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我們在小學語文教材中學習了很多經典課文,以為得到了真理。長大之後,我們才發現,有不少課文是騙人的,也就是所謂的“假課文”。這些“假課本”與歷史事件、邏輯思維、自然規律嚴重不符,曾一年又一年的保留在了小學語文課本里,侮辱着教師、家長、孩子的智商。現在就來説一説曾經的那些“假課文”,不知道當年你們有沒有學習過這些被質疑的“假課文”。
《羿射九日》是小學二年級下冊中的一篇經典課文,其中有一段是這樣寫的:禾苗被曬枯了,土地被烤焦了,江河裏的水被蒸乾了,省略一部分文字。他翻過九十九座高山,蹚過九十九條大河,來到東海邊。文中説了江河水都幹了,羿是如何蹚過九十九條大河的呢?如果河裏有水,可以用“蹚”字,沒有了水,就是在陸地上,怎麼能用“蹚”呢。
《斑羚飛渡》這篇課文更加神奇,雖然是虛構的小説,但是也要講究邏輯性。很多小學生對這篇課文非常感興趣,天真地以為這一操作能夠實現。其實,作家並不瞭解動物習性,不符合物理邏輯。斑羚飛渡可以看成斜拋運動,兩條拋物線正好在某一刻相交,理論上可以實現,現實中實現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還有一年級上冊課文《月兒彎彎》中的“月兒彎彎掛藍天”,詩歌寫得非常不錯,朗朗上口,但是夜晚怎麼會有藍天呢?藍天也只有白天才能看見吧。
《鷸蚌相爭》這篇課文寫得是蚌夾住了鷸的嘴巴,僵持不下,最終漁翁得利。但是,課文裏還有一段鷸蚌的對話,有人就質疑:鷸蚌的嘴巴都無法鬆開,它們之間如何開口對話呢?如果學習此課文時,有小學生這樣問,又該如何回答。
遇到這些違背歷史、科學、真實性的課文,應該怎麼教?語文老師們意見比較統一,認為要按照語文的特點,教會孩子字、詞、句,再領悟、理解課文的意思。遇到有爭議的課文,老師應該留有餘地,不把內容教死,忽略背景內容,把它當作文學作品進行教學。
對於“假課文”的問題,曾有專家回應:“語文不是歷史,沒有必要拿常理去死扣。”但是,很多人認為,中小學語文課文的選取,不僅要注意文學性,而且還要注意起歷史真實性,力求文學性與科學性統一,可讀性與真實性統一。希望,以後在編輯中小學語文教材的過程中,編寫者應以嚴謹、科學、求真求實的態度對待每一篇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