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機構數量翻倍 半數教練“速成”——兒童體能培訓市場調查

由 不新伏 發佈於 經典

新華社太原1月31日電 (記者劉揚濤、馬曉媛)隨着寒假到來,兒童體能培訓市場更加“升温”。記者近日調查發現,隨着家長對兒童體能關注度的提升,兒童體能館迎來了行業快速發展期。但“火爆”背後也存在諸多隱患,尚處於發展初期的兒童體能培訓行業亟需相關部門引導、扶持與規範。

機構數量年增長超80%

助跑、起跳、騰躍、落地……山西太原一家兒童體能館內,一羣五、六歲大的孩子正在練習跳鞍馬。負責人嶽希超告訴記者,這是一堂兒童體能訓練課,除了跳鞍馬外,孩子們還要進行跳遠、跑酷等多項訓練。

“兒童體適能也叫兒童體能,這個概念最早出現在西方國家,近年來被引入國內。”嶽希超介紹,“3到6歲是兒童身體發育和運動能力形成的關鍵時期。兒童體能訓練就是主要針對這一時期的兒童進行去專項化的綜合性體育鍛煉,為他們打下良好的運動基礎。”

在浙江台州温嶺市經營一家少兒體能館的陳鑫還記得,2018年,他把少兒體能館帶到這個縣級市的時候,“兒童體能”還只是個在一線城市時興的概念,温嶺市尚沒有一家專業的兒童體能館。“兩三年後,兒童體能館已在全國遍地開花,僅温嶺市區就有五家。”陳鑫説,“來我這裏報課的家長也從最初的五六個發展到現在的600多個。”

長期從事兒童體能培訓的愛酷體育所做的一項統計顯示,截至2020年底,全國擁有兒童體能培訓課程的機構有2950家,而在2015年,這一數字僅有幾十家,兒童體能培訓機構數量正在以每年超過80%的速度增長。

“疫情讓很多家長更加關注孩子的身體發展和免疫力的提升,去年下半年我們的業績迎來了大幅增長。”陳鑫表示,兒童體能培訓這一市場仍有巨大潛力等待挖掘。

入行門檻低速成教練多

行業隱患亟待關注

兒童體能培訓行業爆發式增長的同時,其背後存在的一些亂象和隱患也引起人們關注。

——行業門檻低,水平參差不齊。記者調查發現,目前市場上的兒童體能培訓機構五花八門、魚龍混雜。有業內人士表示,一般正規的中大型培訓機構場地至少要在200平方米以上,以保證孩子有充分的活動空間,同時設施要經過軟性材料包裹等特殊處理,以保障安全。但記者在走訪中發現,一些小型培訓機構的場地只有幾十平方米,空間狹小、空氣混濁,還有一些機構設備老舊,存在安全隱患。

愛酷(北京)體育文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鄭東東等業內人士表示,由於行業門檻較低,大量不懂少兒體育專業的人抱着“掙快錢”的想法進入,設計課程的噱頭大於內容,多以低價吸引客流,擾亂市場的同時,也侵害了消費者權益。

——速成教練多,缺乏優質師資。浙江師範大學杭州幼兒師範學院副教授張瑩表示,好的兒童體育教練還應瞭解孩子的身心發展特點和教育規律。然而記者瞭解到,由於收入不穩定等原因,行業內教練流動性很大。“目前業內近一半的教練都是‘速成教練’,大多通過幾天的培訓考個證,再跟着正式教練做一兩個月的助教就正式上崗了。”鄭東東説,“真正有經驗的優質師資非常稀缺。”

——課程不科學,沒有統一規範。記者發現,雖然都叫“兒童體能館”,但不同機構的教學方式卻各有不同,有的以體操項目為主,有的以田徑項目為主,有的以遊戲為主……一些專業人士指出,3到6歲的孩子在動作發展上每隔半年就會有很大的變化,但目前很多機構從小齡段班到大齡段班都用同一套教材和教學方法,顯然不夠科學。

讓孩子更科學地“蹦蹦跳跳”

隨着社會發展,幼兒體育教育日益受到重視。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體育強國建設綱要》中明確提出:“推進幼兒體育發展,完善政策和保障體系;推進幼兒體育項目和幼兒體育器材標準體系建設,引導建立幼兒體育課程體系和師資培養體系。”

不少專家認為,兒童體能培訓行業的興起為少兒體育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探索。“如今在不少幼兒園,體能課正逐漸成為一種新‘時尚’。”山西省體操協會秘書長雷麗雲説,“目前僅太原市就有約50家幼兒園通過與專業培訓機構合作等方式開設了兒童體能訓練課程,不少學校還將其作為亮點來吸引生源。”

業內人士建議,政府相關部門應加大對兒童體能培訓的規範和引導,加強幼兒體育教師培養和學科體系建設,同時推動兒童體能課程進社區、進校園,引導這一行業加快發展與成熟。

雷麗雲認為,有關部門和機構應加強對幼兒體育理論的基礎性研究,形成兒童體能訓練的科學體系和標準,推動行業規範發展。

張瑩建議在體育院校設置學前體育專業,將幼兒教學理論納入體育教學理論中,培養更多專業的幼兒體育教育人才,同時相關部門應當在機構、課程、教練等方面加強規範,建立教練資質認證和機構評價體系。

鄭東東提出,在推動兒童體能課程進社區、進校園方面,相關部門可試行出台社區場地端的扶持政策、校企端的資源嫁接政策,讓蓬勃發展的兒童體能館成為推動家、園、社區體育三位一體的重要力量。

來源:廣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