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明朝建文帝是好皇帝嗎 鄭和建文帝有什麼聯繫

由 欽慶敏 發佈於 經典

新聞閣歷史事件欄目為您提供中國歷史、歷史故事、世界歷史、歷史人物、歷史圖片、考古發現、野史趣聞等一系列的歷史相關內容。

明朝建文帝是好皇帝嗎

自太祖朱元璋開國之後,明朝進入了一個政令較為嚴酷的時期。在明太祖薨逝之後,由建文帝朱允炆繼位,那麼在建文帝當政階段,明朝的政治、經濟狀況如何?在後世之人的眼中,建文帝是好皇帝嗎?

建文帝劇照

從百姓角度來看,建文帝算是一位好皇帝,他的好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明太祖時期政治層面管理比較嚴苛,可以説刑罰較重,宮刑等都不在話下。在建文帝登基為帝之後,對整個刑部、刑罰這塊有了很大的改善,建文帝朱允炆廢除了較為嚴苛的七十三條刑罰,使明朝所有受刑罰之人只有明太祖時期的三成。

其二明太祖時期苛捐雜税較多,特別是江南地區,税賦之重幾乎壓得當地人們喘不過氣。朱允炆登記後,立馬開始了税賦的改革,減少税種,減輕税賦比例,可以説為明朝的民生髮展提供了很好的機會。

但如果從朝廷官員和地主階級層面來看,在他們眼中建文帝可以説是昏聵、甚至是極其令人厭惡的、

其一朱允炆繼位之後,提出過削藩的想法,並且也付諸了實際行動。朱允炆的幾個叔叔們的勢力得到了大幅度的削減,唯獨到削減朱棣之時,建文帝遇到了有史以來的最大難題。

其二建文帝對佛教的發展實行了限制手段,對於僧侶們來説,建文帝的這種措施遭到佛教徒們的極大抵制。

建文帝廟號是什麼

特殊的時期產生了一位特殊的君主,這位特殊的君主又有了一個特殊的結局。這卻是真實存在於歷史之中的一件特殊案例,那便是建文帝的一生的真實寫照,建文帝在度過了短暫的一生後,被後世追封了什麼廟號呢?提到建文帝廟號,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建文帝的特殊性的真實反映。

建文帝劇照

首先要了解一下廟號這個名詞的定義,也就是什麼是廟號?

廟號形容的主體只能是皇帝,而且是死後的皇帝。簡單來説,廟號就是皇帝死後,被供奉於太廟之中的稱號,並不是所有的皇帝都會有廟號的,只有居功至偉、對整個國家發展做出重大貢獻者才能有廟號,這個廟號一般來説都是由後世繼位的皇帝下旨頒佈的。

建文帝由於在位只有短短四年,而後發生靖難戰役,朱棣打着清君側的名號明目張膽地謀朝篡位,併成功將建文帝趕下了皇帝之位。登基後的永樂帝朱棣,並沒有給他的侄子建文帝朱允炆頒佈任何廟號,非但沒有廟號,更是恨不得將所有建文帝曾經存在過的所有事實進行抹殺和篡改。永樂帝朱棣之所以這樣做,是有着必須這樣做的原因,首先朱棣的皇位並沒有得到明太祖或者建文帝的承認,朱棣為了讓四海皆臣服於他,就必須抹殺掉建文帝朱允炆的一切。其次,朱棣不願意揹負着謀朝篡位、謀殺侄子的罪名,於是他只有努力的纂改歷史,以求得心理上的安慰。

建文帝皇后生平簡介

建文帝皇后同樣姓馬,死於朱棣發動的“靖難之役”。建文帝的馬皇后名為恩惠。公元一三九六年,馬氏為朱允炆生下了長子朱文奎。同年十月份,馬氏被封為皇太孫妃。

馬皇后畫像

公元一四零二年,建文帝朱允炆的皇叔朱棣以“清君側”為名,率兵攻入南京。攻入南京之時,朱允炆已經下令放火火燒皇宮,之後建文帝下落不明,而建文帝皇后馬氏則自焚而死。因為馬皇后之死是在“靖難之變”中發生,正是這個特殊的背景,所以後世歷代史料中都很少提到馬皇后的事情。而有關馬皇后的事蹟是從《明史·后妃傳》、《諸王傳》及《罪惟錄》等書中的隻言片語中提煉出來,因此馬皇后的身影才一步步被揭開。

當時燕王朱棣進入南京之後,搜索宮殿三天三夜,目的就是要找到建文帝的屍體。宮人最終從灰燼中扒出一具屍體,這具屍體面目全非,連是男是女也分不清,就連朱棣本人也禁不住流下同情的淚水。然而這具屍體是真的是建文帝嗎?這具屍體的真實身份是建文帝皇后馬氏。在這場骨肉相殘的戰亂中,建文帝馬皇后成了明朝第一個殉國的皇后,而其他妃嬪不是被燕王殺死就是葬身火海,很少有人逃出宮。因此能夠在史冊記載的名列中只有皇后馬氏一人。


 

鄭和建文帝有什麼聯繫

在明朝時期,曾經有一場世界範圍內的航海拓展,主導人便是永樂帝的親信鄭和鄭三保,鄭和下西洋給明朝的外交事業帶來了巨大的改革,但在那時卻私下有人流傳説鄭和下西洋的目的主要是為了尋找建文帝,那麼鄭和建文帝又有什麼淵源呢呢?

鄭和

鄭和的身份是永樂帝朱棣的親信,如果鄭和真的帶有去尋找建文帝的任務,那麼發號施令者非永樂帝朱棣莫屬。那麼永樂帝為何要下一道這樣的命令呢?永樂帝朱棣因不滿太祖傳位於皇長孫朱允炆,外加上朱允炆上台不久便要削減藩王,於是朱棣帶兵謀反,在經歷了好幾番的相互較量後,朱棣終於取得了最後的勝利,攻進京師,成為第一任的皇帝。但是一場大火後,只剩下幾具燒焦的屍體,已經無法辨認出裏面是否有建文帝,永樂帝派出鄭和下西洋,應該是帶有一定的目的的,於是便有史學家猜測永樂帝因不確定建文帝是否還在世,於是派出鄭和下西洋去追捕建文帝。

但是也有人認為這種傳言其實是並不可信的,為何這樣的説呢?原因有以下兩點:

其一、在大火之中的屍體中雖然無法確定是否有建文帝,但是永樂帝也無法確定建文帝沿着海路逃跑了,既然無法確定那麼為何會派出鄭和下西洋呢?

其二、鄭和的最後一次下西洋之時,永樂帝早已駕崩,離開了這塵世間,所以如果鄭和真的有命令,在邏輯上似乎難以將人説服。

建文帝究竟是誰

建文帝是誰?建文帝就是明朝第二個皇帝朱允炆。朱允炆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孫子,太子朱標的次子。原來建文帝朱允炆有個長兄,但是不幸的是長兄英年早逝。其父的原配逝世之後,朱允炆的母親才得以扶正。之後朱允炆被明太祖視為嫡長孫。

建文帝畫像

一三九二年,皇太子朱標病逝,朱允炆被立為皇長孫。朱允炆自小就熟讀詩書,跟隨在身邊的文人志士也都是懷着理想主義的人物。性情同其父親一般温順,心胸大度,寬懷對人。朱元璋死後,朱允炆在南京即位,當時他只有二十一歲。而關於建文帝朱允炆的進一步詳細的情況已經沒有可信的資料。他在位時國內發展狀況也已經無從考證,因為建文帝時期的檔案已經全部被毀。

建文帝朱允炆有三位心腹,他們分別是黃子澄、齊泰與方孝孺。這三位儒家師傅傾心輔佐建文帝從政。黃子澄在當時備受尊敬,於明太祖在位時就已經擔任過數職,現在被朱允炆封為翰林學士。齊泰對經書大有研究,被建文帝封為兵部尚書並參與國政。方孝孺是有名的思想家與文學家,不像其他幾位那樣那麼早進入官場,大器晚成能夠形容他的一生。

建文帝朱允炆最後的結局是撲朔迷離的。燕王起兵叛亂,那時南京城內皇宮大院大火瀰漫,而幾具燒焦的屍體已經無法辨認,有太監説是皇帝,皇后等人的遺骸。但建文帝最後到底是生是死沒有人知道。以上便是關於建文帝是誰的大致概述。

建文帝墓位於何處

2008年,福建省寧德金貝小村發現了一座古墓,此古墓沒有建造的年代,沒有墓碑。福建省考古專家率隊對此進行考古調查。古墓的格局精緻豪華,很有皇家氣派,考古學家推測墓主人的身份不一般。他甚至提出這可能是建文帝墓。沒想到,這樣的猜想一出現,便有了將近一年的爭論。

建文帝畫像

整座古墓裏面已經空空如也,可見被盜的次數起碼在三次以上。為了能夠找到支持是“建文帝墓”的依據,他們還組成了建文帝墓的研究隊伍。專家鄭寬濤認為古墓上的火龍珠的雕刻是佛教中比較有標誌性的建築,很有可能象徵着朱允炆昇仙的意思。

後來馬渭源給當地的本報記者打電話稱建文帝墓找到了。記者詢問是否有相關文字或文物能夠證明事情的真實性,他説:“是的,你可以報道了。”當時幾乎所有人都認為這就是建文帝墓。後來,福建省文物局各個專家對古墓進行了一週時間的考察,最終得出的結論是:寧德上金貝古墓的墓主人是滄海珠禪師,並不是建文帝朱允炆。僅僅靠古墓造型就推測墓主的身份的確過於草率,若要確定墓主人的身份,必須要有準確的文字記載或文物才有足夠的説服力。這次的烏龍事件並不奇怪,全國還有其他五十多座古墓都曾被推測為建文帝墓。但是考古是一件非常嚴肅的科學活動,在沒有足夠證據的情況下是不能夠妄下定論的。因此,建文帝的下落始終依舊還是一件撲朔迷離的歷史懸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