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諫鄒穆公的故事 孟子的故事有哪些?

孟子諫鄒穆公的故事

《孟子諫鄒穆公》選自《孟子·梁惠王下》。穆公是鄒國的國君,因孟子是鄒國人,所以鄒穆公才找到他,開始了一下這段談話內容。

孟子的畫像

這段對話發生下鄒國和魯國交戰的背景下,鄒穆公説:“寡人的官吏死了三十三個人,而那些老百姓,卻沒有一個願意為了戰事而死的。我真想殺了他們,可是百姓又有那麼多人,殺也殺不完;不殺他們,我實在恨不過,他們都眼睜睜地看着他們的長官戰死卻不去救他們。我該怎麼辦才好?

孟子説:“這年頭,兵荒馬亂的,你的那些百姓,年老體弱的人死了,屍體都被丟棄在山溝裏;身強力壯的,到處逃亡,這樣的人好歹都有幾千人吧。大王你的倉庫裏藏滿了糧食,堆滿了金銀財寶,但是你的官員卻沒有一個人告訴你這樣的情況,這都是那些官吏殘害老百姓的結果啊。孔子的弟子曾子曾經説過:小心啊,你如何對待別人,同樣別人也會如何對待你。現在你的人民眼睜睜地看着他們的長官被殺而不去營救,這都是你的人民在報復他們。你還是不要再怪罪他們了。只要你從今以後開始施行仁政,你的人民自然會尊敬他們的官吏,再遇到這樣的事情,他們肯定會心甘情願為了官吏去犧牲了。”

這一段對話,和孟子見梁惠王一樣,他向鄒穆公闡述了推行仁政的必要性。強調了王道的重要性,主張德治,要求君王以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孟子的故事有哪些

孟子這個名字在中國久遠的歷史長河中具有着非同一般的意義,他最突出的影響就是其仁義善的思想,孟子是一代偉大的聖人,一生在他的身上發生過很多不平凡的故事,當然最先令我們想到的,也是我們最熟悉的故事就是“孟母三遷”,這也是對孟子後來成就有深遠意義的一個故事。

孟子畫像

孟母三遷是關於對孩子教育的一個故事,主要講述了孟母對孟子的學業的重視,為了教育好孟子,孟母三次搬家為孟子提供適合學習的生活環境的事情,並對孟子嚴格的要求。

另外,還有一些故事,如孟子受教,它的中心思想主要講的就是孟母教授孟子做人做事都要有最基本禮儀的故事,無論是對外人還是對自己家人都要講基本的禮儀;還有斷織喻學的故事典故,主要講得內容就是對自己的學業一定要持之以恆,做什麼事情都不能半途而廢的故事,這個斷織喻學的故事對孟子以後成為儒學大師有着重要的影響。

關於孟子的故事還有很多很多,殺豚不欺子,孟子少時誦等都是非常經典的故事典故,還有大家朗朗上口的成語故事如“始作俑者”,“一曝十寒”,“五十步笑百步”,這些故事都在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闡述了做人,做事的一些真理,是孟子的教育思想,也是孟子的切身言行,他都用一言一行來教育我們後人如何做人和做事才是正確的。

孟子的成就有哪些

孟子被尊稱為儒家的“亞聖”,是儒家學派中除了孔子之外最有成就的人,孟子作為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哲學家以及文學家,他一生的成就是多方面的。

孟子的成就很大

孟子首先將孔子的“仁者愛人”的思想升格為政治領域內的“仁政”思想,使得儒家在政治上也有了清晰的主張,不再單純的只是思想領域內的學術團體,而是將儒家學派及其弟子作為一個政治集團而存在,後來的讀書人為了科舉高中,讀書做官都要學習儒家經典,都是儒家的傳人,可以説儒家學派已經成為中國政壇上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

孟子的第二個成就就是他的民本思想,在兩千多年前的先秦時期,當人類社會還處於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度的階段,孟子就已經有了樸素的民本主義思想,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因為當時的社會就是弱肉強食,大國兼併小國,是強者稱霸的時期,人人都想着如何戰勝別人,奴役別人,並把這些當做是成就的標誌,根本就不會想着如何為百姓造福。所以孟子的思想在當時不被採納,但是隨着時間的推移,歷史漸漸證明了孟子的正確,所以後來統治者為了安撫人心,鞏固統治,紛紛推出各種舉措來減輕人們的負擔,唐太宗李世民曾經説過“君為水,民為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就是孟子民本思想的代表。

此外孟子還豐富了我們的語言範圍,他創造出很多成語和名言,至今還在被我們所用,成為我們日常使用的俗語。


關於孟子語錄的相關介紹

民為重,社稷次之,君為輕。這句話出自《孟子》的《盡心章句下》,是孟子的仁政、民本思想的核心。其後一直被人們廣為傳頌。孟子認為,君王和國家都是可以被更替的,但是唯一不變的,是人民。所以,對於封建統治階級來説,老百姓的地位,比國家和君主更為重要。他認為,國君當政,應該將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否則國家就不會強盛。

孟子畫像

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這句話出自《孟子·告子上》。是孟子對於義利觀的核心思想。他對於“義”和“利”假設了一個鮮明的衝突和矛盾,當兩者發生衝突時,應該把義放在首位。但是在這裏,孟子並沒有完全否定利的價值。只是把義的價值置於在利的上面。

仁者無敵。此話出自《孟子·梁惠王上》。同樣是孟子對於“王道”和“仁政”的核心辯論思想。孟子認為的“仁”,分成為三個方面,第一,是減輕刑罰。第二,是減輕賦税。第三,是鼓勵人民種田,發展農業。只有做到了這三點,人民才會甘心情願來歸附。而人民歸附了,國家的實力才會強大,才能做到真正的“無敵”。在孟子認為,想要在戰亂不聽的戰國時期稱雄,唯一的辦法,就是施行仁政。

不以規矩不成方圓。出自《孟子》的《離婁章句上》。這也是孟子對於“仁政”思想的一種闡述,是孟子“法先王”的一種理論。他認為,在推行仁政的時候,一定要制定相關的法律法規,讓人民根據着法律法規行事,這樣才能治理好國家。

關於孟子去齊的故事

在《孟子·公孫丑下》中,記載着如下一段對話。

孟子碑刻像

當時孟子離開齊國,半路上充虞就問他説:老師你看上去好像有些不愉快的樣子,我記得以前您曾跟我説過,君子不應該怨天尤人的。孟子説:當時和現在的情況不一樣。在華夏的歷史上,每過五百年就一定會有一個聖君出現,而且伴隨着他的出現,肯定還會有一個聲望很高的輔佐者。從周武王到現在,算算年頭也有差不多七百年了,這已經超過五百年了。按照這形勢來看,這聖人也差不多該出現了。只是上天還不想讓天下太平,如果上天讓天下太平,像現在這樣的形勢,那個聖人除了我還會有誰呢?我怎麼會不愉快呢?

這個故事,雖然短,但名言卻很多。如“此一時彼一時”、“捨我其誰”、“怨天尤人”等。這段話表現出孟子當時的心情是極其複雜的,既有告老還鄉之意,又有治理天下捨我其誰的雄心壯志。

當孟子的學生用孟子的名言來安慰孟子的時候,孟子很坦率地承認,事情是“此一時彼一時”,但是真正面臨事情的時候,抱怨的情緒又有誰可以理解呢?當孟子説道天下大勢的時候,也向學生解釋了自己不愉快的原因。當孟子與齊宣王對話的時候,齊宣王不肯實施孟子的哪一套“王天下”的理論,孟子一下子就變得怨天由人了。然後又説五百年出聖人的推論,如果沒有聖人出現,那就只能由自己來擔任這個聖人了。孟子對天下有着一種責任感和使命感,所以當他説出這句話的時候,是慷慨激憤的。

孟子的成語故事是什麼

孟子是春秋戰國時期的辯論高手,他常常用講故事的方式來闡述自己的觀點,所以讀《孟子》常常被裏面生動的故事,嚴謹的思維邏輯所折服,這也是《孟子》區別於《論語》的一個重要特徵,因為《論語》主要記錄的是孔子和門生之間的對話,文學性不強。所以孟子還被後人譽為中國第一位文學家、散文家。

孟子的成語

《孟子》一書文采斐然,言辭流暢,善於運用大段的排比、比喻等修辭手法,對後世的文學發展起到很大的借鑑作用。

有關孟子的成語非常多,他自己就有孟母三遷的典故,在他的文章中,他創造了生於安樂死於憂患、專心致志、緣木求魚、一曝十寒、夜以繼日、左右逢源、綽綽有餘、不言而喻、同流合污、揠苗助長、明察秋毫、出類拔萃、出爾反爾等等,簡直數不勝數,很多都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用到的,有的甚至成為我們平常生活中的俗語了,我們甚至都不覺察到這是個成語,可見孟子的語言功力的深厚,他簡直就是個語言學的大師,這些成語穿越了兩千多年,到今天依然非常實用,非常頑強,一點也不覺得艱澀難懂,這就是語言的魅力,也是孟子的貢獻。

孟子為豐富我們中國人的言語類型做出了巨大貢獻,這也是他超越孔子的地方,如果沒有這些成語的運用,那麼我們今天的語言絕不會這麼豐富,我們恐怕常常會為找不到合適的詞語來形容我們要描述的事物而着急,從這個角度上來説,我們要感謝孟子。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797 字。

轉載請註明: 孟子諫鄒穆公的故事 孟子的故事有哪些?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