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沉靜努力的南審姑娘,跨考北大研究生,通關ACCA
戴盛贇,2016級審計學(ACCA方向)專業畢業生,考取北京大學法律碩士(非法學)研究生;
成績優異,通關ACCA,取得準會員資格;
英語四級666分,六級640分;
曾獲專業獎學金二等獎、綜合獎學金二等獎、ACCA優秀學生獎學金等
她説:“我並沒有很多金光閃閃的履歷,但是大學四年也並不一定需要用這些來定義優秀,拼過了,熬過了,戰勝過自己了,就是優秀的。如果沒有考上北大,也許不會有人關注我,但,結果本身的價值並不最大,過程才更重要。”
“努力是我對抗不確定性的唯一武器”
大二時,戴盛贇就堅定了選擇北大法碩的決心,“一方面是因為挺喜歡北京的,另一方面,感覺這會是一段很特別的人生體驗。”
儘管身邊有優秀的同學進了四大,或是出國深造,但她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也清楚地認識到自己的興趣所在,並且對選擇堅定不移。
“之前看過五四運動時期的一些文學作品,我被那些作品字裏行間流露出的家國情懷深深感動,所以選擇法碩讀研。這既有理想主義的召喚,也有現實中的追尋,既有個人更多的可能性,也有社會責任感的承擔。”
考研期間,戴盛贇的壓力一度非常大,情緒不太好。她不定期寫一些手記,提醒自己考研的初心,或是對這階段學習的總結,又或是對自己的鼓勵。“這就像是與自己對話的過程,很坦誠地寫下得與失,應該算是我最有效的解壓方法了。”
12月份正值壓力最大時,身心都已極其疲憊,“有一天我看着《孟子》中這一篇,激勵了自己,然後咬咬牙繼續投入學習。”在這段回憶中,辛酸中又透股倔強和不服輸的勇氣。
考研生活很艱苦,戴盛贇從九月開始,6:00起牀,7:00正式學習,中午吃飯、休息2個小時,晚上洗澡和吃晚飯1個小時,12:00就寢。
她説一開始,並不十分確定當下的努力必然就會帶來好結果,考研生活也並非雲淡風輕的,焦慮、失眠甚至痛哭流涕都有過。“而那個時候,努力是我唯一可以對抗不確定性的武器。我覺得不能停滯下來,而要堅持唯一能夠做到的事情,至於結果,我也強求不得。除了努力,我左右不了其他東西,那就只能再謙卑一點,再刻苦一點,再用心一點。”
她回憶自己高三拓展訓練時,有個攀巖項目,她個子不高,爬到一半有一個抓手夠不着,只能跳起來去抓住。跳起來就意味着要騰空,會沒有支撐的地方,也會有抓不到的風險,但不跳就只能停在原地。“到考研前一天晚上我就在想,都已經爬到這裏了,該放手跳一次了。”
北大這個目標是很有挑戰性的,需要剝離自己的安全感,不僅需要毅力和耐力,還需要敢於豁出去的態度和最後的爆發力,所幸,她做到了。
關於考研的一些經驗,戴盛贇想要和大家分享。
英語:
英語學科最後的得分取決於兩個部分:基礎能力和應試技巧。
基礎能力方面,我認為可以概括為詞彙量和語法。單就閲讀而言,我三月份剛上手時連讀懂句子都略覺吃力,主要就是因為詞彙不熟悉,以及長難句拆分技巧欠缺。
針對這兩個問題,一方面我堅持用墨墨記單詞背誦打卡,另一方面我係統地複習了語法知識,其中就包括各類從句的拆分,除此之外,我還閲讀了一些外刊來提升語感,一個月左右就能感覺到閲讀能力的提升。因此,單詞和語法是基本功,不論是用紅寶書背,還是用單詞軟件背,不管是看語法書,還是看語法網課,形式不重要,但二者皆不可偏廢,切要牢固基礎。課外的閲讀根據自身情況選擇便可,但千萬不要過分倚重,時間不足完全捨棄也沒有任何問題。
關於應試技巧,閲讀方面可以看唐遲老師的閲讀邏輯課,我就是因為沒怎麼認真看,所以閲讀扣了很多分。
翻譯方面我看了宋逸軒老師的網課,個人很喜歡這位老師的課堂節奏,並且她會教你如何在時間不足、單詞不認識的情況下儘可能多得分。新題型我也看了劉曉豔老師的網課,她自有一套做題方法,甚至無需全文閲讀便能得出答案。
作文方面,其實周兆鑫老師並不像其他名師那樣一呼百應,但個人覺得他的方法很值得學習。他推崇用句子串起作文的架構,小作文是八句作文法,而大作文是十二句作文法。
專業課:
網課:
民法:楊爍
刑法:陳永生(基礎)+于越
憲法/法理學:馬峯
法制史:龔成思
教材:
《考試分析》
《刑法分則深度解讀》(文運法碩)
《法律法規彙編》(文運法碩)
《歷年真題》
《衝刺五套卷》
具體操作:
1、巧用資源
除去網課和機構講義,這些老師後期都會在微博上解答問題,更新一些歸納總結,尤其是龔成思老師的公眾號,會將不同朝代的相似制度打成表格加以類比,強烈推薦反覆記誦。楊爍和于越兩位老師十月份開始會有直播帶背,我去年並沒有看衝刺相關的網課,便跟了楊的直播,大概一個月,每天1小時左右不僅有背誦內容,還會講解一些相關的法考知識,對於水平的拔高大有裨益,如果有時間可以嘗試。
2、重視法律法規
備考期間,我最常用到的除了分析,便是《法律法規彙編》這本書。
除了刑法分則過於龐雜的法條,其餘部分強烈建議經常閲讀。第一,現在的法碩考試多了許多看似“超綱”的知識點,但事實上這便是相關的司法解釋中的內容,像2020年法碩專業基礎課考試的最後一道民法主觀題,在租賃部分相關法條和司法解釋中便有答案。第二,我並無法考基礎,很多不甚熟悉的知識點都是通過反覆看法條來捋清來龍去脈,相當於構建宏觀架構。第三,法條分析題中有些亟待解釋的詞條這本書中都有。第四,在憲法部分,這本書將相關法律的原文全部列出,譬如《憲法》《立法法》《選舉法》,這些法條既可以幫助我們搞清楚程序,也可以直接用法條原文來回答主觀題。
3、踏實背誦
背誦是法碩考試無法繞開的大山。我從去年7月開始分析的背誦,暑假結束民法背誦了兩遍,法理學背誦了兩遍,刑法分則背誦了一遍(背的是《刑法分則深度解讀》)。雖然暑假期間背誦常常偷懶,不求甚解且十分粗糙,背完甚至覺得彷彿沒背,但畢竟心理上給了自己一些安慰,不至於後期過分焦慮。
主觀題背誦的質量上,儘量做到與分析內容、表述相一致。一方面出於得分的考慮——相似度越高,得分越高。另一方面,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沒有一定背誦遍數的積累,很難真正做到知識相互關聯;且法碩考試考察日益精細,差之毫釐,謬以千里,至少在理解的基礎上,儘可能多背誦幾遍,自己心裏也更為安心和篤定。
通關ACCA,意志力大考驗
戴盛贇説:“很幸運能加入到國審(1)班,加入到ACCA專業。老師認真負責,同學熱忱、友善,學習氛圍非常濃厚,這種活力很大程度上感染了我。專業的課程內容也非常豐富,同學會一起開辦公司,P5課上也會有辯論,是很温暖的體驗。”
“南審在ACCA考試中脱穎而出的強手真的不勝枚舉,我充其量只是一個不那麼怠惰的資質平平的人,第一次考P階段同時報了SBL和SBR,其中SBL掛了,但失敗也是很有價值的。”她靜下心總結,自己沒有重視真題,只是一味地背誦知識點,第二次就吸取教訓,從真題着手,發現SBL的知識是很靈活的,不應該僵硬地記誦。
她也非常慶幸這一次失敗,抓住了能力中的漏洞,也為後續的學習提供了寶貴的財富。
p階段四門,難度上升,戴盛贇的分數卻是遞增的,AFM達到了80分。關於備考AFM,一方面她注重突破重難點,會單獨抽一個下午針對一個比較難的知識點反覆練習,把所有相關題目都找出來,全部做完後總結規律;另一方面是反覆刷真題,並且要分門別類地刷,要明確每一次刷題想要達到的目標,比如這次刷是為了練習答案結構,下次刷是要確保正確率,這樣才比較有針對性。
第一次考完ACCA以後的天空
備考ACCA遇上假期時,戴盛贇總會去圖書館或者咖啡館,一去就待一天,“剛開始會抱怨沒有休息的時間,但習慣了就漸漸體會到了學習帶給我的充實和滿足感”。
説來也巧,有一次在咖啡館遇到一個姐姐,“一抬眼發現我們都在刷Mike老師的網課,原來她也在學ACCA,就加了微信聊了起來。她已經是公司的高層了,活得很恣意,我經常看到她在朋友圈發自己跑步的里程圖,還看到她和朋友去貝加爾湖的照片,其實她的孩子也快上高中了,但整個人還是充滿生命能量的狀態,這也深深觸動到了我。”
“學ACCA幫助我克服了懶散和怠惰,抓住時間來充實自己,回頭看來這也是有效觀察自己如何學習的一段經歷。”
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學習方法和學習模式,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我經常會花集中的時間處理一門;關於背書,我比較喜歡滾動式記憶;還有在複習的過程中我很容易鑽牛角尖,偏離考點,忽略考試考察的方式,所以我會先看真題,提醒自己不要走偏了”。
戴盛贇説自己有時候會用勤奮來麻痹自己,有時候複習起來又漫無目的。“發現這一點後我也會時不時提醒一下自己,調動積極性,科學分配自己的精力。”
ACCA課業壓力比較大,比如大三上學期一個月內要準備三門期末考兩門ACCA全球統考,對於個人意志也是一種錘鍊,“如果沒有ACCA學習的鋪墊,考研的過程我也很難熬過來。”
聽音樂,看書,寫字,做個安安靜靜的“宅女”
戴盛贇性格有點內向,連愛好也是安安靜靜的。她喜歡聽歌和看書,有時也會畫畫或者寫寫字。
她喜歡聽歌,2019年考研期間,歌曲陪伴着度過了許多時光。
她也喜歡讀書,“讀書是讓我平靜下來的過程,每一個階段,不同的文字會讓我有不一樣的體會,書裏的人或是在表達自己一直困惑的問題,又或是在演繹自己的感受。比起增長見識,我更覺得讀書是讓我挖掘自我,向內審視的過程”。
考研成績出來以後,一下子接受很多褒獎,戴盛贇説自己有點惶恐,因為她依然覺得“幸運大過努力,教訓多過經驗,過程的價值多於結果本身。”
她覺得,大學四年是一段很寶貴的認知自我的時間,經歷左右互搏式的自相矛盾和自我和解,會更加看清自己的渴求,承認自己的卑怯,珍視自己的價值。
“這個時代有層出不窮的評判標準來定義和取捨,很容易讓人被裹挾着越走越快,不知道自己應該處在什麼位置。有的時候還沒有想清楚自己想要什麼樣的生活就已經接近終點了。真誠地面對自己,不要太去在意外界的聲音,希望每一次成功和失敗都能酣暢淋漓。”
她有許多感謝想説。“謝謝給我提供過幫助的學長姐,尤其是柏開傑學長,不厭其煩地解答我的問題,不勝感激;感謝大學的摯友楊帆、馮啓航、謝至倫、張羚、朱雯瑛、蔡依依、李文軒以及所有相處過的同學朋友;感謝郭丹老師、輔導員黃健老師、王傳偉老師以及所有曾為我傳道授業解惑的老師;還要感謝父母的陪伴,他們是我安全感和底氣的所有來源。”
“天戴其蒼,地履其黃。縱有千古,橫有八荒。前途似海,來日方長。”這是她想要送給大家、送給自己的話。
文丨沈慕琰
圖丨本人提供
責任編輯丨粒子
為優秀學姐點亮“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