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起談心(8)| 考試前,父母做好這件事,孩子不再“上場昏”

“距離高考還有幾十天的時間,父母對我的期望讓我喘不過氣來。”“我特別害怕高考,害怕考不上本科對不住父母,以至於我每天渾渾噩噩,不知道該幹嘛。”“經常因為一點點意見不合,就對家人大發脾氣,還摔東西。我自己也很自責。”對每個人來説,中考、高考是人生中的一個重大的事件。今年的一場疫情,孩子被迫在家上網課,中高考也都延期了。網課效果、延期後果、高考結果的不確定不可測,讓孩子和家長都有了同樣的失控感。隨着考試時間的臨近,家長們的心情也更加緊張和焦慮。

其實臨近考試,孩子們壓力山大,他們對自身存在的拖延、不能自控本來就很內疚,父母再一指責,孩子準炸。有些孩子,一到考試,表現就會比平時狀態差,成績也老是難達到自己正常水準。這種情況令人非常沮喪和苦惱,也容易讓人產生自我懷疑。這就是考試焦慮導致的。這些孩子有的是長期存在考試焦慮,遇到重大考試,焦慮還會加重,還有的是臨近中高考才出現的。他們都有個共同的特點:特別擔心考試考不好,結果越焦慮越考不好,形成了惡性循環。

還有些容易情緒敏感的孩子,臨考前常常會因為一點小事情緒大起伏,情緒好的時候,成績很好,情緒不佳,成績則很不理想。有時,孩子也會把憤怒指向家長或者發泄到物品上,是對自己的一種保護。其實,他們的內心都是自責和掙扎的,他們對自己也很憤怒,他們發脾氣是因為不喜歡那樣的自己。然而,最令家長擔心和頭痛的,是自控力不足的孩子。因為他們會把大量的時間花在網絡遊戲、動漫、刷劇、看抖音。但家長們的説教,孩子可以不理;發火,他可能比你還兇;沒收電子產品,輕者鬧情緒,重者罷學。在這場鬥爭中,家長們感到非常疲憊和苦惱。

有時,問題並不都在孩子身上。我的諮詢室裏常出現這樣的一幕:

媽媽對孩子説:“都是媽媽不好,媽媽改!”

孩子捂住耳朵,大聲叫着:“你別再説了!我討厭你!”那一刻,我彷彿聽到了孩子內心的吶喊:“我再也受不了了!”

很多家長嘴上説:“我們對你沒啥要求,你放手去考。”臉上則寫滿了期待。孩子其實是感覺得到,家長隱忍付出的背後,其實是一種被動攻擊和索要,家長在要與自己的付出等同的回報。這就是為什麼孩子會“受不了”。

有人説,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鏡子。所以臨考前,家長更應該先 管好自己情緒,做孩子堅強後盾。曾有家長告訴我,“我心態很好,從不給孩子施壓。”其實,只是家長沒能覺察到自己的焦慮。父母的焦慮是會傳遞給孩子的。所以,我們需要做的是:覺察自己的焦慮,允許自己焦慮,及時調節好自己的情緒。我們可以做一個港灣,讓孩子們在這裏安穩地停靠、休憩、修整,然後情緒飽滿地迎戰。在中高考前的這段時間,孩子的成績基本定型,心態放鬆的孩子才有可能發揮比較好。而孩子心態放鬆的前提是父母的心態放鬆。而父母的心態,一定程度來自於對孩子的期待程度。所以家長需要尊重和信任孩子,平等地討論志願和專業的選擇,才能把和孩子的對抗與相互控制降到最低。另外,家長也要尊重孩子的學習節奏,給孩子空間,不打擾孩子,當他們有情緒的時候,也不要着急和評判,靜靜地傾聽和陪伴就好。都説條條道路通羅馬,孩子和家長都要相信自己,考試只是人生中的小小經歷,無論結果如何,你都在成長,生活也一定會給你最好的饋贈。(張文萱 武志紅上海工作室 心理諮詢師)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319 字。

轉載請註明: “疫”起談心(8)| 考試前,父母做好這件事,孩子不再“上場昏”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