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的學歷決定輔導孩子的水平?教育孩子用對方法

身邊很多朋友都是本科以上學歷,但是輔導起孩子來依然是雞飛狗跳。其實仔細想想,很容易理解。父母的學歷水平只能代表他們自己的學習能力,而對孩子的教育輔導與很多因素有關,比如,父母的格局、性格、心態。這也是為什麼有的高考狀元父母甚至是文盲,很多老師依然為自家孩子的學習惱火的原因。

家長的學歷決定輔導孩子的水平?教育孩子用對方法

一、父母性格影響

低年級的孩子有時候領悟能力比較差,有些問題講了很多遍還是不會,同樣的錯誤會重複犯。有些父母性子比較急,遇到這種情況脾氣就會被點着,忍不住發火。導致最後孩子問題沒有解決,還惹得一肚子氣。

二、父母的心態影響

現在社會競爭激烈,很多父母期望孩子能夠出人頭地,對孩子給予很多希望。尤其是高學歷父母,自己取得一定的成績,自然希望孩子能超越自己。當看到孩子某方面表現的不盡人意的時候,會表現地很焦慮。這種焦慮很容易傳染給孩子,無形中給孩子很大的壓力。適當的壓力可以起到促進作用,壓力過大隻會適得其反。

家長的學歷決定輔導孩子的水平?教育孩子用對方法

三、父母的格局差異

楊瀾曾説:“父母的格局,就是父母的活法,你想如何過一生,就是你的活法,就是你的格局。”父母對孩子影響最重要的,不是父母教會了孩子什麼,而是孩子從父母身上看到了什麼活法。

父母的學歷只代表曾經的學習能力,代表不了格局的高低,代表不了教育能力,甚至代表不了智商和情商的高低。反而父母的三觀裏藏着孩子為人處世的態度,父母的一言一行、思考問題的角度、處理問題的方式都深深地影響着孩子。

作家黃靜潔也曾説過:“用大視野育人,而不是用小視覺養兒。”

家長的學歷決定輔導孩子的水平?教育孩子用對方法

無論家長學歷高低,教育輔導孩子用對了方法,才能事半功倍。

一、激發孩子對學習的興趣

很多家裏有小學生的家長,每天輔導孩子就像是家庭大戰,但是家裏孩子如果上了初高中,這種現象就會好很多。有家長一語道破原因:小學還輔導的了,等上了初中就沒那能力輔導了!

想要孩子擁有好的成績,最重要的是激發孩子對學習的興趣,即使家長將來沒有能力輔導了,孩子出於興趣也會自己探索思考,想辦法解決問題。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一件事情感興趣,孩子才會擁有強大的動力,而不是被牽着走。主動和被動雖然只差一個字,收到的效果可能會天差地別!

二、挖掘孩子的學習力

學習有三個要素,心態、能力、環境,這三個因素都非常關鍵。學習力就是獲取知識的能力。在互聯網高速發展的今天,其實一個人的能力主要就是取決於他的學習能力、獲取知識和信息的能力。

這就是為什麼學同樣的東西,有的人永遠比別人學得快、學得好;與人溝通能夠毫不費力地立刻抓住重點;面對新問題總能快速上手,迅速找到解決辦法;想要掌握一門新技術,短時間就能學會必備技能。

並不是他們智商更高,而是他們擁有很強的學習力。

家長不要過分關注孩子的成績,而要把目光放在快速掌握知識的技巧、學會舉一反三的遷移方法上。擁有較強學習力的孩子,即使沒有家長的輔導,自己也能取得優異的成績。

哈佛大學文理學院院長柯比教授在對哈佛優秀學生的觀察和研究中也發現:唯有學習力,才能讓孩子真正提升學習效率,成為未來的主人。

家長的學歷決定輔導孩子的水平?教育孩子用對方法

三、培養好的學習習慣

教育家葉聖陶先生説過:“教育就是要培養良好的習慣。”國內外許多教學研究統計資料表明,對絕大多數學生來説,學習的好壞,20%與智力因素相關,80%與非智力因素相關。而在信心、習慣、興趣、性格等主要非智力因素中,習慣佔有非常重要地位。

古今中外在學術上有所建樹者,都具有良好的學習習慣。進化論創始人達爾文説:“我的生活過得像鐘錶的機器那樣有規則。"達爾文所説的“規則”,指的就是良好的學習習慣。

學習習慣主要包括:主動學習習慣、及時完成學習任務的習慣、預習習慣、複習習慣等。在平時的生活中,家長要注意培養孩子的這些習慣,好的習慣具有強大的力量,可以讓人終身受益。

家長的學歷決定輔導孩子的水平?教育孩子用對方法

德國哲學家卡爾·雅斯貝爾説過一段話:“文學和科學相比,的確沒什麼用處,但文學最大的用處,也許就是它沒有用處。教育也是如此,所謂的分數、學歷甚至知識都不是教育本質,教育的本質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618 字。

轉載請註明: 家長的學歷決定輔導孩子的水平?教育孩子用對方法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