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思想包括哪些方面,孔子是我國最偉大的什麼家?孔子在思想方面的成就非常巨大,他不論在道德方面、政治方面、經濟方面,還是在教育方面、美學方面、史學方面、旅遊方面以及人生觀念上都有着其自身的思想成就。
孔子
在道德和政治方面,孔子主張仁説和禮説,主張個人層面上“仁”和“禮”的道德修養和品行,主張以德、禮治國。他強調人道主義,同時也強調建立一定的秩序和制度。而孔子的這些思想適用於任何時代,從中可見孔子在思想方面具有一定的先進性。
在經濟方面,孔子崇尚重義輕利的義利觀,主張在利和義兩者中應該更為重視義,在獲取利益前要考慮所做的行為是否符合道義。孔子還重視民生,強調先使百姓富裕再施行教化。
在教育思想方面,孔子主張有教無類,認為每個人都能接受教育,並創辦私學,大量招收學生,打破了當時教育方面的壟斷。他還提倡因材施教,主張根據每個人的天賦、興趣進行不同的教育,強調學生自我思考,教師只需對學生施以引導。
在美學方面,孔子主張“美”和“善”的統一。他提倡將文學藝術和政治道德兩者結合,將文學藝術作為促進社會和政治發展的重要手段。而在史學方面,孔子主張實事求是地進行歷史研究,強調研究歷史時要重視事實依據,同時極為反對錶裏不一、名不副實。
孔子曾周遊列國,擁有豐富的旅遊經驗,也因此,在旅遊觀念上他有着較為深刻的理解。他提倡文化旅遊以及感悟山水等自然景物的的旅遊,較為注重感受旅遊所感受的各種“美”。同時孔子還主張旅遊要適度,反對過度旅遊。
孔子提倡的人生觀念都比較積極向上,例如他主張與富貴相比,應該更重視道義;孔子還主張與人交往要真誠,要樂心助人等等。
孔子是個頗有成就的思想家,他的思想成就被世人所傳頌,他的各種思想不斷被世人借鑑。
孔子名什麼字什麼
孔子名什麼字什麼?名丘字仲尼。那麼孔子為什麼要取這樣的名字呢?孔子的父親在六十多歲的時候納孔子的母親為妾,想要再生一個健康的兒子。孔子有一個同父異母的長兄,可是腳有殘疾,不得父親的寵愛。
孔子畫像
孔子父母年齡相差懸殊,擔心懷不上兒子,到尼丘山禱告。果不其然,兩人的願望實現了,一個健康的男孩生了下來。孔子父親母親的婚姻於理不合,得不到世人的理解,他們一開始的時候住在尼山。孔子出生時,樣貌醜陋,頭頂是凹下去的,像是一個丘。加上孔子的父母曾經在尼丘山祈求上蒼的祝福,與尼丘兩字很有緣分,所以孔子的名取名丘,字取為仲尼。仲字在古代是第二的意思,孔子先前有個長兄,他是孔家的第二個兒子。後人們為了避孔子的名諱,將尼丘山稱為了尼山。孔子名什麼字什麼都是有淵源的,不是隨便取的。
孔子三歲的時候,他的父親就去世了。父親的正妻將他們母子二人外加長兄都趕出了家門,孔子的幼年過得相當貧困。孔子十五歲的時候就明白了自己的理想就是做學問。兩年後,孔子的母親去世,那一年,孔子去參加貴族的宴會,可被擋在了門外。再是兩年後,孔子為了能夠回到祖籍,娶了宋國人為妻。一年後,孔鯉出生。
孔子二十多歲時想要做官,對國家大事非常關注,經常提出一些見解。孔子三十歲時已經有了一些名氣,並在這一年與齊景公相識。後來魯國發生內亂,孔子逃亡齊國。孔子的理論得到了齊景公的賞識。可是因為齊國大夫的加害,孔子被迫離開了齊國。
孔子雕像
孔子是聞名世界的大儒,人們尊敬他愛戴他,為他做了很多雕像以此紀念他。可以説全國孔子雕像數不勝數,甚至有些學校也會在校園裏建立一座孔子雕像。其中最正宗的雕像是石雕孔子像。
中國博物館前的孔子雕像
石雕孔子像是最標準的雕像樣本,它在神態上以唐代畫家的孔子像為藍本,在形象上以孔子行教圖為依據。雕像中的孔子年齡在六十歲與七十歲之間,表情莊嚴慈祥。在雕像初稿完成後,負責人在2006年向海內外推出了標準的孔子雕像。正是定稿後,將在孔子誕辰2557週年向世界展出。
歷史上有一些醜版的孔子雕像。據記載,孔子生下來有七漏之説,總的來説,不僅齙牙大鼻孔,還雞胸駝背。孔子的七十五世孫對孔子的舊雕像非常的不滿,認為這是對聖人的侮辱。在清華大學也有一座孔子雕像,現在被放在清華園荷塘畔。孔子故里也有至聖雕像。在天安門東側幾百米處也有一座孔子雕像,以青銅為材料雕刻,高達約十米,立於中國國家博物館。在雕像落成儀式上,館長表示孔子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代表。這座孔子雕像作者是吳為山,是享譽世界的雕刻家。
孔子在中國盛名遠播,在世界上也有着非同一般的榮譽。不僅大部分華人地區都將孔子的生日定位教師節,聯合國也將孔子誕辰定位世界教師節日。孔子的文化是普世的文化,全世界的孔子學院恆河沙數,受到了當地學子的歡迎。
孔子的主張
孔子是古代最偉大的思想家,哲學根基是以道德來規範人的一言一行,貫穿了兩千年的歲月,對世界也產生了深遠影響。孔子主張仁和禮。仁就是與人為善,禮就是言行舉止等規範的總稱。在孔子以前,祭祖是非常重要的政治活動。孔子強調要尊重祖先,祭祀活動的重要性進一步加強。
孔子畫像
孔子還主張妻子對丈夫,孩子對父親,晚輩對前輩,臣子對君主要絕對的尊敬和服從。這位聖人並不主張暴政。孔子的主張是國家為人民服務,不是人民為國家服務。人民的一切並不是因為國家的利益而存在。孔子主張君主應該要靠仁政而不是暴政來治理國家。孔子的主張比較保守,他相信黃金時代會再度降臨,極力勸説所有的人都能夠遵循美好的道德。孔子還主張中庸思想,這不僅要作為一種認知事物的方法來看待,還應該要把中庸融入到自己的品行中去。
可是孔子的主張沒有得到統治階級的接受,他只是一位非常具備創造力的改革家。孔子生活的時代是一個大混亂的時期,各國之間經常發生爭鬥。孔子在死後,他的主張普遍流傳開來。
在秦朝,孔子的學説遭遇了滅頂之災。秦始皇焚書坑儒,打倒了孔子學説。可是秦始皇的陰謀並沒有得逞。秦朝滅亡後,孔子的主張又在百姓中流傳。在漢代,孔子的學説被提高到百家學術之首的地位。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甚至成為了選撥官員的考試教材。
孔子的學習方法
孔子作為一個教育大家,並且他自身博學多識。在我們都學過的《論語》中,就包括了很多他的學習方法,這也是他教導學生如何去學習,其理念至今都流傳下來,對當今的學習依舊有着不錯的啓發作用。
温故知新的學習方法
1、多讀多悟。孔子到了晚年,偏偏喜愛上了《易》,其痴迷程度,常常看了三遍也不厭煩,並且從中獲得眾多啓發。這説明孔子是一個學到老,活到老的人,這種人能夠在二千多年前存在,真的是稀缺,至少當今社會一直提倡這個,也沒看有多少人可以保持下來。
2、能專能深。孔子曾跟從師襄來學習古琴,剛開始的時候,一首曲子就足以讓他練了十來天。之後,師襄想讓他換一首曲子,孔子不讓,依舊練着這個曲子,説自己沒能掌握其中的規律。又過了一段時間,説自己沒能領悟其中的音樂形象,繼續鑽研這個曲子。一個月之後,孔子就能這個曲子就是《文王操》,他從一個業餘者,卻只花了一個月的時間,就達到了專業人士的水平,可見學習就得要專而不是廣泛學習。
3、學以致用。鬼神這些東西,孔子是相信其存在的,但是卻不去學習,因為在他的眼裏學這些東西是毫無價值,沒必要花時間去研究他們。可見學習是要有目的性,那就是可以用來研究現實世界的問題。
4、學會放鬆自己。孔子曾跟自己的弟子子路説過,叫他多去學學詩歌,當時的詩歌是可以唱的,就跟如今的流行歌曲一樣。可見在孔子的眼裏,學習的同時,也要附加音樂放鬆自己。
5、鍛鍊身體。本身孔子就不是一個弱不經風的人,而是身材高大,是一個擅長射箭的人,常常告誡自己的學生也要多去射箭,以此達到鍛鍊身體的目的。
6、用心去學,以快樂的心態去學習。在孔子的眼裏,一個人的學習好壞,就在於其抱以如何的心態去學習,只有快樂的心態,才可以學好,並獲得其中的真諦。
孔子臨終遺言
曾在一次考古發現中得到一個好消息。關於春秋時代的竹簡被出土,據相關考證,共有168片。這批竹簡完整地記錄了我國古代最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哲學家---孔子先生的臨終遺言。這無疑是我國考古史,古代思想史上最偉大的發現之一。
孔子畫像
關於這一竹簡,剛發現時它是被包裹在一做工很有考究的一豬皮囊內,並且它的囊外塗了大概有一寸厚的保護層,與空氣隔絕。在其中竹簡又被分成21捆(大概每8個一捆),分別裝在絲綢質的袋子內。關於它的包裝風格很像是現在中秋節的高檔月餅盒。這一個消息一流傳出去,就受到了廣大羣眾以及考古學家的關注。關於後續的調研工作就用了將近500多名的碩士以及百名的博士生。
對其竹簡所記載的相關內容,這份孔子臨終遺言是有一位自稱是孔子的後代---孔健所杜撰的。作為一名在中國國內宣揚儒家精神的孔子後人。用這份遺言來增加大眾羣體對偉大孔子的崇拜和敬重感,包括自己是“孔子正宗嫡系”的身份更加受重視。關於遺言的真偽,實質上不管是真的還是假的,他確實反映了孔子和儒學的真正本質,並且還體現了孔子教學的特點和服務對象。歷程2000多年以來,孔子教學的人物一直都是延續這份遺言來做的。關於統治者也都是按照這份要領來統治國家,制定相關的法律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