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昌平城區西北50多公里處,有一處佔地120多平方公里的景區——明十三陵。
這裏埋葬了明代13位帝王和23位皇后,是外地遊客到北京必去的景點之一。
明朝的建立,結束了元朝蒙古族對中原的統治,帝王的喪葬禮制也由元蒙習俗不建陵寢的“潛埋”方式,重新恢復為中原沿襲數千年之久的山陵墓葬形式。
明代從開國皇帝算起,到最後一位,一共有16位皇帝。除了因特殊情況未能葬於十三陵的,其他皇帝都長眠於此。
那麼沒有葬在此處的三位皇帝現在又在哪裏呢?
明十三陵的選址
明十三陵的陵區位於燕山山脈西部,其西北方向20公里,便是被人稱為北京城"北門鎖鑰"的居庸關,再往北,使是著名的八達嶺長城了。
眾所周知,明王朝是打敗元統治者而建立的朝代,長城之外就是它的北方國境防線,在明代,沿着萬里長城,從東到西,一共設立了9個邊防重鎮,以防止外族的入侵,歷史上稱做"九邊"。由此可以看出,十三陵是一個典型的"邊塞陵區"。
明十三陵會選擇在這裏建造,除了山環水繞的風水格局之外,也有其特定的歷史原因。
十三陵中最早開始營造的是明朝第三位皇帝明成祖朱棣及其皇后的合葬陵,長陵。
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個兒子,明洪武三年被封為燕王,鎮守北平。建文四年,他以“靖難”為名,率軍攻入南京,從惠帝朱允炆手中奪取了皇位。
永樂五年,朱棣的皇后病故,陵寢的建造便被提上了日程表。按理説,朱棣在南京奪取政權並即位,陵寢也應該選在南京的附近才是。然而他卻於次年上半年派遣禮部尚書遠赴北京選址。
朱棣在這時可能已經形成了遷都北京的設想。朱棣遷都北京並非一時興起,而是由政治和軍事兩方面的考慮。
從軍事方面來説,明朝建立之後,蒙古族的殘餘勢力雖然已經被明軍擊退到漠北地區,但整體仍具有不可小視的軍事實力。且蒙古族殘餘不時地南下侵擾,嚴重影響了明朝北部地區的安定。為了有效抵禦蒙古族的南侵,都城的位置應該處於中原地區。而南京城卻是偏處江左,很難控制西北長城沿線的軍事形勢。
再從政治方面來看,“得罪天地祖宗”的不安心理一直隱隱壓迫着朱棣,使他在南京城裏待的不怎麼舒坦。政治和軍事兩座大山壓在頭上,遷都,勢在必行。
北京是朱棣做燕王時的封地,又是遼、金、元三朝的古都,在地理上“左環滄海,右擁太行,內跨中原,外控朔漠”,是建都的好地方。
如果遷都此處,不僅可以有效控制中原地區,而且都城離邊關很近,一旦有什麼軍事消息,無論是傳信、防禦還是出擊都比較方便。
是誰沒有葬進十三陵?
文章開頭提到過,在朱棣遷都北京之前,明朝是定都南京的。因此,朱棣之前的兩位皇帝都葬在別處。
除了朱棣之前的兩位皇帝,另一位沒有葬在十三陵的是明朝第七位皇帝朱祁鈺,朱祁鈺被害死之後,英宗不承認他是皇帝,因此也沒有葬在十三陵中,而是以王禮葬於北京西郊的金山。成化年間憲宗為他恢復了帝號,王墳因此改為帝陵,時稱景皇帝陵寢。
從明太祖的孝陵,到明成祖定下的長陵,再到借錢修繕的德陵,最後收結於崇禎帝的思陵,明朝由波瀾壯闊的盛景到悽風苦雨的末路從十三陵中便可窺得一角。看一眼山環水繞的十三陵,再聯想到崇禎帝自縊的樹枝,其中風雲變幻令人不禁唏噓。
這些事情歷史書絕對不會告訴你,因為歷史書上只會告訴你重大莊嚴事件的原因和意義,雖然這件事情並不像那些大事件一樣對社會或者人類有巨大的意義,但是它很有趣。
而有一本關於明朝的歷史讀物,上面就記載了許許多多的有趣的歷史,那就是《明朝那些事兒》,我曾一口氣讀完了第一本,然後就淪陷了,第二本、第三本..全部讀完,才覺得酣暢淋漓,神清氣爽。
《明朝那些事兒》真的給了我很大的幫助,讓我發現了歷史的有趣之處,讓我真正的喜歡上了歷史,讓我知道了怎樣去學歷史。
《明朝那些事兒》在當年,乃至現在,都是需要學習歷史的人還有對歷史感興趣的人不得不讀的一本歷史通俗讀物。用幽默的方式去解讀原本枯燥的歷史,人們在笑聲中,就不知不覺完成了對明代300年曆史的廣泛認知。
明王朝作為封建時期的最後一個漢人王朝,給後世的人們留下的印象無過於:集權與保守,殘酷與無道。可在明朝那些事當中我們以一種更為新鮮與寫實的角度才發現,予以後世荒唐殘暴的明朝形象,實則鮮活亮麗、耐人尋味。
是《明朝那些事兒》讓一羣羣在歷史和畫冊上的帝王將相走進了普通百姓的凡俗生活。
有明朝開國大將徐達,常遇春有改革家張居正,這個明朝最偉大的政治家有褒貶不一的袁崇煥,
獨自仗劍走天下的徐霞客, 放棄錦繡前途嚐盡人間草藥的李時珍,鬱郁不得志的唐伯虎。
這部“通俗版的明朝通史”,才是真正老百姓們應該看的歷史書,它幽默風趣,滿滿的大白話,相信看過以後,你一定會對大明王朝有着全新的瞭解。
如果你對歷史也有興趣,也想一起去領略大明王朝的風采面目,不妨可以試試閲讀這套書,從這套書中,你可以領略一個全新的大明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