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臨近一年一度的高考了,又想起每年高考結束之後,總會有親戚朋友來問,報考什麼專業好?什麼專業好找工作?
每當這時,我內心就會無比糾結!還有一些朋友,平時總是想着諸如這樣的問題:
我都30多歲了,還在做設計,現在做平面設計挺沒意思的,是個會PS的就敢説自己會設計,行業越來越亂了,前景也不明朗。但是呢,自己除了會做平面設計,其他也沒什麼一技之長,不知道到底要怎麼做才好?
轉換成咱們職場人的話,就是“乾點兒什麼工作最好?最好能一輩子蒸蒸日上的金飯碗”!
這個問題很難有一個完美答案,説到底,還是對自己的職業規劃想得不夠透徹,迷茫,不知未來何去何從。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看待自己的工作和行業,如何預瞻並把握自己的職業路徑呢?
深度思考這3個方面,為你的職業困惑破局指明方向。
一、用長遠眼光思考職業是否具備縱向深耕的價值不拘於一時一點,能夠用長遠的眼光,深度洞察所處行業的前景以及自己工作的可能性路徑。一個職業工種存在的意義,就在於它能創造價值,並滿足一定人羣的特定需求。
同樣的,一個行業之所以存在,也是因為它能創造某種獨特價值,並解決人們的某種需求。因此,只要人們的需求還繼續或者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依然會存在,那麼行業前景就沒有問題。
舉個反面案例,前一段時間某地取消了一個高速收費站,收費員面臨裁撤解聘,收費員大鬧:我收費收了這麼多年,只會收費不會幹別的。如果能稍加用長遠的眼光去思考一下,就會預測到高速收費員這樣的工種職業就是一個無法可持續深耕的職業,技術含量低、效率低,低端程式化工作,必然會被機器取代。
對於我們自身而言,唯一的問題就是,我們能否跟上行業前進的腳步持續創造人們所需要的價值,你創作的單位價值能否伴隨你年齡的增長而更大?
比如你現在做的平面設計工作,如果你從事了5年平面設計工作,但是卻跟公司裏剛來1年的應屆生的作品水平相仿,那麼你的確應該擔憂你的職業前景。
伴隨人工智能時代的帶來,很多低端平面設計工作已經開始由自動化程序取代,例如阿里巴巴推出的鹿班設計平台,就是通過人工智能技術,實現快速、批量、自動化的進行圖片設計,為企業大幅度節省設計人力成本。但是,鹿班系統無法生產出高端設計背後的創意思維,它所取代不了的點,就是你可以繼續深耕的點。
所以,一旦你能確定行業價值將會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至少10年——保持持續釋放,你就可以放心的在目前的職業崗位上繼續努力,但一定要深度努力,積蓄“穩定不可替代”的能力,即使從當前公司離職,很快也會有更好的公司去接納你,不必為找工作而犯愁。
二、保持冒險精神,及時把握職業橫向拓展的機遇做人做事需要避免極端保守與追求安逸的心態,時刻心存危機意識併為此儲備plan B,在危機來臨時能最短時間內做出從容應對。
幾乎任何一種職業,都有其近親職業存在,但是彼此的技能要求與創造的價值點雖有相通性,卻並不完全相同。這樣的職業之間存在互換可能性,比如一般性的平面設計與UI設計、品牌創意設計之間。
大概在2010年左右,二線城市的普通平面設計師月薪3000左右,其後幾年隨着移動互聯網的蓬勃發展,各類App數量爆發式增產,彼時一個新型職業崗位出現了,就是UI設計師,薪水過萬。
但是由於之前UI設計師需求剛出現時,很多平面設計人未曾重視,轉崗升級的機遇來臨時止步觀望,導致大部分人都沒有抓住機會。
經過幾年的超速發展,UI設計師崗位目前已經趨近飽和,各種UI培訓班速成設計師卻還在不斷湧入行業,高壓競爭的態勢之下,早有準備的UI設計師又開始往高端創意設計師轉型,而儲備不足的人只能向一般性做圖美工轉型。
三、積極追求立體發展,實現螺旋式職業價值遷移很多職業崗位,無論是否具備可持續深耕的可能性,或者是否更容易進行平級橫向轉崗,都還有另一種破局突圍的選項。那就是追求個人職業的立體化發展,向着全棧人才方向努力,通過不斷的進修學習,跨界發展,最終實現螺旋式職業價值的遷移。
舉個例子,一般的平面設計師崗位,專業的重心點在於構圖、色彩、版式等直觀的視覺表現層面。要想在心理層面深度影響受眾,就需要通過有創意的文案來實現。設計本身也是一種抽象的視覺語言,因此設計表達與文案表達之間存在遞進關係,優秀的平面設計師天然具備往創意文案方向發展的條件。
同理,創意文案人員如果整合系統性思維能力,就可以往綜合性品牌策劃人員發展。同樣的,品牌策劃人員通過強化落地實操能力,就可以向更高層級的營銷推廣方向升級。
這種立體化發展的機會不會平白出現,多數需要靠自身的主觀能動性驅使,積極學習研究。如果公司內部恰有這樣的機會,也要學會把握。
比如你是UI設計師,公司未來有轉型計劃,老闆問你是否對品牌設計感興趣,如果你因為懼怕改變或者惰性心理而草率回答不感興趣,那麼你可能就失去了一次向上求索的機會。當然,如果這是你深度思考之後做出的職業堅持,也就沒什麼關係了,這就是前面講的第一種思考路徑——縱向深耕。
我們再來總結一下,我們絕大多數人都難以有一份能幹一輩子的工作,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如何預瞻和規劃自己的職業路徑?3點思考,3條道路,只要做到位,條條通羅馬。
1、未來10年之內,需求是否存在?價值是否存在?有沒有可替代性?深耕的價值經驗能否累積增加?需求存在、崗位不可替代、從業價值能累積,職業就值得深耕發展。
2、在行業人才趨於飽和、縱向提升有限時,積極拓展B計劃,將現有職業技能就近轉化升級,當高價值低需求階段的職業機遇來臨時,及時把握。
3、立體發展,讓自身技能螺旋式遞進,擁有比未來對手更深厚的第二第三背景能力基礎,做好跨界發展的準備。
只要能做到以上3點中的任意一點,每當面臨職業危機或迷茫時,你都能有比別人更輕鬆的應對策略,而不至於不知所措。
(我是今日瞎説,十年職場人、非專業程序猿、心靈寫手,筆鋒婉轉、毒評犀利,歡迎點擊關注@今日瞎説查看更多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