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説漢武帝時失敗的馬邑之謀,和三國張遼陣斬蹋頓單于有關
分享、評論、轉發、關注是給小編最好的禮物包容,憐惜,分享,喜歡,在乎萬語千言與滿腔情愫,都盡在唇齒之間大家好,我是以史為鑑,本期《墨説三國》我們聊聊曹魏五子良將之首的張遼。《三國志-張遼傳》中第一句就直接説明了張遼其實不姓張,而是他祖上姓聶,張遼先祖從聶改姓為張,也是一個傳奇的故事。簡單來説張遼的這位聶氏先祖聶壹因為籌劃了一件可以改變匈奴和大漢局勢的大事,他的名字直接捅到了漢武帝跟前,但可惜的是這件大事並未成功,聶氏族人為了避免災禍,於是紛紛改姓。張遼老祖宗聶壹籌劃的這件大事就是公元前133年漢武帝時期著名的“馬邑之謀”!聶壹原來是雁門馬邑一帶的大富商,馬邑是大漢和匈奴專門做外貿生意的地方,地方雖然不大,但是重要性極高。而聶壹也是因為常年從事大漢和匈奴的邊境貿易,不但積累了大量的錢財,而且對於匈奴內部也是極為熟悉。此時也正值大漢經過了文景之治的盛世,積累的國力強盛,繼位的漢武帝也有心一改漢朝建立以來就受制於匈奴的屈辱,打算放棄和親政策,決心打擊匈奴。於是聶壹通過大行令王恢向漢武帝獻上擊敗匈奴的妙計!首先聶壹説自己熟悉匈奴內部結構,以自己為餌詐降匈奴,然後承諾可以按照刺殺馬邑令,向匈奴獻上富饒的馬邑之地;最後以此引誘匈奴軍臣單于親率大軍進入馬邑,然後大漢軍隊徹底殲滅匈奴單于及其有生力量。這一計策在漢朝朝堂引發激烈爭論,反對者、支持者都相當多,此計一出無論成功或者失敗,大漢和匈奴就是徹底撕破臉了,許多人已經熟悉了和親政策換來的和平,不想做出改變。但是此時的漢武帝一心向匈奴開戰,在皇帝的堅持下,“馬邑之謀”正式通過。於是大漢調集李廣、公孫賀、王恢、李息、韓安國等五位將軍,率領超過三十萬車馬步兵在馬邑設伏,決心一舉擒滅軍臣單于主力。而此事的關鍵就在於馬邑的富商聶壹。聶壹不負眾望,果然用馬邑的財富誘惑到匈奴軍臣單于,軍臣單于親自帶領十萬大軍抵達馬邑前沿,然後等待聶壹傳來的好消息。回到馬邑的聶壹提前準備好了一顆囚犯的人頭,偽裝他已經成功刺殺了馬邑縣令,並且聶壹的族人也已經徹底控制了馬邑,現在就正式邀請軍臣單于入駐馬邑,收穫整個馬邑的財富。軍臣單于大喜,於是興沖沖的帶兵衝進馬邑外圍,但是軍臣單于久經廝殺,雖然比較莽撞,但是絲毫不傻。軍臣單于在進軍的路上發現邊境重鎮馬邑周圍太過於安靜,許多地方甚至只見遊蕩的牲畜而不見一人放牧。這種過度的安寧極不正常,軍臣單于於是起了疑心,他暫停大軍進軍,先派部分隊伍四處攻打尋找俘虜,結果一隊匈奴士兵攻破了漢軍的一個小堡壘,恰好俘虜了雁門尉史,這個尉史在匈奴單于的恐嚇之下,直接暴露了漢軍三十萬大軍埋伏的重大軍情。軍臣單于聽見往常軟弱的大漢竟然打算一舉滅亡自己,在驚怒之下,連忙退兵。而漢軍眼看打埋伏這事已經徹底暴露,而匈奴士兵都是騎兵,來去如風,漢軍就算現在追趕也來不及了,於是大行令王恢乾脆也撤軍,無功而返。這就是聶壹失敗的“馬邑之謀”,這件事直接導致了一個非常嚴重的後果:引發了大漢和匈奴連續幾十年的慘烈戰爭!雖然後來衞青和霍去病的崛起,直接給中國歷史上留下了封狼居胥、少年冠軍侯、河西四郡……這些割捨不斷的歷史,但是漢武帝也因此背上了窮兵黷武的罵名,而這一切的源頭就在於馬邑的一個富豪——聶壹。聶壹在馬邑之謀這件事情上不但深深得罪了匈奴人,而且因為正是聶壹才導致匈奴和大漢脆弱的和親平衡被打破,導致雙方連年戰爭。聶壹也同樣得罪了漢朝,包括把聶壹的謀劃獻給漢武帝的大行令王恢。王恢因為擅自撤軍被漢武帝下獄問罪,雖然王恢一方面辯解自己是為了保存漢朝有生力量,另一方面賄賂丞相田蚡一萬斤黃金求情,但是漢武帝説單于雖然跑路了,要是王恢敢於追擊,肯定能斬獲一部分匈奴的後勤部隊,不算白白跑一趟。於是王恢眼看漢武帝不會放過自己,就自殺了。聶壹家族雖然有錢,但是連續得罪了大漢和匈奴這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兩股力量,肯定沒法混了。於是聶氏家族生意也沒法做了,全族都隱姓埋名,聶氏家族就埋沒在了歷史當中,直到東漢末年張遼橫空出世,跟着丁原、呂布四處征戰,最後終於得投明主,跟着曹操打下來了五子良將的美名,甚至在合肥創造了八佰大破十萬的超級戰績。張遼鎮守合肥期間,東吳一直不敢有任何舉動,張遼威震逍遙津後東吳人聽遼色變,東吳對於張遼的恐懼甚至還傳到了日本,日本俗語中嚇唬小孩子就有一句“遼來來”,這也算是聶壹馬邑之謀後聶氏最知名的後人了。另外張遼跟着曹操北伐烏桓時,在面對優勢敵人時直接衝殺破陣,陣斬匈奴蹋頓單于,也算是替祖宗完成了這延續了三百多年的遺憾。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883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