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蘭替父從軍的故事,眾人耳熟能詳。但戰爭是殘酷的,一旦發生卻又是慘不忍睹的,而為了和平,有時非常必要地採取戰爭,制服對手,以暴制暴,抵抗侵略。
冷兵器時代,講究的是蠻力,還有一些作戰技巧,頭腦什麼的腦力分析,是放在賽前戰前的,軍師策劃分析好了,可以打了,便一齊上前嘩啦啦地戰鬥起來。
花木蘭之父年老體衰,不得戰鬥,奈何家中小弟年且幼小,亦不能戰鬥。無奈,花木蘭生了壯舉,——女扮男裝,替父從軍。
奇怪的是,花木蘭替父從軍,是跟着男戰友共同生活了十餘年,可別人為啥不知她是女兒身呢?她又是如何做到不被人識別的?
還是根據史料瞭解一下書中真實的花木蘭吧。作為古典書籍中的巾幗英雄,花木蘭當之無愧成為女中豪傑,但她卻又頗受爭議。為何爭議?南北朝時期,花木蘭在一首敍事詩中有了第一次出場,即《木蘭辭》。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户織。中學課本常載入此篇章,它當中描寫的是北朝那年代的故事。當時北方遊牧民族不斷向南擾亂禍事,南北朝的北魏邊疆領土因此遭受侵害。這就有了戰爭。朝廷便只好組織兵力人手,抵禦入侵。
當時,北朝有一個規矩,家家户户俱選派出一名參軍人士,不論年老年幼,一律執行。
花木蘭的家境大家是知道的,上有年老體衰之父親,下有年幼未經事之小弟,而家中“壯丁”的指標,便落到了花木蘭的頭上。準確來説,是落到花木蘭之父頭上,但花木蘭為了爹爹身體着想,故而裝扮成男兒模樣,入伍從軍。
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
東南西北各個地方,各買器具,待一切準備妥當,跟隨部隊,從軍生活。
外出作戰可不是娛樂遊戲,一方面得進攻敵軍,目標是取下敵將首級,稍有不慎,還有性命之憂;另一方面還得兼顧自己這頭的身份,小心謹慎,不能被隊友認出。那她是如何做到十二年從軍不被認出的呢?關於此,《木蘭辭》中早就給出解釋。
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正正是《木蘭辭》的結尾一句話,給了花木蘭從軍十二年卻不被認出身份的一個最好答案。
此話大意是:兩隻兔子在地上飛快跑着,雄性兔子雙腳矯健,磁性兔子雙腳亦是矯健,而它們又是如此飛快地跑着,形體、速度俱無太大異處,又怎能認出雄雌兩隻兔子呢?
這裏説,當兩種事物達到相當的程度時,憑藉常人的肉眼,是難以分辨出來兩者不同之處的。這就有了“撲朔迷離”這個成語。
花木蘭乃北方少數民族人,自幼騎馬射箭,雖是女流之輩,可卻也有一身好的體力。有了體力作以基礎,再加以細心裝扮,搖身一變,成了男兒身的花木蘭是很難被認出的。
女性生來膚白。但花木蘭若是自幼騎兵射擊的話,必然經歷了多少陽光的灼曬。即便從軍前保養好了膚質,但從軍多年,歷經暴曬的她,膚質應當是與男子相當了。
還有一點,在南北朝時期,步兵俱是成堆紮營居住的,所以就只有那麼一夥人,存在認出她身份的可能性,而花木蘭只要避開這一羣人,或是採取某種方法避免一下子,即可。
綜上,方才是花木蘭從軍十二載卻未被識破身份的真實原因。
大家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