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簡介 文天祥是個怎樣的人

新聞閣歷史事件欄目為您提供中國歷史、歷史故事、世界歷史、歷史人物、歷史圖片、考古發現、野史趣聞等一系列的歷史相關內容。

文天祥簡介

文天祥是中國古代著名的愛國英雄,字履善,自號文山,世稱文山先生。文天祥生前大義凜然,死後留名百世。文天祥到底為什麼備受尊敬呢,或許可以從文天祥簡介中找到答案。

文天祥畫像

文天祥生於江西廬陵,也就是今天的江西吉安縣,從小家境優渥,酷愛讀書,對縣裏的歷史名人歐陽修(諡號“文忠”)等人很是推崇。他對着歐陽修的畫像説:“如果我死後不能等得到“忠”的諡號,非男子漢也。”

公元1273年,長江告急,文天祥奉詔勤王,聯絡各地豪傑入衞京師。有人勸文天祥別自尋死路,説這麼一羣烏合之眾根本不是訓練有素的元軍的對手。文天祥回答説:“我自不量力,希望此舉能使忠義之事奮起,如果天下人都響應,那麼人多力量大,國家就有希望了。”接着,文天祥就變賣了家中產業充作軍資。

公元1278年臘月,文天祥被人出賣,被元朝將領張弘範抓住。張弘範見勸降不成,就派人押解文天祥至大都。文天祥在大都稽留三年,元世祖知道他不會屈服,就想釋放他。不巧的是,當時有人在南方起兵抗元,打的是文天祥的旗號,於是公元1282年年底,元世祖終於決定殺掉文天祥,並問他有何願望。文天祥回答:“願一死足矣。”次年1月9日,文天祥被處死,他的妻子手收屍時發現了他的遺書:“孔子説仁,孟子説義,只要做到忠義,也就算成仁了。讀聖賢之書,所學者何?自今起無愧了。”文天祥雖死,但他忠貞愛國的精神永遠留存。

文天祥是個怎樣的人

幾百年來,文天祥的抗元事蹟眾所周知,他在受命於危難之際,視死如歸的精神昭然於史書。那麼,文天祥是個怎樣的人呢?文天祥是南宋狀元,其才情自不必説,從後世流傳下來的詩歌也可看出文天祥這個狀元名符其實。

宋元兩軍交戰圖

不過,成為狀元的文天祥,仕途並不平坦,因為他不願對奸臣妥協。文天祥在朝中屬於主戰派,他多次上書理宗皇帝殺掉提議遷都的董宋臣,但得不到回應。後來,權臣賈似道以告病回鄉要挾皇帝,文天祥又起草制誥諷刺賈似道,因此被責令退休,時年三十七歲。文天祥的正直不阿雖然給他的仕途帶來羈絆,但是他並沒有因此而改變,其正直可見一斑。

實際上,文天祥不僅是一名正直的臣子,也是一位慈愛的父親。文天祥的後半生幾乎都在軍旅中度過,他的家小也隨軍轉戰南北。有一年,文天祥駐紮於麗江浦,當時軍中流行疫病,士兵死者數百,他的母親和獨子在這個時候一起病死了,文天祥心中的悲痛可想而知。被捕之後,文天祥在大都被關了三年,始終拒絕元朝的誘惑。元朝統治者為了逼他就範,將他的妻子和僅剩的倆女柳娘、環娘沒入宮中為奴,文天祥在給妹妹的信中説,“收柳女信,痛割腸胃,人誰沒有妻兒骨肉之情呢?但事已至此……奈何奈何!爹爹管不得。淚下哽咽哽咽。”為人父者,見女兒受難而無能為力,心中苦悶可想而知。但文天祥不願因家人而屈服,他死後連元世祖也頗為可惜,嘆道“好男子,不能為吾所用,殺之誠可惜哉”!

文天祥後人

對於歷史名人,人們往往對其後代比較感興趣,南宋文天祥為“宋末三傑”之一,是當之無愧的“歷史名人”,那麼文天祥後人的情況又是怎麼樣的呢?

文天祥塑像

文天祥是宋朝江西廬陵人,文姓在當地是大族,而文天祥自小家境優越,娶妻妾共三人,生有六個女兒和兩個兒子。與許多歷史名人不同的是,文天祥雖遭逢亂世,其子女際遇卻在史書上有比較明確的記載。文天祥先後育有兩子,一子早夭,另一子死於軍中瘟疫。《文天祥傳》記載,文天祥駐軍麗江浦使。軍中流行瘟疫,士兵死者數百,而“天祥惟一子,與其母皆死”。文天祥有六個女兒,其第四女監娘和第五女奉娘死於亂軍中,壽娘、定娘則在千里尋親的途中雙雙病死。剩下的兩個女兒一個叫柳娘,一個叫環娘,她倆後來的遭遇更令人惋惜。

話説文天祥被張弘範俘虜時,他的妻妾和兩個女兒也沒能逃過一劫,他的兩個妾室被捕後不久失蹤,而夫人歐陽氏和女兒則被沒入宮中為奴。在元政府勸降文天祥的同時,他的妻女也被當做了人質,元政府讓柳娘給文天祥寫信,意思是隻要歸降便可家人團聚。文天祥就義後,其二女被當做元朝公主的陪嫁侍女嫁了出去,之後的境遇如何,並不見史載。

文天祥臨行前,由於沒有在世的兒子,因此它的弟弟將一個兒子文升過繼給文天祥做兒子,今廣東等地都有文氏後人存在,據毛澤東的表弟文強自述,湖南湘潭文氏即是文天祥的後人。


 

文天祥字

古人稱謂繁多,光父母取的名字和官家給的封號、諡號就夠多的了,偏偏古人還愛給自己改改名、字,取個“號”什麼的,所以導致幾百年後的現代人有點犯暈。如南宋名臣文天祥,字履善,生前被朝廷封為信國公,死後被後世追諡為“忠烈”,所以有時也被稱為“文履善”“文信國公”“文忠烈公”。

文天祥

後來,文天祥又給自己取了“號”,先是“文山”,後來大概仰慕到家的清靜無為,又取了個“浮沐道人”。説到這裏,現代人一定覺得文天祥的名稱已經不能再多了。事實上,文天祥還有一個“字”叫“宋瑞”,這“宋瑞”二字大有來頭,既不是父母取的,也不是自己加的,其來歷頗有故事性。

文天祥少有才名,21歲就進京趕考。不巧的是,在殿試前文天祥生病了,只好帶病參考,如果一直病着,可能會名落孫山也説不定。可是,也許是老天幫忙,進考場的時候眾多考生一擁而入,夾在中間的文天祥被擠出了一身汗,居然身體舒服了,頭腦也清醒了。於是,滿腹才學的文天祥草稿也沒打,就洋洋灑灑寫了一萬多字,而正是這一萬多次的文章讓文天祥走入仕途,名垂史冊。

按照宋朝的常規,殿試排名由皇帝親自拍板。當時的南宋皇帝是宋理宗趙貴和,此人出身於民間,在即位之初還有點抱負,沒幾年就寵幸阿諛奉承的賈似道,成了南宋有名的昏君。昏君歸昏君,眼光還是有一點的,當宋理宗看到文天祥的試卷時,眼前一亮,立即就欽點文天祥為金科狀元。接着,宋理宗拆開“糊名”的試卷,看到考生的大名是“文天祥”,覺得很吉利,更加喜出望外,他對在場的學者王應麟説道:“此天之祥,宋之瑞也!”於是,文天祥改字“宋瑞”,文天祥字宋瑞,就是這樣來的。

文天祥的詩

文天祥是南宋末年著名的抗元英雄,同時也是一位著名的愛國詩人。文天祥的詩受當時環境的影響,充滿了家國之悲,人生之恨。

文天祥畫像

文天祥的詩歌內容既充滿了英雄壯志,也飽含家國之悲。如文天祥《和中齋韻》詩云:功業飄零五丈原,如今侷促傍誰轅?俯眉北去明妃淚,啼血南飛望帝魂。骨肉凋殘唯我在,形容變盡只聲存。江流千古英雄恨,蘭作行舟柳作樊。此詩共八句,充滿了對“功業飄零”和“骨肉凋殘”的傷感之情,作者的“英雄之恨”藏於字裏行間,乃作者的“啼血”之作。

文天祥後半生主要活動就是抗元救國,在盡忠保國的同時不免疏於對家人的照顧,對此文天祥頗感自責。“堂上太夫人,鬢髮今猶玄”“家山時入夢,妻子亦關情”“牀前兩小女,各在天一涯。所愧為人父,風物常年悲”,這一句句詩飽含了文天祥對老母親、妻子以及兒女的牽掛與愧疚,正所謂男兒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傷心處,不知為了救國而家破人亡的文天祥,是否曾經因為家人落下男兒之淚?

説到文天祥的詩,就不得不提到《過零丁洋》和《正氣歌》,前者作於文天祥被俘押送途中,後者作於文天祥在燕京羈押期間。如今,詩中“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和“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行”之句已成警句名言,而文天祥的愛國精神和他的詩一樣,歷數百年而不衰。

文天祥抗元

中國的歷史上曾有過無數的愛國英雄人物,他們威武不屈的氣節和精忠報國的英雄事蹟千古流傳,文天祥抗元就是這其中的代表。

文天祥朝服像

文天祥是我國南宋末年的文官,系金科狀元出身,文天祥成為欽點的狀元之後,被授予官職,當時有一個叫董宋臣的官員見元軍步步逼近,竟建議皇帝遷都自保。文天祥深知此時遷都弊大於利,便彈劾董宋臣。當時的皇帝是宋理宗,而董宋臣是其寵臣,所以文天祥的奏章遞上去之後如石沉大海,竟得不到迴音。

公元1268年,元軍集中兵力進攻襄陽,當權的賈似道卻不發兵救援,也不上奏給皇帝知道,致使襄陽被困三年,守將呂文德在彈盡糧絕的情況下開城降元。從此,南宋門户洞開,元軍得以長驅直入,南宋滅亡只是時間問題了。

公元1274年,樊城破,文天祥被任命為贛州地區的知州,次年應詔勤王,自此開始舉義師抗元。同年,文天祥入衞京師,任平江府知府,這時的元軍已經盡在眼前了。文天祥辭別天子,率軍苦戰東南,當權者陳宜中等招文天祥退守餘杭。次年,文天祥任臨安知府,未幾宋廷降元,以文天祥為右丞相出使元營。談判期間,文天祥與元丞相伯顏發生爭論,氣急敗壞的伯顏扣留了文天祥,並欲押往大都,幸得義士相助才逃脱。脱身後的文天祥收拾殘兵,繼續在廣東一帶抗擊元軍,以圖光復。不久,文天祥被俘,被押送到大都,最終不屈而死。文天祥雖死,但他英勇抗元的故事卻一代一代地流傳了下來。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4147 字。

轉載請註明: 文天祥簡介 文天祥是個怎樣的人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