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賦》的劇情僅播出一半,便已經讓眾多歷史迷過足一把秦史癮,劇中有很多值得深思的劇情,也讓我們對戰國後期的歷史人物有了一個更為深刻的瞭解。同時作為秦史最後一部,眾多粉絲恨不得將這部劇播出的劇情,再去多追幾遍,從而避免遺漏劇中任何細節。除去秦莊襄王,秦始皇嬴政、呂不韋等關鍵人物外,作為秦始皇爺爺的秦孝文王,更是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大秦賦》中,安國君正式即位僅三天就突然崩逝,得到消息的呂不韋難以抑制激動之情,這一情節自然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縱觀整個古代歷史,在位三天就去世的君主,都是比較罕見的。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儘管苦熬54年,在位3天就去世了,但是,秦孝文王卻是一位明君,特別是對於秦國,他仍然做出了重要貢獻。
一
首先,秦孝文王嬴柱(公元前303年―公元前251年11月14日),嬴姓,趙氏,名柱,又名式。戰國時期秦國國君,秦昭襄王次子,生母是唐太后。按照嫡長子繼承製,秦孝文王作為秦昭襄王的次子,自然是無法繼承王位的。在中國古代歷史上,嫡長子繼承製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雖然在戰國時期,趙國等諸侯國,存在不立嫡長子的習慣。但是,對於秦國等大部分諸侯國,往往還是遵循這一規矩的。比如秦始皇嬴政,作為秦莊襄王的嫡長子,理所應當繼承王位。而就秦孝文王來説,雖然一開始是次子,但是,在嫡長子——悼太子去世後,秦孝文王自然順理成章,變成了長子。
根據《史記》、《戰國策》等史料的記載,秦昭襄王四十年(公元前267年),安國君的哥哥悼太子去世。兩年後,也即秦昭襄王四十二年(公元前265年),秦昭襄王立安國君嬴柱為太子。與此同時,安國君生有二十多個兒子。安國君成為太子後,便將他非常寵愛的一位妃子立為正夫人,號稱“華陽夫人”。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儘管華陽夫人一直備受安國君的寵幸,但是,她卻一直沒有子嗣,這導致安國君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沒有冊立自己的繼承人。當然,正是因為這一情況,給了呂不韋可乘之機,促使他一擲千金,選擇幫助和扶持安國君的兒子異人。
二
在戰國後期,各個諸侯國之間互相派出質子,是比較常見的情況,比如秦昭襄王、燕太子丹、楚考烈王等君主,曾經都是君主。而就安國君來説,有一位排行中間的兒子名叫異人(子楚),異人(子楚)因生母夏姬不受安國君寵愛,所以被送往趙國作人質。後來在呂不韋的幫助下,華陽夫人成功説服安國君立異人(子楚)作為繼承人,隨後二人命呂不韋擔任嬴異人的老師,又委託他帶給異人很多禮物,在此之後,異人在諸侯中的名聲日益增大。後在呂不韋的幫助下,異人成功返回秦國,成為安國君嗣子,並且改名為“子楚”。
秦昭襄王五十六年(公元前251年),秦昭襄王嬴稷去世,太子嬴柱即位,史稱“秦孝文王”。由此,對於秦孝文王來説,苦熬54年,終於登上了晉國君主的寶座。在成為晉國君主之後,秦孝文王追尊已故的母親唐八子為唐太后,與父親秦昭襄王合葬。並且,冊立正妻華陽夫人為王后,立子楚為太子。
秦孝文王元年(公元前250年)十月己亥日,秦孝文王服喪期滿,正式即位。但是秦孝文王在位時間只有短短的三天,是秦國曆史上在位時間最短的國君。對此,在筆者看來,放眼整個戰國時期,應該也沒有比秦孝文王在位時間更短的君主了。當然,在古代歷史上,確實有剛剛即位就被趕下王位的情況,但是,秦孝文王顯然不是被趕下王位的,而是自己去世的。
三
關於秦孝文王為何在位3天就去世的原因,《大秦賦》這部電視劇,並沒有給出比較明確的説法。當然,即便是《史記》、《戰國策》等正史,同樣沒有比較一致的説法。對此,在不少歷史學者看來,秦孝文王之所以在位3天就去世,有以下幾種説法:
1、老病而死
秦孝文王在死時已經54歲了,在當時已是高齡,再加上他又為秦昭襄王服喪一年才正式即位,從而導致病亡。在春秋戰國時期,當時的生活條件等,自然不能和現在相提並論。所以,當時人們的平均壽命,自然是相對較低的。
2、精神原因
安國君長期不得志,精神狀態不好。秦昭襄王即位後,立長子(悼太子)為太子,而安國君是次子,本與太子寶座無緣。後來悼太子先去世了,因而安國君才在秦昭襄王四十二年(公元前265年)被立為太子。此外,秦昭襄王晚年猜疑心特別重,連大將白起都被賜死,所以安國君也許活得提心吊膽,情緒壓抑。
3、興奮致死
秦昭襄王四十二年(公元前265年),嬴柱被立為太子,由於秦昭襄王在位時間長達五十六年,所以太子苦熬多年才等到繼位這一天,十分興奮。同時安國君在當太子時長期享樂,真正成為秦國君主後,因為比較複雜的事務,所以最終去世了。
4、呂不韋
除了以上幾種説法,還有呂不韋謀害秦孝文王的觀點。當然,雖然呂不韋存在這樣的動機,不過,缺乏直接的史料來佐證。
四
最後,秦孝文王雖然只當了3天的秦王,但是他以太子身份,實際執掌王位的時間卻有10個月,在這短短的10個月零3天的時間內,嬴柱為秦國做出了4大貢獻,這是他堪稱一代明君的重要原因。
第一,秦孝文王赦罪人。在秦孝文王之前,秦昭襄王連年興師動眾,導致秦國不少人下獄。所以,等到秦昭襄王去世後,秦孝文王選擇赦免罪人,這有助於休養生息,贏得百姓的支持。
第二,秦孝文王按功表彰先王功臣,優待宗族親屬。秦昭襄王在位時,不僅賜死了戰國四大名將之一的白起,還剪除了宣太后及其黨羽。對此,秦孝文王掌握大權,選擇安撫這些秦國的功臣名將,並優待秦國宗室,以此增強秦國內部的凝聚力。
第三,秦孝文王不沉迷於圍獵等娛樂項目,下令把勞民傷財的獵苑拆除,這是體恤民力的重要措施。正所謂,文武之道,一張一弛,秦孝文王恢復國力的舉措,也為秦始皇發動消滅六國的戰役奠定紮實的基礎。
第四,秦孝文王及時冊立子楚太子,也即選對了繼承人。對於子楚,也即秦莊襄王,雖然在位時間不過數年,但是,他在位時繼續削弱山東六國,為秦始皇嬴政一統天下,建立秦朝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凡此種種,這都讓秦孝文王成為秦國曆史上的一位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