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閣歷史事件欄目為您提供中國歷史、歷史故事、世界歷史、歷史人物、歷史圖片、考古發現、野史趣聞等一系列的歷史相關內容。
成康之治,是我國古代有據可查的,最早的太平盛世。指的是西周初年的兩位君王——周成王姬誦和周康王姬釗的統治。那麼,成康之治為何被稱為治世,它出現的歷史意義又是什麼呢?
周成王
周成王姬誦剛剛繼位的時候,年紀還很小,他的叔父周公代替他執政,幫助他穩固了周朝的統治。周公還政給成王之後,姬誦和他的兒子周康王姬釗,繼承了周文王和周武王的文治武功,對內奉行節儉,主張“以德慎罰”,積極緩和國內各方勢力之間的矛盾。對外不斷征伐,通過武力征服了很多少數民族。除此之外,還推崇禮樂,推行了各項典章制度。通過兩代君王的不懈努力,周朝的國力達到鼎盛,政治一片清明,經濟繁榮發展,文化事業欣欣向榮,老百姓安居樂業。據説,因為天下太平,40多年間都沒動用過刑具!因此,後世,把周成王姬誦和他的兒子周康王姬釗統治的這段時間,稱為“成康之治”。成康之治的出現,開啓了我國禮樂治國、道德教化、嚴格執法的先河。並且以血緣和宗法關係為根本,實行了“封土建國”的政策,使得“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西周初年的“分封制”,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除了上述影響,“成康之治”出現最大的歷史意義還在於:樹立了我國古代聖君賢臣的楷模。為後世的數次盛世德治,奠定了基礎。
成康之治是哪個朝代
成康之治是哪個朝代?成康之治,是我國周朝的事兒,指的是周成王姬誦和他的兒子周康王姬釗的統治,發生在西周初年。
周康王畫像
周朝,是我古代繼夏朝和商朝之後的第三個朝代,也是我國第一個嚴格意義上的封建王朝。以平王東遷為分割線,分為“西周”與“東周”兩部分。商朝晚年,周人逐漸崛起。因為商紂王荒淫無道,公元前11世紀,周武王姬發起兵伐紂,滅掉了商朝,創立了周王朝,建都鎬京。周武王病逝之後,周成王姬誦繼位。因為年紀尚幼,他的叔父周公姬旦代為執政。周公歷時三年,平定了“三監之亂”,遷都至東都洛邑,並執行了一系列德政,有效地穩固了周朝的統治。周公還政於成王之後,姬誦和他的兒子周康王姬釗奉行以禮治國、重視對人民的道德教化、嚴格執法。克勤克儉、勵精圖治。內修德政、分封土地、外徵蠻夷,四海賓服。通過兩代君王的不懈努力,社會和諧安定、經濟迅猛發展、百姓安居樂業。周朝的國力至此達到鼎盛,這就是前面提到的“成康之治”。可惜好景不長,周康王之子周昭王南征時,溺水而亡。周穆王好大喜功,疏於朝政。經此二王,周朝實力大減。後幾任君王更是昏聵,甚至弄出了“烽火戲諸侯”這樣的鬧劇。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東遷洛邑,“西周”滅亡,“東周”開始。至此,周王室日漸衰微,我國曆史進入到羣雄割據的“春秋戰國”階段。
成康之治是哪個朝代?成康之治的盛世是發生在西周初年,是我國有史可查的最早的太平盛世。儘管未能存續下去,仍對周朝乃至後世的歷朝歷代,產生了不可估量的深遠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