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人父母之後,最大的感觸就是“太燒錢了”,尤其是從孩子上小學開始,父母的錢包是一天比一天空,手機裏的餘額是看一次少一次。
最令父母發愁的是,有些錢在不知不覺中就花了,給孩子買文具就極具“代表性”,不知道各位父母有沒有發現,孩子買文具這項支出雖然“不起眼”,但卻特別“燒錢”?
永遠玩失蹤的“橡皮擦”:別看我“塊兒頭”不大,卻足以讓孩子和家長頭大橡皮擦,可以説是陪伴每個人學生時代的一件必備文具,能為孩子們犯下的錯誤“買單”。別看橡皮擦的塊兒頭不大,這個小傢伙卻足以讓孩子和家長頭大,因為它總是和你玩失蹤。
其實,橡皮擦自己也是有苦難言,它也想物盡其用,只不過由於體積太小不起眼,經常被丟棄在角落無人在意,又或者是孩子在上面塗畫、戳坑,沒幾天就被嫌棄地丟掉了。
這麼個小玩意兒,丟了就買、不喜歡就換新,是妥妥的易耗品,如此一直循環十多年學生時代,可不是最“燒錢”的文具嘛。
學生不離手的“各種筆”:作為學習的必需品,丟了壞了都得買,讓人沒轍筆的使用頻率不言而喻,相信學生黨們都有所感觸,圓珠筆、中性筆、鋼筆各種各樣的,學生每天幾乎都是筆不離手。如果學習任務比較繁重的學生,可能一週用掉1~2支筆,都不在話下。
學生在用筆的過程中,可能不小心與地面來個“親密接觸”,筆珠掉了、筆油漏了等狀況層出不窮,也就造成“不扛用”的現實。
許多學生為了追求顏值或者高品質,這些筆相應的價錢也會較高;但是如果選擇廉價的筆,就會面臨消耗太快的結果。
家長即便是買了一盒筆放在那備用,但是不出一個月就空空如也,家長直呼:學生用筆也太頻繁了吧?但孩子用筆數量直接反映了他的學習強度,即便是再“燒錢”,家長也只能硬着頭皮買買買。
從沒全過的“四件套尺”:明明是整整齊齊一家人,為啥我家總是“四缺一”?像數學和物理這類科目中,尺子是必備的畫圖和計算文具,為了方便學生經常一買就買四件套尺。不過,用的時間久了會發現,不是今天丟了三角板,就是明天直尺斷了,明明是整整齊齊一家人,為啥總是“四缺一”?
四件套尺每個都有特定的用處,兩個三角板往往是配合使用的缺一不可,單買一個顯得不配套。因此,一旦丟失一個,很多學生都會重新買一套。丟失率和購買率很高的四件套尺,父母會一臉懵地問“不是剛買一套嗎?咋又要買?”
重新給一次機會的“修正帶/塗改液”:是高年級學生的“心頭好”,沒了就得買隨着孩子年級的升高,中性筆逐漸代替了鉛筆,因此橡皮也就用處不大,修正類文具逐漸成為學生黨的“心頭好”。
修正類文具的容量本身就有限,學生每日的作業錯誤不斷,這樣反覆使用下去,沒幾天就見底了,也沒辦法二次利用,只好丟了再買新的。
有位初中生表示,剛開學的第四周,她已經用完兩個修正帶了。平時在學校學習,放假在家也要完成假期作業,這樣算下來,一年光修正帶就要用20多個,花費100多塊錢,還不算中途出現丟失、壞掉等情況。
孩子的文具太“燒錢”,父母也需要採取措施控制,不能一直買買買(1)購買質量好的文具
“一分價錢一分貨”這句話並不無道理,雖然文具是一種消耗品,但是如果買對了,還是能充分發揮使用價值的,也不會過於燒錢。
家長不要貪圖小便宜,多花幾塊錢買個質量好點的文具,孩子使用感好、持續時間較久,何樂而不為呢?
(2)固定文具經費
有些時候,家長以為孩子的文具是真的用完了、用壞了,但可能是孩子自己不喜歡,用一半就扔了,再接着讓家長買新的。
家長不妨以每週或者每個月為單位,固定一下文具費用,這樣能讓孩子有明確的界限感,他也不會在買文具這幾件事上隨意揮霍,減少燒錢、費錢的情況。
討論話題:各位,這幾樣文具最燒錢你們認同嗎?你們學生時代最燒錢的文具是哪些呢?
PS:本文配圖來自網絡,和內容無關,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