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秦穆公嚐出而亡其駿馬故事 秦穆公任用百里奚怎麼回事

由 諸葛寒香 發佈於 經典

秦穆公嚐出而亡其駿馬,是一個古代的關於秦朝君主秦穆公的小故事,它講述的是什麼?又告訴了我們一個什麼道理呢?

秦穆公像

首先我們來看看故事本身,這個故事發生的時代背景是秦朝,那時候秦國君主秦穆公十分愛馬,很珍惜自己的坐騎,曾經找過伯樂孫陽讓他為其相馬,最終由孫陽舉薦的人才幫他找到了一匹好馬。所以對於此馬,穆公是十分看重的,一天這匹愛馬走失了,他獨自一人出外尋找愛馬,慢慢的與跟隨的人分開了,越走越遠,最後發現有一羣人圍火而爐,走近一看,才發現那羣人吃的正是自己的馬,秦穆公對他們説這是我的馬,當這些人知道穆公身份後,紛紛驚恐無比,以為穆公必定會將他們處死,但沒想到穆公卻説,吃肉一定要配好酒,我給你們弄點酒好了。

過了幾年,秦國和晉國大戰,秦穆公被晉國逼入死角,隨時可能會殞命,當穆公已經做好就義的準備時,突然發現不知從何處衝出來一羣人,這羣人將晉國軍隊重重包圍,將秦國的必敗佔據扭敗為勝,並殺死了當時的晉惠公,最終秦國此戰役取得大勝。

那麼這個故事,留下了很多啓示,我們就一點而談,秦穆公重視百姓的姓名,當得知他們吃馬肉時第一反應是如果沒酒會害死人命,為此立即給他們倒了美酒,不求回報,讓這些人吃飽喝足,該幹嘛幹嘛去,但是正是因為這顆不求回報的心,讓穆公在危難重重時得到了意想不到的回報,這就是施恩不忘報而得到了好的業報。

秦穆公任用百里奚

古往今來,關於明君訪賢的故事層出不窮。周文王於渭水邊尋訪姜太公,劉王叔三顧茅廬求見諸葛亮,這些禮賢下士、獨具慧眼的君王在得賢臣輔助後,無一例外地成就了豐功偉業。

秦穆公任用百里奚

然而歷史上有位君王,卻以五張黑公羊皮從市井之上“買”回一位身負曠世奇才的賢臣良相,這樣的天下奇聞,恐怕古往今來再也找不出第二例。這位被稱為“五羚大夫”的寒門名相,便是後來被司馬遷記述於《史記》之上的著名政治家——百里奚,而買他的那位頗具“經濟頭腦”的君王,正是秦穆公。

百里奚出身貧寒,在妻子的一力支持下游歷各國,卻因朝中無人,始終不得重用,輾轉各地間,盤纏用盡,飢寒交迫,只得沿街乞討。在困境中,他結識了志同道合的蹇叔,兩人一見如故,遂為知己。

在蹇叔的舉薦下,百里奚曾一度到虞國出任大夫一職,不料虞國國君貪財無度,治國無方,不聽賢臣諫言,終招來滅國之禍。

虞國滅亡後,百里奚作為亡國之臣被虜至晉國為奴,在穆姬嫁給秦穆公時被迫陪嫁至秦國,後又逃回楚國為楚成王養牛。

秦穆公久聞百里奚賢名,有心招入麾下,又恐楚成王不肯放人,於是,在謀臣的建議下,以五張黑羊皮的價格贖回百里奚,並親自解除了他的奴隸身份。身受知遇之恩的百里奚深感秦穆公乃是一位英明的君主,輔佐這樣的君王,必定能夠一展抱負,為天下百姓帶來福祉,於是欣然接受委任,從此一心為秦國效力,終成一代名相,流芳千古。

秦穆公 秦孝公

秦穆公和秦孝公,他們之間有怎樣的牽絆,他們為何被後人並列出來以作談資,他們又分別對秦國做出了什麼貢獻,對秦國產生了怎樣的影響?我們且一一道來。

秦孝公劇照

秦穆公可説是秦孝公的祖先,穆公的君主時代遠遠早於孝公的,但似乎孝公執政的時間卻比穆公長一些,據粗略統計,孝公在位40餘年,而穆公在位不足40年。

那在秦穆公君主時代,他確實是對秦國做出了重大貢獻的,首先他收復了西戎小國,其次他滅掉了當時的大國晉國,使得秦國的國力和邊界一夕之間都得到了提升和擴大,為秦國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並且培養了一批良臣武將。

那麼孝公又有何不同之處,在那麼多的秦國君主中也能佔有一定的地位呢?首先從最具有明顯意義的標識來説,在秦孝公以前,秦國的歷代君主都是自稱為公,而在秦孝公之後,秦國的君主改公為王,其實從稱呼的改變便能看出秦國的國力在孝公時代是有了質的改變,終於達到了可以封王的級別,秦國在孝公之後在諸侯國中佔據了重要的政治地位,以致於各國不再小覷秦國,並且能承認秦國作為一方霸主的地位。

不論是穆公,還是孝公,他們所處的時代都是人才輩出的,這邊最為有名的莫過孝公時代的商鞅變法,通過商鞅變法一改秦國的弱國地位,大興農業,讓民生得以休息,加強集權,讓君主的權利最大化,這對後期的始皇大業在一定程度上也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秦穆公的女兒

為女子者,在封建時代的處境是極為艱難的。一般人家的女子,被父母所嫌棄,成年後嫁為人妻,相夫教子,死後也只能冠以某某氏,無名無姓,一生的命運都掌握在他人之手。尤其古代並非是一夫一妻制,而是一夫多妻,所以女人的地位更為卑微和低下。

秦穆公女懷贏

有人可能會説,並非所有的女人都是這樣啊,皇后、太后乃至公主他們都是不同於一般人的,他們身份尊貴,身世顯赫,百姓們都極其羨慕,覺得他們的生活衣食無憂,隨心所欲,是他們的畢生追求。

秦穆公時期,有一女兒叫做懷贏,秦穆公是十分疼愛和寵溺這位小女兒的,但這並沒有讓懷贏拜託淪為他人棋子的命運,最終她的命運還是跟秦國的國運捆綁在一起,這個美其名學是作為一個公主的責任,你既然身為一國的公主,那麼你在享受你優越條件的同時,是一定要為國家貢獻出力所能及的力量的,懷贏沒有大智謀,但卻是一位妙女子,據傳她身材婀娜、貌美如花、並且精通音律。

但懷贏的一生經歷卻極其波折,她的第一任丈夫並非是晉文公重耳,而是重耳的侄子公子圉,後因公子圉逃回晉國拋棄了懷贏,秦穆公最終下定決心幫助重耳重奪政權,為了拉攏人心,才有了將懷贏二次改嫁的事情。

秦穆公的女兒的婚姻也是我們所耳熟能詳的,是秦晉之好的真實案例。

秦穆公殉葬

秦穆公死後,人們對他的評價是褒貶不一的,為何穆公對秦國的發展做出了那麼大的貢獻,後期卻沒能因功績被後世所歌頌、所讚美、所懷念呢?

秦穆公照

這是因為,在穆公死時他做出了一件極其荒謬的事情,這便是找人殉葬。

其實殉葬的風俗並非起源於秦國,而是在殷商時期變興起的,那時稍有身份的顯貴人士覺得如果死後沒有人殉葬便是一種恥辱,是一種顏面無光的事情。

這個風俗在秦國時期也沒有被廢止,但卻有所收斂。

秦穆公在早秦時期是有歷史意義的,他的作風,他的開明,他的視百姓疾苦為自己的失職,他辛勤的為擴大秦國的疆土而孜孜努力,他付出了很多,才能成就歷史上的春秋霸主地位。

他禮賢下士,積極引進人才,聽取不同的意見,融合不同人才的才能,並將其用之刀刃之處,他體恤百姓,常常下訪民間,看到百姓的流離

為此,人們對秦穆公有很高的期許,覺得此國君與眾不同,能帶給我們全新的秦國風貌,能吸納好的意見和建議,廢止掉不合適的、苛刻的國家弊政。

雖然秦穆公生前並未明發詔令廢止殉葬的陋制,但百姓們以為這個風俗已然終止,當秦穆公死後,下屬竟然有117名殉葬,其中還有三位謀略很強大的謀臣隨之赴死,給百姓帶來了很大的衝擊,大大地顛覆了他們對秦穆公的看法和評價,這也是造成穆公評價褒貶不一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