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96年第二次合縱攻秦之戰中,秦國雖然遭受重挫但是實力並未受損,三年之後(前293年)的伊闕之戰中白起橫空出世,斬殺韓魏聯軍24萬,自此秦國軍事實力才真正逐漸躍居各國之首,尤其是前284年樂毅率五國聯軍伐齊之後更是如此;但是秦國也並非一騎絕塵,因為經過趙武靈王胡服騎射的趙國實力迎頭趕上,成為六國中軍事上唯一可以與秦國有一戰之力的強國。
公元前269年趙奢在閼與之戰中硬碰硬擊敗了不可一世的秦軍,不久後廉頗在幾之戰中再次大敗秦軍,在秦國遠交近攻策略的影響下,韓魏兩國成為秦國首要的攻擊目標,三晉在戰國時期很多時候都是共同進退的,被雙方互相視為勁敵的秦趙兩國始終會有一場大決戰。
只是雙方都沒有料到這場決戰會來得如此之快:前262年秦軍攻佔了韓國野王地區,這使得韓國上黨孤懸於外,韓惠王準備將上黨割讓給秦國卻被上黨郡守馮亭提前獻給了趙國,秦趙雙方為了爭奪韓國上黨展開了一場影響戰國大格局的大決戰,這就是長平之戰。
戰役的過程不多説,原本趙國老將廉頗在和秦軍的對峙中並不處下風,但是趙孝成王中了秦國離間之計臨陣換帥,以年輕的趙奢之子趙括替換下了廉頗,結果趙括一改廉頗穩健的防守策略主動出擊卻敗於白起之手(事實上糧草的缺乏使得趙括只能冒險出擊,説趙括紙上談兵有點言過其實,此處不多討論),趙國四十餘萬精鋭被白起坑殺殆盡,實力一落千丈。
所以後世有相當多的觀點認為趙孝成王不應該啓用趙括,那麼除了廉頗和趙括,偌大一個趙國莫非就無名將可用了嗎?其實並非如此,此時趙國國內至少有田單、樂毅和龐煖三大名將,那麼為何趙孝成王卻一個都不用?我們來分析一下其中原因。
田單和樂毅
這是一對冤家,樂毅五國伐齊連下齊國七十餘城,只留下莒和即墨兩城圍而不攻,卻被田單抓住對樂毅信任有加的燕昭王去世、繼位的燕惠王並不信任樂毅的機會,以離間計成功地使得燕惠王奪了樂毅兵權,然後以火牛陣大破燕軍,齊國因此復國。
這對戰場上的老對手最後卻殊路同歸不約而同的西入趙國避難:樂毅是戰國初期魏文侯時期攻滅中山國的名將樂羊之後,世居趙地,曾在趙魏兩國出仕,在燕昭王求賢若渴的感召下又效力於燕國出任亞卿,前284年五國伐齊差點攻滅齊國,前279年被燕惠王剝奪兵權後西投趙國,趙孝成王之父趙惠王將樂毅封之於觀津,號望諸君。
齊國復國後,田單被齊襄王封為安平君,威風了一段時間,但是田單功高震主,齊王對他頗為忌憚,在齊國王位更替之際田單同樣西投趙國,先為趙將受封為都平君,後在前265年前後出任趙相。
長平之戰期間,樂毅和田單當時應該都在趙國,那麼趙孝成王為何不讓這兩位名震天下的名將為帥去和秦國作戰呢?原因可能有兩點:第一,兩人當時年齡可能都比較大了(當然這個不是主要原因,廉頗年齡同樣也很大)。
第二,兩人名氣雖然不小,但是他們在趙國也只是客卿身份而已,這樣一場有關國運的生死大戰,趙孝成王還沒有這個魄力把舉國之兵交給兩位客卿,其實這個就是差距,和秦孝公重用商鞅,秦惠文王重用公孫衍的魄力相比,包括趙國在內的六國很少有秦國國君那樣的魄力。
龐煖
撇開樂毅和田單兩人,其實趙國還有一位名將,他就是龐煖:趙武靈王是趙國崛起的奠基人,當時其麾下彙集了大批名臣和名將,比如樓緩、樂毅、龐煖、劇辛等等,史書上曾有龐煖和趙武靈王論兵的記載,並闡述了“百戰而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勝,善之善者也”的含義。
前295年沙丘宮之變後,趙武靈麾下大部分人紛紛離去,龐煖也不見蹤影,等他重新出現在史書上已經是五十餘年之後的前243年左右了,此時在位的是趙孝成王之子趙悼襄王,這個時候的龐煖雖然已經七八十歲了,但是寶刀不老,先是一戰斬殺老朋友燕軍名將劇辛並滅敵兩萬,又在兩年後的第五次合縱攻秦之戰中大展神威,率五國聯軍繞過函谷關攻入離咸陽不遠的蕞地,如果不是聯軍一盤散沙被呂不韋各個擊破的話,此次合縱攻秦很有可能會取得勝利。
不過在前260年長平之戰時趙孝成王卻沒能慧眼識珠,一直到十幾年後廉頗出走趙國人才凋零之際,才有人想起了這位曾和趙武靈王論兵的名將,把龐煖舉薦給了趙王,龐煖大器晚成實在太晚了點,令人嘆息!
另外多説一句的是或許有人會問李牧那時在哪?李牧死於公元前229年,長平之戰時他最多也就20多歲,年紀比趙括還小,估計也就趙軍中一位低級軍官,哪有資格去指揮如此規模的一場大戰!
戰國七雄中最令人惋惜的就是趙國,在魏國和楚國繼續沉淪、齊國袖手旁觀的情形下,趙國是當時唯一在軍事上可以抗衡秦國的強國,經過趙武靈王胡服騎射後的趙軍實力強橫,即使長平之戰趙國損失了四十餘萬精鋭的士卒,趙國仍然可以稱雄一時,想要趁火打劫的燕國被打得沒一點脾氣,第五次合縱攻秦在趙國的主導下也差點取勝。
戰國四大名將中秦國有白起和王翦,趙國有廉頗和李牧一點也不遜於秦國,可惜的是趙國君主的能力差了秦國一大截,趙武靈王之後的趙王是一代不如一代,反觀秦國從秦獻公到秦始皇曆代基本上都是明君,此消彼長之下趙國最終滅於秦國之手也就不難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