴登·馮·貝特曼·霍爾維格成為首相。威廉尤其尊重貝特曼·霍爾維格的意見,並肯定他對內政事務的遠大目光,例如他的普魯士選舉法改革。在戰爭進行三年後,威廉才在1917年勉強地與他分道揚鑣。
廉二世生性衝動魯莽,故此未能在德國的對外政策上保持理性。其中一個例子是,他跟統治英國的表弟及英國一種愛恨糾纏的關係。對威廉二世而言,跟英國發生武裝衝突是“最難以想象的事”;然而,隨着威廉二世大量擴建海軍的計劃開始,德國的崛起令英國甚為憂心。
在1914年,戰爭爆發時,他認為自己是因為其舅父所設的外交陷阱而被捲入戰爭。實際上,威廉未曾想到,自己的魯莽行為已經讓自己帝王的形象受損。1896年,德蘭士瓦的總統克魯格成功鎮壓詹森遠征,威廉二世竟然用電報向德蘭士瓦總統祝賀。當時布爾人與英國關係緊張,因此英國對這克魯格電報感到極為憤怒。而在八國聯軍事件中,他發表演説,勉勵參與戰役的德軍,要仿效匈奴人般攻打中國。導致德軍在後來的戰爭中被冠上“匈奴人”的綽號。
9.德意志第三帝國元首希特勒
阿道夫·希特勒(德語:Adolf Hitler,1889年4月20日~1945年4月30日),政治家、戰略家、演説家。德意志籍奧地利裔的政治人物,納粹黨首,第二次世界大戰兼種族滅絕計劃核心人物。
1889年出生於奧地利布勞瑙,早年曾經在維也納求學作畫,被美術學院院長拒絕後參軍。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服役於巴伐利亞步兵團,獲得過一級鐵十字勳章。
德國在一戰的失利,促使他決心投身政治。1919年加入國家社會主義德國工人黨,1921年成為黨首,1923年因為啤酒館暴動失敗而被捕。出獄後的他,以德意志帝國主義、日耳曼民族主義、雅利安種族主義、反猶主義、反共主義等宣傳手段和宗旨得到支持。但實際上煽動民族主義最賣力的卻是德國新興的工商階層及專業人員階層。比如在這方面影響力最大的“泛德意志同盟”,其成員多為大資本家、議員、律師、媒體老闆和主筆、政府官員、軍官、牧師和教授等。
1933年出任德國總理,從1934年至1945年擔任德國元首兼武裝力量的最高統帥。將德國從民主共和國家轉變為納粹集權、一黨專制的獨裁統治帝國。
1939年指揮德國入侵波蘭,發動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並且以閃擊戰的方式,迅速佔領了整個歐洲,而且還佔領了中東等其他一些地區。於1941年6月22日進軍蘇聯,但在庫爾斯克會戰兵敗後轉入戰略防禦。隨着盟軍在諾曼底登陸,開始節節敗退,逐漸走向滅亡。
希特勒是德國國家社會主義工人黨即納粹黨的總裁和德意志第三帝國的元首,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犯。同時,他也是一個出色偉大的演講家、政治家和冒險的軍事家。不過在政治體制上,希特勒領導下的德國相對魏瑪共和國時期是傾向於民族保守主義的。他和墨索里尼領導的意大利、東條英機領導的日本聯盟結成軸心國,這直接導致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軍隊在他的領導下干涉西班牙內戰,扶持佛朗哥政權,併吞並奧地利、捷克斯洛伐克,入侵波蘭、法國、英國、蘇聯等國家。
10.日本陸軍大本營“剃頭將軍”戰時首相東條英機
東條英機,二戰時日本首相、陸軍大將、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法西斯主犯之首,也是日本軍國主義和日本法西斯主義的代表性人物。時任大政翼贊會總裁、日本皇軍的陸軍大將、陸軍大臣,昭和天皇最忠誠和最愚魯的手下。長於行動,短於思考,在關東軍因獨斷專行、兇狠殘暴有“剃刀將軍”之稱。
在其出任日本陸軍大臣和內閣首相期間(1941年10月18日-1944年7月22日),發動太平洋戰爭。瘋狂侵略、踐踏東南亞和太平洋10多個國家和地區,1944年被解除一切職務,1945年戰敗後自殺未遂,1948年12月23日作為日本罪行最大的戰犯被遠東國際軍事法庭處以絞刑。
他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是僅次於希特勒、墨索里尼、昭和天皇的法西斯頭目,是日本軍國主義侵略亞洲、侵略中國的頭號戰爭罪犯。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任日本陸軍大將和第四十任內閣首相(1941年10月18日-1944年7月22日),戰後被定為甲級戰犯,在其出任日本陸軍大臣和內閣總理期間,發動太平洋戰爭,日本軍隊策動攻擊美國夏威夷珍珠港,瘋狂侵略、踐踏亞洲10多個國家和地區,造成數以千萬計的生靈塗炭。
抗日戰爭中最慘烈的十大戰役
TOP10:百團大戰第三階段
時間:1940年10月6日——1941年1月24日
地點:中國華北
中國軍隊傷亡:百團大戰總傷亡1.7萬人
1940年10月19日,八路軍總部下達反掃蕩作戰命令,百團大戰進入了最慘烈的反掃蕩階段。主要任務是反擊日偽軍的報復掃蕩。在這段時間裏,八路軍先後粉碎了日偽軍對太行、太嶽、平西、北嶽、晉西北等抗日根據地的大規模掃蕩。
反掃蕩作戰異常慘烈。最為慘烈的是關家堖戰鬥。戰鬥中,八路軍129師各部隊一度遭到日軍有力阻擊,損失慘重,戰事呈拉鋸狀態。彭德懷甚至大罵劉伯承:“拿不下關家堖,殺頭不論大小,撤銷129師番號。”最終經過激烈的戰鬥,才基本肅清關家堖之敵。不過八路軍走後,日軍竟然瘋狂屠殺無辜羣眾達6000餘人。晉察冀軍區的阜平、王快戰鬥,120師對晉西北軍區的堅壁清野同樣十分慘烈。
時間:1938年3月16日——1938年3月13日。
TOP9:徐州會戰中的滕縣阻擊戰
地點:山東滕縣(今滕州)
中國軍隊傷亡:2000餘人(川軍122師全部)
1938年徐州會戰中,津浦正面日軍磯谷廉介第十師團自一月上旬佔領山東充州、濟寧、鄒縣一線後,非常輕狂,認為當面中國軍隊不堪一擊,攻佔徐州易如反掌,便沿津浦路向南突進。3月16日,日軍第10師團一部進攻滕縣。守衞滕縣的川軍122師
在師長王銘章將軍的帶領下,死守滕縣,寸土不讓。
王鉻章所部第一二二師是純正的“草鞋加步槍”川軍子弟兵,“腳蹬破爛的草鞋,身着破舊的軍裝,肩背土製步槍,胸掛四川土造“麻花手榴彈””是當年300萬川軍的代表形象,這是一支裝備低劣到不堪使用的軍隊,這是一支給養短缺到“幾乎沒有”的隊伍。然而,就是這支嚴格説來都算不上正規軍的川軍隊伍,硬是憑着頑強鬥志與犧牲精神頂住了日軍三天狂轟濫炸。但是最終由於敵我力量懸殊太大,騰縣城破,122師從師長王銘章以下2000餘人全部殉國!但是藤縣阻擊戰延緩了日軍南進,給李宗仁布下台兒莊口袋陣寶貴的時間。
TOP8:武漢會戰中的萬家嶺戰役
時間:1938年10月7日——1938年10月17日
地點:江西德安萬家嶺
中國軍隊傷亡:2萬餘人
1938年10月,中國軍隊在抗日名將薛嶽指揮下,巧設“口袋陣”,在萬家嶺殲滅孤軍深入的日軍106師團9000餘人,史稱“萬家嶺大捷”,即萬家嶺戰役。使得第106師團遭受毀滅性的打擊,迫使日軍放棄了進攻南昌的企圖。
這是一次對侵華日軍的囂張氣焰進行沉重打擊的戰役。但是也反映出來了日軍和中國軍隊差距之大,特別是戰鬥素養方面。要知道,106師團堪稱日軍最差師團!而中國軍隊的參戰部隊是第七十四軍(即後來的整編第74師),第六十六軍,第一八七師,第九十一師,新編第十三師,第一四二師,第六十師,預備第六師、第十九師,第一三九師的一個旅,新編第十五師的一個旅,共十萬餘人,是精鋭中的精鋭。而且,張靈甫的74軍敢死隊1000多人在一次夜襲中幾乎死傷殆盡!
TOP7:徐州會戰中的台兒莊戰役
時間:1938年3月23日——1938年4月6日
地點:山東台兒莊
中國軍隊傷亡:3萬餘人
日軍1937年12月13日和27日相繼佔領南京、濟南後,為了迅速實現滅亡中國的侵略計劃,連貫南北戰場,決定以南京、濟南為基地,從南北兩端沿津浦路夾擊徐州。1938年3月23日,日軍南下跳進包圍圈,和中國軍隊遭遇。日軍瘋狂進攻台兒莊,每天居然發射六七千發炮彈。後來發展為巷戰。我軍用血肉之軀和日軍的坦克、步兵廝殺,和日軍爭奪每個房屋、街道……
在台兒莊戰役激烈進行的時候,日軍憑藉火炮優勢,攻入台兒莊內。守衞的31師師長池峯城立即組織敢死隊,準備奪回陣地。戰士們知道此去九死一生,依然踴躍報名。池峯城宣佈:“每名敢死隊賞大洋30塊。”報名的戰士當即表示:“要錢幹什麼?我們打仗是為了不讓我們的子孫後代作日本人的奴隸,是要爭取民族的生存。”敢死隊趁夜色衝入敵陣,白刃戰中,有的受了傷,又從血泊中爬起來,用大刀砍殺敵人;有的拉響身上的手雷和敵人同歸於盡。陣地奪回來了,57名敢死隊員卻只剩下10人活着回來!
TOP6:豫湘桂會戰中的桂柳會戰
時間:1944年9月6日——1944年12月10日
地點:廣西一帶
中國軍隊傷亡:1.3萬餘人
日軍為打通由平漢路經湘、桂兩省至越南的陸路交通線,於1944年8月攻陷湖南衡陽後,由湖南、廣東分兵向廣西進犯。1944年八九月間,蔣介石嚴令第四戰區(廣西屬第四戰區作戰地區)司令長官張發奎在廣西的桂林、柳州等地進行防禦抗敵。這次對日寇防禦作戰,史稱“桂柳會戰”。屬於豫湘桂會戰的一部分,是豫湘桂會戰中最慘烈的一戰。
這是國民政府抗戰期間又一敗筆。國軍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前夕,居然一潰千里,丟失了豫、湘、桂三省相當於英國領土面積的土地!那時,意大利墨索里尼政府已經投降,北非的德意軍隊已經繳械,蘇聯戰場的反攻也氣勢如虹,中國敵後戰場的八路軍、新四軍也開始了大反攻。國民政府居然失利如此慘重,簡直不可理喻。不過,桂柳會戰中中國軍隊表現極其英勇,使日軍付出極大傷亡才取得戰役勝利。比如:日軍在10天戰事陣亡17000士兵,大佐9名全部陣亡,30名中佐僅4名僥倖活下。灕江水面血紅,浮屍中日軍雙方屍體達5公里。日軍陣亡中佐殘存日記以顫抖筆觸寫:從南京天堂掉到地獄!
TOP5:長城抗戰
時間:1933年3月5日——1933年5月31日
地點:長城1933年
中國軍隊傷亡:1.8萬餘人
長城抗戰是中國軍隊在長城沿線抗擊日軍侵略者的鬥爭,是中國人民早期抗日鬥爭的重要組成部分。1933年3月至5月,中國軍隊在長城的義院口﹑冷口﹑喜峯口﹑古北口等地,抗擊侵華日軍進攻的作戰。是中央軍、西北軍、東北軍聯合抗戰的典型代表,是中國抗戰初期不可磨滅的偉大戰役。
漫漫長城線上,有山海關將士殊死拼殺的感人場面,有喜峯口中國軍隊歡慶勝利的激動場面,有古北口、冷口的陣陣槍聲,有古北口七人崗哨面對飛機大炮獨立戰鬥,擊斃日軍百人的壯舉,還有29軍大刀隊同仇敵愾、奮勇殺敵的氣勢和銀光閃閃的讓侵略者膽寒的大刀。中國軍隊在火力屈居劣勢的情況下,依靠着他們信念中的精神支柱,奮起抗爭。在長城上,一曲曲壯烈的戰地史詩壯烈上演。
長城抗戰悲壯又慘烈,中國軍隊損傷1.8萬餘人,但是殲滅日軍6000人以上,給日本侵略者沉重打擊,弘揚了中國人奮勇抗敵的精神!
TOP4:常德會戰
時間:1943年10月
地點:常德
中國軍隊傷亡:6萬人
1943年秋,日本中國派遣軍為牽制中國軍隊對雲南的反攻,並掠奪戰略物資,打擊中國軍隊的士氣對第六戰區和第九戰區結合部發動的一場戰役。日軍第11軍出動45個步兵大隊約8.5萬人左右衝破了第六戰區右翼的第10、第29集團軍防線,在外圍中國軍隊30個師的圍攻下攻克了常德,並重創了前來解圍的日軍第10軍等部隊後撤退。
中國軍隊在常德會戰上損失慘重。雖然常德之圍被解除,殲滅日軍一萬餘人。但是中國軍隊也付出了傷亡6萬人的慘重代價。電影《喋血孤城》真實的記錄了常德會戰第57師師長餘程萬和他手下8000弟兄抵禦外侮的感人故事。
TOP3:滇西會戰
時間:1944年5月11日——1945年1月27日
地點:雲南西部,靠近中緬邊境
中國軍隊傷亡:6.1萬人
1943年中國遠征軍第一次緬甸作戰失敗後,遠征軍一路退往印度休整,一路退往滇西休整。1944年世界反法西斯形勢發生根本性的變化後,前者改編為駐印遠征軍,下轄新一軍、新六軍,展開緬北大反攻;後者改編為滇西遠征軍,下轄第11集團軍、第20集團軍,展開滇西大反攻。
比起緬北大反攻的一路順利,滇西大反攻就顯得十分艱難。滇西遠征軍渡過怒江後,進攻便被遲滯在“大碉堡”松山。中國軍隊艱苦奮戰將近三個月,付出萬餘人傷亡的慘重代價才攻克松山。而後,騰衝、龍陵的戰鬥更顯慘烈,中國軍隊傷亡都在萬人以上。然後,滇西遠征軍切斷滇緬公路,與駐印遠征軍遙相呼應,最後會師芒友,慘烈的滇西反攻宣告結束。
滇西會戰是中國機械化軍隊和日軍交手的典型戰役,殲敵21000餘人。不過在松山、騰衝、龍陵的戰役中,中國軍隊傷亡竟然在日軍5倍以上。國民黨軍隊武器裝備先進、訓練有素者,基本上都被消耗在滇西戰場。
TOP2:中國遠征軍第一次緬甸作戰
時間:1942年3月——1942年5月
地點:緬甸
中國軍隊傷亡:6萬餘人(遠征軍損失過半)
簡介:
1941年12月,日本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此後,日軍分兵出擊東南亞各地,連接中國和外部世界的兩大運輸線——滇越鐵路和香港通道相繼被切斷,西方援華物資只能先運抵緬甸仰光,然後經過滇緬公路輾轉運抵昆明。“倘若日寇進犯緬甸,我後方軍民則無異困守孤城,坐以待斃。”日軍妄圖切斷滇緬公路,困死中國抗日軍民。中國軍隊應英美要求派出10萬精鋭部隊赴緬甸作戰。
中國軍隊在異國發揚軍威。戴安瀾將軍死守東籲,寫下戰爭史詩;孫立人將軍在仁安羌以寡擊眾,解救3000餘英軍,獲得英國女王頒發的勳章。但是中國軍隊進入緬甸是倉促應戰,而日軍卻蓄謀已久,所以遠征軍苦戰三個月,在沒有任何生力軍支援的情況下,終於未能取勝而敗退。
撤退途中遠征軍損傷更大。撤退往印度的部分遠征軍從熱帶雨林野人山撤退。野人山令人毛骨悚然,什麼吸血螞蝗、螻蛄、吸血蚊蟲還有可以置人於死地的小巴蟲“應有盡有”。在撤退途中,基本上每撤退一步就會發現一個死人!戴安瀾的200師又是第5軍的前衞。為了迷惑日軍,戴安瀾將軍犧牲自己,竟然迎頭往日軍2個師團的方向走!在戰鬥中,戴安瀾將軍身負重傷,在連夜降雨又缺醫少藥的情況下,他不幸犧牲。毛澤東、朱德、周恩來都表示深切哀悼。
第一次緬甸作戰,遠征軍傷亡過半。但是這塑造了一支意志堅強的部隊,為滇西緬北日後大反攻打下了基礎。
TOP1:淞滬會戰
時間:1937年8月13日——1937年11月12日
地點:上海
中國軍隊傷亡:25萬人(有些史料記載20萬人)
1937年8月13日,日軍向上海大舉進攻,炮擊閘北一帶,中國軍民奮起反擊,這就是“八·一三”事變。8月14日,日守軍開始總攻,空軍也到上海協同作戰,15日,日軍以松井石根大將為司令官,率領兩個師團的兵力開往上海,進一步擴大對中國的侵略戰爭。張治中將軍對日本侵略軍發起全線進攻,出動空軍轟炸虹口日軍司令部,雙方展開激烈戰鬥。分為三個階段:中國軍隊反擊、雙方相持、日軍反攻。中國軍隊投入75個師和9個旅60餘萬人,傷亡達25餘萬人;至1937年11月12日上海淪陷,淞滬會戰結束。
淞滬會戰十分慘烈,常常是一個整編師開赴上去,三四天不到就被打殘,每天從戰場上抬下來的屍體至少在3000具以上。日軍甚至一度對中國軍隊使用毒氣。但是淞滬會戰反應了中國人團結一致、英勇不屈的精神。中央軍、川軍、湘軍、桂軍摒棄前嫌協同作戰。戰役中最著名的是八百壯士堅守四行倉庫,給予日軍重大殺傷。淞滬會戰,中國軍隊用鮮血打破了日本為妄圖三個月內滅亡中國的幻想。
中國海軍哪次戰役幾乎全殲參戰日本海軍艦隊
日本政壇興起修改和平憲法的風潮,讓外界對日本重走軍國主義道路的擔心日益增加。亞洲各國之所以對日本“修憲”保持高度戒備,是由於日本的野心帶來的慘痛教訓並不只限於二戰。
發生在公元1592年,即中國明萬曆二十年,朝鮮宣祖二十五年,日本後陽成天皇天正二十年的壬辰戰爭,就是這樣一場由日本野心家發起、企圖改變東亞政治格局的戰爭。
這場歷時七年的戰爭最終的確深刻改變了東亞政治格局,只是這種改變並不是以戰爭發動者的妄想為結局的。直到三百年後,當西方強勢進入東亞時,壬辰戰爭的影響仍依稀可見。
統一戰爭刺激豐臣秀吉野心
作為壬辰戰爭的策源地,日本早就開始戰備工作。1590年7月,時任日本關白兼太政大臣,同時也是日本實際統治者的豐臣秀吉實現對日本領土的完全控制。
不過相當多領主仍保留着自己的軍隊和領地,成為日本政治穩定的嚴重隱患。豐臣秀吉希望通過發動對外戰爭,靠戰爭消耗各家實力。
同時統一戰爭的勝利,也使豐臣秀吉對日本實力和自己的政治軍事才能產生了不切實際的估計。他制訂出野心勃勃的擴張計劃:借道朝鮮進攻並征服中國,隨後以中國為基地征服印度及東南亞。
豐臣秀吉對戰爭的自信,來自於手下的精兵強將。此時日本剛結束國內戰爭,擁有大批在實戰中錘鍊出來的優秀將領和精鋭士兵。
武器裝備方面,通過與荷蘭的貿易和自行研發生產,各大領主主力部隊已較大程度實現火器化,侵朝日軍更是把火槍火炮作為主要裝備。日本水軍以整編後的海盜為骨幹組建,作戰經驗豐富。
侵朝日軍共集結陸軍15萬人,水軍700餘艘主力艦船,加上後備力量,總兵力達28萬人以上。
作為日軍首要目標的朝鮮,此時還對即將發生的戰事茫然無知。朝鮮李氏王朝已有二百多年沒有經歷戰亂,軍隊訓練水平低下,戰略設施年久失修,而且朝鮮政局正處於“東人黨”和“西人黨”的激烈內鬥之中,甚至連政令都無法通達。
此時的中國處於萬曆皇帝統治時期。萬曆十九年,朝鮮使團訪問明朝,通報日方要求借道朝鮮攻擊明朝的消息。萬曆皇帝雖然意識到戰爭即將來臨,卻並未加以重視。
當時萬曆二十年初爆發的哱拜叛亂吸引了明朝大部分的注意力,直到壬辰戰爭爆發後,明朝才組建入朝部隊。當時明軍的組織和裝備較為混亂,士兵來源複雜、待遇低下,欠糧欠餉情況普遍存在。
武器裝備更是五花八門,從傳統的刀槍弓箭到新發明的各種火銃、火箭,什麼都有,但整體火器製造和運用水平與日軍有着不小的差距。明軍對日軍具有優勢的是騎兵和火炮。同時在後勤補給上,背靠國境的明軍遠勝依靠海路長途運送的日軍。
日軍先後兩次侵朝
1592年4月13日,豐臣秀吉向集結在九州的日軍下達出發命令。侵朝日軍先頭部隊小西行長第一軍團一萬八千人分乘400餘艘艦船跨過對馬海峽,於4月14日在釜山登陸,僅用兩小時即攻克釜山。
隨後日軍主力部隊陸續在朝鮮登陸,以小西行長、加藤清正和黑田長政三個軍團為主要突擊集團,向漢城迅速推進。5月2日,小西行長軍團進入空無一人的漢城。
此前兩天,朝鮮宣宗李昖已與文武百官一起逃往平壤。6月11日,李昖放棄平壤,再次向中朝邊境的義州出逃,並遣使向中國求援。
12月26日,明朝新任命的防海御倭總兵官李如松率領四萬三千人越過鴨綠江進入朝鮮。萬曆二十一年正月初六,李如松率領的明軍與朝鮮聯軍五萬人進抵平壤城下。
李如松採用中國傳統的“圍三厥一”戰術,並組織大量火炮和火箭猛烈轟擊城內日軍,一舉破城。小西行長率殘部突圍時又遭明軍伏兵攻擊,此役日軍損失近九千人。
懾於平壤之敗,駐守平壤以南黃州、鳳山、中和等地的日軍不戰而逃。至1月20日,明軍收復開城,朝鮮北部黃海、平安、京畿、忠清四道光復。但過於樂觀的李如松試圖以輕騎三千突襲漢城,結果遭優勢日軍圍攻被迫撤退,此後與日軍形成對峙之勢。
豐臣秀吉也意識到戰爭陷入僵局,他授權小西行長作為代表與明朝和談。3月下旬,雙方達成協議,日軍於4月下旬撤出漢城,7月明軍撤離朝鮮。萬曆援朝戰爭第一階段結束。
豐臣秀吉並不甘心,經過四年休養生息,1597年2月,日軍再次集結14萬陸軍和2。4萬水軍入侵朝鮮。戰爭初期,由於兵力不足和指揮失誤,援朝明軍接連失利。
但日軍士氣也在曠日持久的戰爭中日漸衰落。萬曆二十六年五月,豐臣秀吉眼見軍無鬥志,且錢糧消耗過大,只得默許撤軍。至八月,原本在朝的14萬日軍只剩6萬。
明朝此時則開始大量加派軍隊入朝,力求畢其功於一役,徹底解決朝鮮問題。萬曆二十六年七月,在朝明軍人數已達7萬,明軍在朝鮮長期處於兵力劣勢的局面終於得到扭轉。
至九月,明軍在朝兵力已達到14.2萬,對日軍形成壓倒性優勢。日軍處境更艱難的是,由於海上交通線被明軍水師封鎖,在朝日軍得不到海路運來的補給,飢寒交迫,更迫切希望儘快回國。
而此時日本正在風雨飄搖之中。8月,豐臣秀吉病逝。他逝世僅9天,五大家老一致決定從朝鮮撤軍。9月15日,五大家老決定向明廷提出和議要求,試圖為駐朝日軍贏得撤退時間。9月28日,五大家老向在朝鮮的日軍發出總撤退令。
中朝聯手的“露梁大捷”
當撤退命令下達後,小西行長几次組織小規模撤退,均被中朝聯軍水師挫敗。從日軍的行動中,中朝聯軍水師提督陳璘和李舜臣敏鋭地判斷出:這是日軍總撤退的信號。
聯軍決定將計就計,在露梁海峽地區組織一場圍點打援的戰役,徹底殲滅日本水軍,斷絕殘餘日軍的最後退路。
聯軍故意放棄對11月18日回國的加藤清正軍團的攔截以麻痹敵人,將全部水師兵力集中到順天附近海域,由老將鄧子龍率明朝水師一部埋伏在露梁海以北,切斷日軍退路;由李舜臣率朝鮮水師埋伏於露梁海以南的觀音浦;陳璘則率明朝水師主力埋伏在昆陽竹島,計劃用三支艦隊將前來救援小西行長的島津艦隊包圍殲滅。
19日凌晨,島津艦隊剛駛出露梁海峽即落入聯軍包圍。島津艦隊一面使用火炮和火槍還擊,一面繼續前進。戰至天明,島津艦隊被聯軍艦隊逼入觀音浦,出口已被聯軍封死。
為打開突圍航道,島津義弘指揮艦隊反覆向港外發起衝擊,聯軍水師與島津艦隊陷入混戰。在狹小的港灣裏,火槍火炮已施展不開,雙方水兵互相跳幫,展開慘烈的白刃戰。
七十高齡的鄧子龍率領親兵不停衝向被圍困的朝鮮戰船,跳上甲板殺散船上的日本水兵,救出多艘朝鮮戰船。日軍戰船隨後集中火力轟擊鄧子龍坐艦,並組織艦船抵近用火槍齊射,鄧子龍胸前中彈,當即陣亡。
鄧子龍戰死後,島津艦隊也已損失過半。島津義弘決定集合殘餘的二百餘艘戰船向港外發起最後一次衝擊。李舜臣看出島津義弘的意圖,率領朝鮮水師迎着島津艦隊的航線衝了上去。
激戰中,一發流彈擊中李舜臣。彌留之際,李舜臣叮囑左右暫時不要公佈自己的死訊,以免影響士氣,不久便溘然長逝。
李舜臣的阻擊為中朝水師贏得了重新組織的時間,在陳璘的帶領下,明軍水師對島津艦隊展開追殲。戰鬥一直打到當日正午,島津艦隊幾乎全軍覆沒,除島津義弘率50艘戰船突出重圍外,其餘450艘戰船全部被擊沉,日軍陣亡一萬餘人,史稱露梁大捷。
島津義弘之後率殘部逃至釜山,搭上回國的最後一班船。至此,朝鮮已不存在成建制的日軍部隊,壬辰戰爭在開始的地方畫上了句號。
壬辰戰爭打出兩百年的和平
壬辰戰爭的失敗,相當長時間內打消日本向大海那一邊擴張的野心。豐臣秀吉雖然部分達到了削弱其他領主的目的,自己的嫡系卻也同樣損失慘重。他死後,在戰爭中最大限度保存實力的德川家康輕而易舉地掃平其他諸侯,建立起幕府。
在1853年美國佩裏准將的黑船叩關之前,德川幕府一直實施閉關鎖國政策,無論是無組織的倭寇還是有組織的日本水軍,再也沒有敢向中國沿海發動大規模入侵。整個東亞地區保持了兩百多年的相對和平狀態。
壬辰戰爭的勝利,使朝鮮終於保住了自己的國家和王朝。而對於明朝而言,壬辰戰爭的勝利進一步鞏固了中國在東亞的核心地位,維護東亞朝貢體系的穩定,也為明帝國乃至其後的清帝國爭取到一個較為安定的外部環境。
壬辰戰爭後,朝鮮開始對明朝奉行堅決的事大主義外交路線,其後在與後金的戰爭中,朝鮮也的確起到了對後金的長期牽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