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大家都看過這部經典戰爭題材電視劇 —《亮劍》,該劇講述了革命軍人李雲龍經歷了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等歷史時期,軍人本色始終不改的故事。特別是“狹路相逢勇者勝”這句經典台詞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觀劇人,激勵了一代又一代的年輕人。
《亮劍》的成功離不開主角-李雲龍;而李雲龍這個角色有一個真實原型,那就是王近山。
王近山將軍1915年生於湖北省紅安縣高橋鎮程河村許家灣,他在1930年6月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在革命生涯中,歷任紅軍師長、八路軍旅長、野戰軍兵團副司令員、志願軍兵團副司令員等職,參加了淮海戰役、上甘嶺戰役等重要戰役;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
有人把王近山將軍事蹟與李雲龍做過比較,他們有近 60%的相似點: 相似點一:根據同名小説《亮劍》拍攝的電視劇中,作者寫到,李雲龍出生在大別山湖北與河南交界 的地方,參加了“黃麻起義”,長征的時候是紅四方面軍的團長。 王近山是大別山區鄂豫皖三省交界的紅安縣人,也參加過“黃麻起義”。1930 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 曾任紅四方面軍團長、師長。 相似點二:李雲龍在參軍以前是一個篾匠,王近山將軍在參加紅軍以前也做過篾匠活兒。 相似點三:王近山和李雲龍在抗日戰爭中也同為八路軍 129 師的團長,都是打起仗來不要命的將領。 相似點四:王近山和李雲龍一樣,性格桀驁不馴,紀律性差,常做離經叛道之事,還有一個“王瘋子” 的外號。
相似點五:李雲龍在伏擊日軍運輸隊的時候,無意中遇見了“日軍官戰地參觀團”。李雲龍帶領他的 “雜牌”軍隊與他們肉搏,將敵人消滅。 1943 年 10 月,王近山任太嶽軍區二分區司令員,奉命率隊赴延安保衞陝甘寧邊區,途經敵心臟地區 韓略村時,根據情報,一隊日軍將從此地經過。他當即決定隊伍停止前進,就地埋伏。王近山和部下,當 時誰也沒想到,他們即將伏擊的竟是由日軍中隊長以上軍官組成的“日軍官戰地參觀團”。 相似點六:李雲龍的第二任妻子田雨是在醫院中為他獻血,後又照顧他終生的一名護士。王近山的妻 子韓岫巖也是八路軍醫院的護士,有名的院花。 相似點七:王近山和李雲龍不僅都是戰場上的虎將,生活中也都有幽默詼諧的一面。 屬於紅安的王近山讓李雲龍紅遍了整個中國,卻沒有給紅安帶來一絲紅霞。其實,原型王近山的故事 比李雲龍更精彩。
如: 解放戰爭中,杜義德人騎兵縱隊司令員,王近山任師長。在一次戰鬥中,王近山的部隊繳獲一批戰馬, 將軍特別鍾愛。在一次行軍過程中,這些戰馬受了驚嚇,怎麼也不肯過浮橋,擔任部隊殿後任務的杜義德 過來二話不説就斃了兩匹馬。那些馬在王近山心目無異於“美人”啊!而今,居然讓一個小子槍斃了!王 近山二話不説就提着槍上去了,破口大罵:“媽了個 X!你他媽敢槍斃我的馬,我讓你償命!”拔槍就要打, 杜義德也不是好惹的,“別説是馬,耽誤了部隊行軍,老子連你一起槍斃!”兩人都罵對方是“二桿子”, 警衞員嚇哭了。後來徐向前來了,把王近山一頓臭罵。幾年後,兩人再次相見,已是我軍的高級指揮員了。 從此,兩個脾氣相投的將軍開始了他們的搭檔生涯,從晉冀魯豫到大西南,再到朝鮮,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1915年,王近山出生在湖北省黃安(今紅安)縣桃花鄉一個窮苦人家,9歲就為地主放牛,13歲當長工。性子剛烈的他15歲就和一幫小兄弟參軍。王近山打起仗來特別勇敢,第二年就從班長、排長升任連長。在一次戰鬥中,王近山與敵人“肉搏”,抱住敵人滾下山崖,腦袋被尖石刺了一個深洞,自此他頭上留下了深深的傷疤,洗澡都不能用勁搓洗。就是這次戰鬥,他得了一個綽號——“王瘋子”。他很快被提拔為紅10師28團團長。伏擊日軍士官團(歷史主角:王近山)1943年10月,王近山時任太嶽軍區二分區司令員時,奉命率隊赴延安去保衞陝甘寧邊區,途經敵軍心臟地區韓略村時,根據情報,一隊日軍將從此地經過,他見那裏的地形險要,是個打伏擊的好地方。他當即決定隊伍停止前進,就地埋伏,準備打個伏擊,好狠狠殺一下鬼子的威風和氣焰。10月22日晚上,王近山指揮部隊進入陣地設下埋伏。王近山和部下,當時誰也沒想到,他們即將伏擊的竟是由日軍中隊長以上軍官組成的“日軍官戰地參觀團”,八路軍總部也沒料到,日本人更沒有料到。10月23日上午8時許,公路遠方騰起滾滾煙塵。王近山駕望遠鏡一望,路上一溜汽車,一查整整13輛,車上站滿了日本鬼子。王近山心想,13輛汽車也就二 三百人,而他此時有1000多人,吃掉二三百人很有把握。此役,岡村寧次苦心拼湊的所謂“戰地參觀團”,除3名裝死留下性命外,其餘包括一個少將旅長,6 個大佐聯隊長,180箇中佐和少佐大隊長以及中隊長全部斃命。這和《亮劍》中李雲龍率部全殲“日軍士官團”如出一轍。
可以看出王近山將軍也是性情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