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閣歷史事件欄目為您提供中國歷史、歷史故事、世界歷史、歷史人物、歷史圖片、考古發現、野史趣聞等一系列的歷史相關內容。
諸葛亮三氣周瑜
“既生瑜,何生亮”這句耳熟能詳的俗語就是講諸葛亮與周瑜的關係的。我們通過影視劇、小説、戲劇等方式充分的瞭解到諸葛亮與周瑜是長期處在一個對比的狀態下。
《三國演義》連環畫之三氣周瑜
周瑜,自公瑾,是東漢末年著名的將軍,周瑜也是年輕氣盛,胸懷大志,並且在與諸葛亮交手之前一直是優秀的代表,但是總是周瑜萬般厲害,終究抵不住諸葛亮的深謀遠慮。並且,周瑜雖是年輕人,他擁有年輕人的熱血激情,但是他確實一個心眼很小的將軍。所以,周瑜在諸葛亮面前更是容易被氣着,甚至到最後,也是因為諸葛亮而被氣死。總有萬般無奈,但英年早逝,只留下“遙想公瑾當年……”的感慨!
其實諸葛亮與周瑜的謀略還是不分高低的,但是周瑜敗就敗在他的氣量太小。所以,便有諸葛亮三氣周瑜的故事,到底是哪“三氣”呢?
首先,第一氣。這是《三國演義》的第五十一回,發生在赤壁之戰之後,周瑜和諸葛亮有約定,但是被諸葛亮將計就計,既沒有違背約定,也提前奪取了荊州;第二氣則是周瑜設計想在讓孫尚香嫁給劉備的時候殺掉劉備,但是又被諸葛亮識破,於是“賠了夫人又折兵”。這第三氣還跟荊州有關,這是周瑜主動向劉備邀請,想要討還荊州,但是,被諸葛亮識破,周瑜一怒,再加上原來的舊傷,不治身亡。
從我們現在來看,並不是周瑜能力不行,而是“一物降一物”,周瑜天生氣量小,諸葛亮在某種程度上有比他思考的全面,所以諸葛亮三氣周瑜——真是略施小計。
諸葛亮哭周瑜歇後語
諸葛亮哭周瑜——假戲真做/假仁假義/不是真心/假悲假嘆/假慈悲/虛情假意/亮欺東吳。有人説,諸葛亮在周瑜死後過江弔喪是作假,是為了顯示自己的才華,虛情假意的展示自己的人格魅力。然而,我覺得諸葛亮弔喪周瑜,更多的應該真的是一種“英雄惜英雄”,然而“英雄”卻離“我”而去的真感情。
諸葛亮哭喪周瑜
我們所瞭解到的周瑜與諸葛,更多的是從《三國演義》中讀到的,《三國》裏面提到“既生瑜,何生亮”,更提到“諸葛亮三氣周瑜”,導致周瑜最後是被諸葛亮氣死的。其實這是一種誤解。他給我們造成的影響就是:好像周瑜跟諸葛亮永遠處在一種對比的關係上。其實,根據相關的專業書籍,諸葛亮和周瑜,只是因為主子不同,在軍事上、政治上才會有不同的思考。我們可以換種思路去研究,既然每次諸葛亮都能看破周瑜的詭計,是不是在另一方面上更加印證了他們兩個是心有靈犀呢?
正所謂,英雄惜英雄,周瑜的死,對於諸葛亮來説,可能並不僅僅是失去一個爭鋒相對的對手那麼簡單,他們兩個更是知己。正如周瑜死前曾説過:“天下唯有孔明知我琴中寓意”。這不正是説明了兩個英雄的心意相通。
所以,我更願意相信,諸葛亮弔喪周瑜是懷着一種真情實意的誠意取得。畢竟,對於諸葛亮來説,周瑜一方面是能和他爭鋒相對的對手,另一方面也是難得的一位蓋世英雄。
諸葛亮算命法
在三國演義,諸葛亮不但用兵如神、料事如神,而且還能夠呼風喚雨撒豆成兵。歷史上真實的諸葛亮雖説沒有這麼厲害,但是看人卻非常的準,會給人算命。
暮年諸葛亮
劉備第一次去拜訪諸葛亮的時候,雖然劉備沒有見到諸葛亮的真容,但是諸葛亮卻偷偷的瞧見了劉備的模樣。諸葛亮一看劉備天庭飽滿,身材寬大,雙手過膝,一對丹鳳眼,大耳能招風,方方正正吞天口,就知道劉備肯定是真命天子。列位看官,中國文化中很早就有關於看相算命的法子,每一個學富五車的士子們基本上都學習過算命法,即使不精,但是也能夠算的八九不離十了。諸葛亮天資聰穎一目十行,在讀書的時候尤其喜歡奇門遁甲之術,因此對於算命大法,他學習的尤為精。之所以諸葛亮在劉備第一次拜訪的時候就沒有去見劉備,就是為了在暗中觀察劉備相貌,利用平生所學算命法來看劉備是否能夠飛黃騰達。
諸葛亮第二次沒有接受劉備的拜訪,那也是為了運用算命法來觀察劉備。因為在中國算命法人為,一個人的面相以及命運是時時相連的,並非天生一成不變。如果做了好事,面相紋理就會出現非常細微的變化,命運也會隨之改變;壞事做多,那好運也會慢慢的轉向壞運氣的。
因此,諸葛亮連續兩次都假裝不在家而沒有接受劉備的拜見,就是在使用算命法給劉備算命。諸葛亮一旦確定劉備確是真命天子,在第三次馬上出迎劉備,接受邀請,出山輔佐劉備。
諸葛亮五丈原
五丈原與諸葛亮有着不解之緣。秋風瑟瑟,琴瑟齊鳴,走在荒無人煙的五丈原上,回憶那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一生。五丈原是我國曆史上三國時期魏蜀交兵的古戰場之一。
《三國演義》諸葛亮劇照
對於諸葛亮來説,五丈原是他最後的戰場。據《三國志·諸葛亮傳》記載,諸葛亮與建興十二年,率蜀兵走褒斜道出斜谷,駐紮在五丈原,和司馬懿進行對抗,最後,因為操勞過度,病死在五丈原。至此,時間彷彿從此定格,寂寞無聞的五丈原也因此名揚天下。
《三國演義》第三十八回中有一首詩提到了五丈原,詩中寫到:身未升騰思退步,功成應憶去時言。只因先主丁寧後,星落秋風五丈原。由此,五丈秋風成了後人感念諸葛丞相的一個感情符號。所以説,“天下奇才”是人們對諸葛亮的稱讚。也是人們在面對五丈原發出的感慨。
現在,五丈原位於陝西省寶雞市岐山縣城南,高至40餘丈,東西北三面凌空,三面環水,據《地理通志》記載:“五丈原高、平、曠、遠,兵家必爭之地”。所以,諸葛亮也選擇在這個地方進行鬥爭,最後,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但,諸葛亮的精神伴隨着諸葛亮廟的創建而永遠的流傳下來。
五丈原諸葛亮廟早在蜀漢末年就已建立,是歷代人們(包括文人墨客、官宦庶民)的旅遊觀賞的地方。五丈原諸葛亮廟為大家帶來珍貴的古文化,遺蹟。使我們更加了解關於諸葛亮、關於三國時期的文化、人文,是不可多得的一筆財富。
諸葛亮兵書
諸葛亮的兵書是中國古代八大兵書之一。這本兵書,彙集了諸葛亮所有軍事上的策略謀劃,用兵之法等等,具有很高的軍事價值。諸葛亮編寫的《兵法二十四篇》也就是文章中提到的諸葛亮兵書。主要記載了諸葛亮在擔任丞相期間所有的行軍打仗,治國安邦的經驗。
諸葛亮兵書
是諸葛亮在晚年時期編寫的。這本書,可以稱得上是諸葛亮智慧的結晶。
本書原有二十四篇,但因為歷史久遠,其中的八務、七戒、六恐、五懼之法現已失傳。但是,諸葛亮的兵法這本書帶給大家的影響並沒有改變。就兵書裏面其中一條來講,便能使人們受益匪淺。
比如説:在書的第十——出師中提到:古者國有危難,君簡賢能而任之。齋三日,入太廟,南面而立;將北面,太師進鉞於君。君持鉞柄以授將,曰:“從此至軍,將軍其裁之。”覆命曰:“見其虛則進,見其實則退。勿以身貴而賤人,勿以獨見而違眾,勿恃功能而失忠信。士未坐,勿坐,士未食,勿食。同寒暑,等勞逸,齊甘苦,均危患。如此,則士必盡死,敵必可亡。”將受詞,鑿凶門,引軍而出。君送之,跪而推轂,曰:“進退惟時,軍中事,不由君命,皆由將出。”若此,則無天於上,無地於下,無敵於前,無主於後。是以智者為之慮,勇者為之鬥,故能戰勝於外,功成於內,揚名於後世,福流於子孫矣。這也正是諸葛亮選擇的結果,也如《出師表》中提到的,諸葛亮也是為了能興復漢室大業而奉獻了一生。
諸葛亮的功績
蜀漢天下,諸葛亮從丞相到亞父,位極人臣。劉備從兄弟三人領着兩千兵馬一直到佔據三分天下稱王稱帝,在這一個巨大的轉變中,都少不了諸葛亮的功績。
諸葛亮茅廬
劉備三請諸葛亮,諸葛亮答應入世輔佐後,就給劉備詳細講解了天下三分的謀劃。吃了這樣一顆定心丸,劉備此後的一切就按照這個步驟來進行了。抱定了天下三分這樣的一個想法,劉備就在暗中悄悄的開始發展自己的勢力。但是各路軍閥明裏和睦,私下裏卻暗潮湧動,諸葛亮仔細的分析了一下當前的形式,建議劉備往劉表處去。在劉表去世之後,諸葛亮從中活動,最終劉表的荊州就歸了劉備。
後來曹操大軍南下,諸葛亮給劉備制定的計策是:一定要聯合孫權一起去抗擊曹操,這樣才能夠保存下來,然後再擴大自己的實力。當時因為劉備和孫權明爭暗鬥,之間的關係非常不好。所以當諸葛亮提出這樣一個對策之後,劉備手下的大將一致反對。諸葛亮最終説服了關羽等大將,接着去説服了東吳君臣,最終才一舉打敗了曹操的八十萬大軍。
此後,諸葛亮又建議劉備西取川蜀,給自己找一個根據地。在川蜀地區,不但能夠站住腳跟,而且還能夠壯大自己的實力。川中地區,不但糧食各類物品富足,而且人口眾多。正是因為有了川中的基礎,劉備才有了抗衡曹操以及東吳的實力,最終才能夠稱帝。
諸葛亮轉世
諸葛亮還在南陽種地讀書的時候就已經對天下局勢瞭如指掌。為何一個足不出户,且沒有信息來源的書生,在這樣一個政局動盪,交通閉塞,信息不發達的時代,卻能夠對天下大事有如此的認知。他到底是為什麼能有這麼大的能量,最終幫助劉備白手起家的呢?
諸葛亮像
根據村裏的老人説,他們的祖上一代代口頭傳下來一個説法,説那諸葛亮是上古時期的蚩尤轉世的。蚩尤當時是一個部落的首領,一直居住在古中國的東南邊,為了向植被茂密,氣候環境好一點的西邊發展,蚩尤部落和當時黃帝率領的炎黃部落在河北逐鹿發生了大戰。大戰中蚩尤失敗被殺,蚩尤死後他的怨氣就結成了魂魄,一直在地下的黑暗世界裏遊蕩。後來在東漢末年,地震頻發,導致凝聚了幾千年黑暗力量的蚩尤魂魄衝出地下,在人世間轉世成人。蚩尤轉世降臨在諸葛家族,被取名諸葛亮。
諸葛亮雖然不記得自己的前生就是蚩尤,更不知道轉世這一説,但是蚩尤大部分的能力卻都留存在諸葛亮身上。所以諸葛亮在很小的時候悟性就非常高,讀書一目十行非常快。諸葛亮的前世蚩尤,在衝出地下還沒有轉世的時候,透過黑暗看到人世間還有炎帝和黃帝的轉世後代,為了破壞黃帝轉世後代又一次統一天下,因此蚩尤就轉世為諸葛亮。之所以諸葛亮在足不出户的情況下就有了三分天下的判斷,全靠凝結在體內的蚩尤的怨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