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每個中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武俠夢,尤其是看到電視劇中武藝高強還能飛來飛去的大俠,更是羨慕不已,這種可以飛檐走壁的能力,我們把它叫做輕功。
比如像《天龍八部》裏段譽的身手可不是蓋的,他的\"凌波微步\"讓所有人為之震撼,彷彿是一張隨風飄動的花瓣,無人可與之媲美。
其實,輕功不單單隻出現在電視劇和武俠小説當中,在古代的歷史上也能找到輕功的身影,不過古代的輕功沒有影視劇那麼誇張,不可能吸足真氣讓自己如同一張紙立在湖面,也不能\"騰雲駕霧\"想飛哪就飛哪。
古代的輕功主要還是立足於人體的基本構造,儘可能地突破人類極限,還是比較務實的。在《北史》中曾有記載,説是一個寺廟的番繩斷了,這時,就有一個人突然從地上騰空而起飛到寺頂,把繩子繫好,再一躍而下,用手掌着地下蹲在地上。據説,這個人被稱為\"肉飛仙\",而他\"咻咻咻\"的那一連串動作,就是世人常唸叨的輕功。
我們都知道輕功有很多特點,比如説可以快速地奔跑,正常人跑100米需要花12秒,但是擅輕功者可能只需5-6秒;還有彈跳力極強,隨隨便便就能\"上天入地\"。
還可以飛快地躲閃,古代江湖門派很多,經常為了爭奪地位而引發很多大戰,攻擊是一回事,如果沒有躲閃的高超本領,分分鐘就會被人打趴。
根據史料記載,古代很多江湖人士都擅長輕功,可是為什麼到了現在卻沒有擅輕功者了呢?為什麼這門功夫現代一點跡象都尋不到了呢?
根據史料記載,清朝的軍機處大臣鹿傳霖最小的兒子想要學習騎馬,於是請來一名大師教他,有一天,在教授過程中,小兒子在馬上練得好好的,那匹馬突然不聽使喚,瘋了一般地衝出去。
大師見此立馬奮起直追,縱身穿梭於叢林之間,輕輕地跳到馬上,抓起小公子的肩將其從馬上拉下,然後抱着小公子又縱身飛到地上,全程就如同蜻蜓點水一般,不留一點痕跡,圍觀的人紛紛説精彩至極,掌聲如雷貫耳。
因此,輕功真的是一門功夫,同時它也是中國傳統武術的重要組成部分,世世代代被推崇,古人家中的男娃除了從文去考科舉,就是去某個寺中學武。
其實想想都知道,這疾如閃電快如風的輕功豈是一朝一夕便能練成的,不過想練成也不是不可能,就是要花時間、花精力、磨耐性,要十年如一日的艱苦訓練。
此外,練習輕功遠遠沒有大多數人眼中看見的那麼好玩,多數情況下是枯燥無味的,因為一個動作可能需要重複上千遍才能讓身體的肌肉記住。而且,練習輕功需要的工具和設備也很簡單,無非就是跳台、木樁、鐵鞋之類的,但是功法還是比較繁瑣的。
雖然練就輕功確實能讓人的身體變得更加輕盈且迅猛,然而它並不是像武俠小説寫的那般,可以使人的體重變得非常輕,在水面上飄來飄去或者直接飄在空中,這是違背科學常理的。
此外,想要練成輕功,不單單需要有一定的天賦,還需要有良好的身體基礎。首先,身體上有先天性疾病的不行,或是身體一直不好、經常有個小病小災的,也不能練輕功。
其次是,肥胖者不能練,因為運個氣都很困難,再者,輕功是需要從小練起的,也就是我們常説的童子功,有了小時候奠定的基礎,堅持學下去才會有成就。
有專家針對這個問題曾解釋過,因為古人生活娛樂的方式沒有現代人多,他們通常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平時在家種田幹活,年復一年,他們也會覺得很枯燥,所以在勞動之餘,他們也會培養一些興趣愛好。
比如有些古人就會每天花固定的時間練習輕功,而且能夠一年如一日地堅持下來。其實,古人的生活質量並不高,大多數人是徘徊在温飽線附近,如果糧食收成不好,上交完地主,自己就沒剩多少吃的了。
雖然有的時候就吃不飽,不過輕功可以讓他們強身健體,從一定程度上上,輕功可以幫他們抵禦飢餓的感覺。
反之,現代人的生活方式多種多樣,首先,温飽問題早就解決了,一般的年輕人,除了每天朝九晚五的工作,就是和朋友去聚餐喝酒,或是參加一些娛樂項目活動,有的連睡覺時間都沒有,生活節奏十分快,所以大部分人根本沒有時間練習輕功這種需要耐心的項目。
其實,現代人對輕功也談不上多喜歡,主要原因還是覺得理想與現實的差距太大了,影視劇裏的輕功可以凌波漫步、飛檐走壁,但現實中的輕功卻並沒有那麼誇張,雖然也可以縱身飛來跳去,但是卻需要好幾年的苦練與修行,還需要堅強的意志力。
有些人覺得自己能做到就去嘗試,結果發現堅持了一年半載還是沒什麼結果,就毅然決然選擇放棄,所以就越來越少人去練輕功。
總之,練習輕功不僅門檻高,還很艱辛,在如今的快餐時代,很少人願意忍受本就沒必要的折磨去學習輕功,尤其是當代學生,連讀書和寫作業都叫苦連天了,怎麼會從小願意去學習輕功呢?
文章作者:大慧
整篇圖文由大咖説史工作室團隊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