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中國朝代那些事(第一篇)----夏朝的建立

由 豆更生 發佈於 經典

夏朝(約為前2070年—約前1600年)

中國史書記載的第一個朝代。根據史書記載,夏朝是禹的兒子啓廢除了傳統的部落“禪讓”制,殺死益而稱王,建立的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朝代。一般認為夏朝是多個部落聯盟或複雜酋邦形式的國家。夏時期的文物中有一定數量的青銅和玉製的禮器,年代約在新石器時代晚期、青銅時代初期。夏朝的建立,標誌着我國進入了奴隸社會,中國歷史上的“家天下”,從夏朝的建立開始,夏王朝也成了我國第一個階級王朝。

關於夏朝的傳説,夏禹傳子代替了以前的禪讓制度,最終由禪讓制變成王位的世襲制,夏朝歷史上共傳14代,17後(另外一種説法:十三世、十六後,夏統治者在位稱“後”,去世後稱“帝”。分歧在於定位禹是君主還是部落聯盟首領。支持前説者認為史書記載舜逝,禹服喪三年後稱帝。支持後説者稱啓招饗周邊部落首領於鈞台,標誌着通過世襲獲得權位的夏後啓從而稱霸中原,是為中國世襲王朝的開端,故夏朝始於啓。)。

夏朝其中心區域在今天的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一帶。據説啓死後,太康即位,出現了一時的政權更迭,即所謂“失國”。再經少康中興,重建夏朝。到孔甲統治時,夏朝走向衰落。此後,三傳至桀,夏朝滅亡。約400年,後為商朝所滅。

夏朝國號的由來

夏朝,歷史上慣稱為“夏”。這一稱謂的來源有十種説法,其中較為可信的觀點是“夏”為夏族圖騰的象形字。司馬遷記載“夏”是姒姓夏后氏、有扈氏、有男氏、斟鄩氏、彤城氏、褒氏、費氏、杞氏、繒氏、辛氏、冥氏、斟灌氏十二個氏族組成的部落的名號,以“夏後”為首,因此建立夏朝後就以部落名為國號。夏朝是在原始社會制度的廢墟上建立起來的。而唐朝張守節則認為“夏”是大禹受封在陽翟為“夏伯”後而得名。“夏”是從“有夏之居”、“大夏”地名演變為部落名,遂成為國名,這便是不少歷史學家認為的中國世襲王朝的起始。

但是,夏朝國號究竟是什麼含義?“夏”字是從何時起源的?由於夏朝的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至今沒有出土成系統的文字。而商朝的甲骨文有5千多個漢字,至今釋讀率不足25%,對於其中有沒有有“夏”字,以及哪個字是“夏”字,考古學家和歷史學家至今仍有爭議。

關於夏朝國號起源,有4中學術觀點最具代表性

一、夏朝的“夏”是牙齒的“牙”

認為這種觀點的文字學家認為,“夏”字和“牙”字在古漢語中讀音非常相似,或許在更早的夏商時期,兩個字的讀音是相同的。在古漢語中,有一種假借字的表述方式。比如在孔子《論語》中的“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説”和“樂”就是假借字。在古文獻中,有多處將“夏”和“牙”交換使用的例子,證明兩個字確實有某種相通的含義。但究竟取得是哪種含義,至今還沒有準確答案。

二、夏朝的“夏”是蟬

在西周青銅器的銘文中,夏朝的“夏”字已經與現代基本相同。從它的字形來分析,確實與蟬的形象很吻合。蟬是一種具有代表性的季節昆蟲,具有“立夏而生,立秋而伏”和“週而復始”的特徵。也許夏朝人正是瞭解蟬的生活習性,才以它出現的時間區分夏季。

另外,考古學家在許多商朝文物上,發現蟬的元素普遍存在。比如國寶級文物後母戊鼎上,以及最精美的青銅器四羊方尊上,都發現了蟬紋裝飾。河南安陽殷墟的婦好墓中,也曾經出土了2只完整的玉蟬。由此可見,蟬作為一種圖騰崇拜,在商朝以前就已經很流行了。或許商朝人就是從夏朝人手中,繼承了對蟬的崇拜傳統。

三、夏朝的“夏”是猴的象形字

許多考古學家認為,夏朝是由原始部落到王朝時代的過渡階段,“夏”字極有可能來源於動物圖騰崇拜。如果將西周金文中的“夏”字,與商朝的甲骨文進行類比,字形上最接近的就是“猴”字。猴是一種靈長類動物,有聰明、靈活的特徵,並且與人類的形象接近,作為夏朝的圖騰崇拜尚可理解。但是,甲骨文中“猴”字就有十幾種寫法,有的像“夏”字,有的則不像。因此,這種觀點仍需要考證。

四、夏朝的“夏”指中原

“夏”字分為上下2個部分。其上部是人的頭部,下部是人的雙腿,指的是身材高大的人。他們生活在以河南洛陽為中心的中原區域,被稱為中原人,或者中國人。這裏的“中國”,是“中央之國”的意思。也就是説,在“夏”成為族羣稱謂以前,它是作為中原的地理名詞存在的。

傳説夏朝先祖大禹在治水過程中,將當時所統治的區域劃分為九州,又稱九夏。後來,還了衍生出“諸夏”、“方夏”等許多名詞,比如古文字學家郭沫若先生,在 《歸去來·由日本回來了》一詩中寫道:“欣將殘骨埋諸夏,哭吐精誠賦此詩”。這裏的“夏”字,意思是中原以及四面八方的廣大土地,已經由中原的專用代名詞,演變為“廣大”的意思。

後來,大禹的兒子啓打敗伯益,建立了“家天下”的王朝。啓以“夏”為國號,意為“九夏之主”。他的族羣也開始被稱為夏后氏,也就是後來的夏朝人。

由於夏朝沒有文字直接流傳下來,所以,長期以來對其瞭解還主要依賴古代文獻的記載,包括夏朝的國王、官吏、軍隊以及刑獄情況。

根據河南省偃師縣二里頭村遺址中大型宮殿、墓葬以及許多青銅器的出土,則從一個側面揭示了作為奴隸制的夏朝的政治、經濟及社會文化、生活等等方面的情況。

夏朝的建立

夏朝的建立不得不説一個人----大禹。

大禹的歷史貢獻有哪些?

大禹,姒姓,名文命,又稱夏禹,戎禹。鯀之子。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但它也給人們帶來了水患。歷史上它曾多次決口橫流泛濫成災。在夏商之際,中華的祖先就以勤勞的雙手和無窮的智慧治理黃河,興修水利,發展生產。禹部落生活在黃河之南,以農業發達著稱,必然要與黃河水患作鬥爭。禹的父親鯀,因為治水方法不當,用堵塞的辦法造成了更大的水患,被舜處了極刑。

禹的父親崇伯鯀,是雄據大河南岸位於嵩山中的有崇氏部落首領。有崇氏與在大河北岸太行山東麓的共工氏,都是富有治水經驗的部落。在堯舜時期,為了爭奪王權,鯀與共工先後對堯舜展開了激烈的鬥爭,結果都失敗了。後來,禹繼承父志,繼續聯合共工氏以及其他眾多的部落,在伊、洛、河、濟一帶,逐步展開治水的工作。他們糾正了過去以塞為主的錯誤作法,改為以疏導為主。就是依據地勢的高下,疏導高地的川流積水,使肥沃的平原能夠減少洪水氾濫的災害。經過大禹的治理之後,原來大都集中在大平原邊沿地勢較高地區的居民,紛紛遷移到比較低平的原野中,開墾那些肥沃的土地。那些草木茂盛、禽獸繁殖的藪澤地,則成為人們樂於定居的地方。從此以後,社會生產力有了顯著的提高,這就為奴隸制國家的建立提供了必要的經濟基礎。

大禹治水,有口皆碑。其中,他治水13年間,曾三過家門而不入。他勇敢而有智慧,任何困難和挫折都不能使他低頭。為了治水,他陸行載車,水行載舟,泥行蹈毳,山行即橋,克服重重困難,終於完成了“以別九州、隨山浚川,任土作貢”的偉大事業。大禹治水很講究方法,他首先進行調查研究,找到了河害的原因——黃河發源地很高,水流很急,所以多次沖決河堤。然後,制定治河方案,在下游將黃河分流。其一,出今山東博興附近的清河入海;另一條水道即漯水,故道從河南浚縣西南經山東範縣,臨邑、濱縣等地入海。終於制服了水患,使“九川既疏,九澤既灑,諸夏艾安,功施於三代”。

大禹對於歷史的另一貢獻就是奠定了私有制的國家基礎,為他的兒子啓建立夏王朝開闊了道路。

傳説黃帝死後,繼承帝位是顓頊帝高陽氏。顓頊是黃帝次子昌意的兒子,黃帝的孫子。顓頊傳位帝嚳高辛氏。帝嚳是黃帝長子之孫、黃帝的玄孫。帝嚳傳帝堯,堯為帝嚳之子。帝堯傳帝舜,舜是黃帝次子昌意的第八代孫。五帝的承傳世系,雖然不是父傳子,但都不出黃帝一族。這是父系氏族家天下的逐步過渡。

五帝承傳,用的是禪讓制。堯舜禹在禪位時,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兒子,但是部落聯盟會議制止了傳子。其中,堯要大家舉薦一個人去治水,四嶽、十二牧舉薦鯀,堯不同意,而四嶽、十二牧堅持,堯只好同意用鯀。第二個事例更直接。禹讓位伯益,確立他為繼承人,進行試用,卻又讓兒子啓及其同黨輔佐伯益,進行實際的政權控制。因此,禹死後,啓奪了伯益的政權,建立了夏朝。至於堯禪讓舜,先試職28年,舜實際上已控制了政權。堯死後,舜只是形式上作了一番讓位堯子丹朱的表演。然而,諸侯都朝拜舜而不朝丹朱;到了禹禪讓伯益,則諸侯都朝拜啓不朝拜伯益了。隨着私有制日益發展,家天下世襲制日漸抬頭而最後戰勝了禪讓製得以確立。伴隨世襲制的來臨,國家政權也日趨完善。舜時,國家的各個機構都系統地建立了起來。舜舉用22人治理國家,分掌教育、農事、工程、司法、典禮、天文等。還建立了三歲一次考核的制度,“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也就是説由黃帝草創的國家,到虞舜時已趨完備。最後一步只是確立世襲制的事了。這一步由禹建功業,他的兒子啓來完成了。

值得一提的是,禹部落的發源地在西夷。但是,在堯舜時代,禹的父親鯀已進入中原,他是雄踞大河南岸位於嵩高山中的有崇氏部落的首領。河南登封東南之千城鎮,古稱陽城,就是禹的發祥地。禹的兒子啓,在鈞台大會諸侯,宣佈即王位,建都陽翟,即今河南禹縣。隨後,遷郡安邑,在今山西安邑縣西。

夏王朝的建立

禹曾推舉東方頗有威望的偃姓首領皋陶為繼承人,以示對傳統禪讓制的尊重。 然而皋陶沒有等及禪讓,比禹早死。禹又命東夷首領伯益為繼承人。禹死後,益(伯益,也有人認為益不是伯益,而是同一時代的兩個人)按照部落聯盟的傳統,為禹舉行喪禮,掛孝、守喪三年。三年的喪禮完畢後,益沒有得到權位,而啓在民眾的擁護下,得到了權位。

關於這一段歷史的記載,説法不一:古本《竹書紀年》記載“益即位後,啓殺益而奪得君位“;另一説”益繼位後,有些部族並沒有臣服益,而擁護啓,並對益的部族展開戰爭,最後啓勝而奪得權位。之後益率領着東夷聯盟討伐啓。經過幾年的鬥爭後,啓確立了他在部族聯盟中的首領地位“,但其共同觀點是“公天下”變成了“家天下”。

夏王朝的建立,意味着禪讓制被世襲制所取代。這標誌着漫長的原始社會被私有制社會所替代 ,這是歷史的進程。但是,一種新制度的建立,必然會遭到部分反對。隨後不少傾向禪讓傳統的部族質疑啓的權位。啓都郊外的有扈氏仗義起兵,率領部族聯盟向啓都討伐,與啓軍大戰於甘。戰前啓稱他的權位是“恭行天”的,這便是之後周朝天子論的雛形。啓擁有中原民眾的贊同,在人數方面佔有絕大優勢,最終擊敗有扈氏,罰貶做牧奴。這次勝利代表中原地區的主流社會觀念已從原始的禪讓制度轉向了世襲制度。

夏氏族原姓姒,但從啓開始改用國名“夏”為姓。同時啓不再使用伯這個稱號而改用後,即“夏後啓”。啓能歌善舞,常常舉行盛宴。其中最大的一次是在鈞台,此即鈞台之享,還在“天穆之野”表演歌舞。《山海經·海外西經》記載到啓在舞蹈時“左手操翳,右手操環,佩玉璜。甚至有些文獻傳説啓曾經上天取樂舞。中國古老的樂舞文獻《九辯》、《九歌》與《九招》均稱啓為其原作者。

啓統治期間,其子武觀時常作亂。《韓非子·説疑》説他“害國傷民敗法”,最終被誅殺 。除了夏氏族內部的糾紛,為爭奪部落聯盟的權威,亦常常與東夷作戰。

夏啓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啓,史稱夏啓,也稱、帝啓、夏後啓、夏王啓,他是禹的兒子,夏朝的第二任君王,前1978年―前1963年在位。其母是塗山氏族的女子。兒子至少有五人,其中有太康及中康。根據《竹書紀年》,帝夏啓王在位39年,約78歲駕崩。

關於啓的身份,在屈原的《天問》中説,禹巡治洪水,走遍四方,一次,偶然與塗山氏相遇於台桑,旋即分別。懷孕的塗山氏女在傷念中生下啓後就死了。所以,啓生下來就失去了母親,是個苦孩子。

夏啓作為我國曆史上第一個朝代的建立者,無論是從歷史文獻記載還是從學者研究的角度來看,啓為禹之子似乎已成定論。

禹死後,啓通過武力征伐伯益,將其擊敗後繼位,成為中國歷史上由"禪讓制"變為"世襲制"的第一人,自此,宣告原始社會結束,開始了奴隸社會,啓是傳統上被公認的中國第一個帝王。他放棄陽翟,西遷到大夏(今汾澮流域),建都安邑(今山西夏縣西)。此後,又通過甘之戰,擊敗強有力的有扈氏,消除了華夏族內的反對勢力。在位晚期,發生了武觀之亂,以至政局動盪。他一生四處征戰,最終病死,葬於安邑附近。

王位之爭

舜以後,王權進一步強化,傳説姒禹塗山會盟時"執玉帛者萬國","朝諸侯之君會稽之上,防風之君後至,而禹斬之"。此塗山就是河南嵩縣的三塗山,亦即會稽山,正在夏人活動中心地區附近。可見經鯀、禹兩代經營,夏后氏已形成一支強大的勢力,為夏王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礎。

隨着王權的產生,氏族制度的機關已部分被改造,部分被拋棄,唯繼任領袖的人選要經議事會認可的形式尚存。而從媯舜到姒禹正處於社會大發展的時代,各種人才輩出,首先被舉為姒禹繼任者的是當時曾掌五刑、負責獄訟的皋陶。皋陶先姒禹而死,部落聯合體議事會又推舉了益,即伯益。

他是顓頊和少典氏的後裔,又名大費,與皋陶有一定的血緣親屬關係,曾協助姒禹平水土,有功而受到媯舜的器重,被任命為掌管山澤、調馴鳥獸的"虞",古文獻曾有"益主虞、山澤闢"之説,有學者認為他的功績在首創畜牧業。所以按照傳統習俗,姒啓作為領袖之子在議事會討論繼任者人選時,雖被優先提名,但他的功績與威名無法與益相敵,益很自然的成為議事會認可的法定繼承人。

啓奪得領袖職位後,在今河南禹縣舉行盟會,通報聯合體內部各部落和附近酋邦,爭取支持者,以確立自己的統治,這就是文獻記載中的夏啓有鈞台之享。但是姒啓破壞傳統習俗的篡奪行為引起一些部落的不滿,尤其是那些實力雄厚,同樣覬覦聯盟最高權位的部落首領,以有扈氏為代表,公然表示不服從姒啓作新的領袖,從而發生了姒啓伐有扈氏的甘之戰。

有扈氏是當時一個強大的部落或酋邦。傳説姒禹時就曾發生過"攻有扈","以行其教"的戰爭。戰前,姒禹在誓師之辭中説:"日中,今予與有扈氏爭一日之命,且爾卿大夫庶人,予非爾田野葆士之慾也,予共行天之罰也。"宣告要和有扈氏決一死戰,標榜自己不是為了貪圖有扈氏的土地、人民、財貨,而是代天行罰。

還傳説:"昔禹與有扈氏戰,三陣而不服,禹於是修教一年,而有扈氏請服。"這些傳説都反映姒禹與有扈氏之戰,是一場權力之爭。有扈氏以其強大,意欲僭取聯合體王權而起兵,所以姒禹伐有扈"以行其教"、"行天之罰",而且將戰爭的手段與加強政教的手段結合,最終才戰勝有扈氏。姒啓伐有扈,在一定意義上可謂是禹伐有扈的繼續。

武觀之亂

姒啓用暴力手段結束"禪讓制"後,他的兒子們又發生了爭奪繼承權的骨肉相殘,這就是武觀之亂。

在周代文獻中,曾將"夏有觀、扈"和"虞有三苗"並論,其中的扈是有扈氏,觀則為武觀,或作五觀。還將他與堯子丹朱、舜子商均、湯子太甲、文王之子管蔡相比,説"是五王者皆有元德也,而有奸子……",可證姒武觀是姒啓之"奸子"。關於武觀之亂的經過留下的記載很少,僅見今本《竹書紀年》中有:"(啓)十一年,放王季子武觀於西河。十五年,武觀以西河叛,彭伯壽師師徵西河,武觀來歸。"

《逸周書·嘗麥》篇也記述了對這次叛亂的征討:"其在啓之五子,忘伯禹之命,假國無正,用胥興作亂,遂兇厥國。皇天哀禹,賜以彭壽,卑正夏略。"文中的"五子"當為"五觀"之誤。據今本《竹書紀年》啓在位十六年。約略可知在姒啓的晚年已發生了諸子爭立的動亂,季子武觀因此被放逐西河。

後來,當繼任問題進一步提到日程上時,姒武觀發動叛亂,效法姒啓用暴力奪取繼承權,這場權力之爭幾乎瓦解了夏王朝的統治,幸而有彭伯壽率師出征西河,才平定姒武觀的叛亂。關於西河之地望歷來説法不一,較多説法是在河水之東的晉南或河水之西的陝西韓城一帶,還有河南安陽附近的內黃説等。以在晉南河汾之間的可能性最大,關於夏文化的考古發現、研究成果也為晉南説提供較多的證明。

夏啓取消“禪讓制”的原因

夏啓所處的時代是我國古代“禪讓制度”瀕臨崩潰的時期。甚至可以説,早在堯舜時期,“禪讓制”已是虛有其表。

《述異記》捲上記述,堯晚年要推薦舜為繼承人,擔心長子丹朱不服,就將丹朱放逐到南方丹水(今湖北均縣)一帶。後來,丹朱果然不服,與南方的三苗民族聯合,舉兵反叛。堯親自帶兵去平叛,並生擒丹朱。丹朱求饒。堯説:“我不能以天下人的痛苦來換取你個人的利益。”

於是,毅然處決了丹朱,將王位禪讓給舜。然而《山海經》卻作了相反的記述,説堯晚年不如以前賢德,私自將王位傳給了其子丹朱。舜不服,奮起反對,奪取了王位。《古本竹書紀年》也説,舜囚禁了堯,又阻止丹朱與他父親相見。《史通・疑古篇》也有舜“放堯於平陽”,奪取了王位的記述。其實,禹繼舜位也有類似的記載。

舜在繼位前後,看到禹的父親鯀、共工、灌兜和三苗這四股勢力太大,於是以除“四凶”為名’先後翦除了他們,並以鯀之子禹代替父職,繼續治水。不想禹在治水過程中發展壯大了自己。治水成功後,禹很受百姓擁戴,舜只好對天起誓,讓禹做自己的繼承人,而暗中卻將王位傳給其子商均。

《史記・夏本紀》説,禹對舜這種“兩面派”做法極為不滿,於是憑藉自己的實力和威望,用強制手段將舜放逐到蒼梧(今廣西蒼梧縣境),又將其子商均囚禁於陽城(今登封東南告城附近),然後奪取了首領之位,以所封之地“夏”為國號建立了夏朝,都陽翟(今河南省禹州市)。禹建夏朝後,非常謙謹,認為自己德不及堯舜,因而不稱帝而改稱王。這就是後世尊禹為禹王的緣由。

當時有個人叫儀秋,善造美酒,獻給禹王品嚐。禹飲之非常甘美,便預言説:“後世必有以酒而亡國者。”從此率先戒酒,並疏遠儀秋,禁絕諸臣無故貪杯酗酒,倡導勤政廉政,天下臣民心悦誠服,造就了太平盛世。當時,有鳳凰出於荊山,來儀於陽翟,天下皆以為是吉祥之兆。禹王遂於荊山之陽鑄九鼎,並圖天下神奸鬼物於其上,各以一鼎象徵一州之物。後人呼之為“禹鼎”。

夏禹開始在部落聯盟中擁有無上的權力,九鼎的鑄成,使他有機會把這權力強化和神聖化,使它更加鞏固,以便把各部落統一在一起。

隨着王位的鞏固,夏禹越來越覺得自己好不容易得來的王權應該由自己的兒子來接管,而不能讓別的什麼人來繼承。可是伯益功勞卓著,威望極高,首領會議上推舉他做自己的繼承人。禹王感到眾意難違,只好順水推舟,答應下來。為了這件事,禹王越發煩躁,寢食難安。後來他想道:“自己之所以能順利地繼承舜位,一是當年治水有功得到了人們的尊敬和愛戴,二是舜選定自己做繼承人之後,就讓自己行使治理天下的大權。

如果我也效法當年舜的做法,把治理天下的大權讓兒子去執行,而只給伯益一個繼承人的名義呢?”於是,禹王讓啓參與治理國事。過了幾年,由於他的兒子啓把國事處理得很好,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也高了起來,而伯益作為繼承人,卻沒有新的政績,他過去辦的好事,人們也漸漸淡忘了。

其實在這個時候,氏族首領已經不像早先那樣與氏族的其他人有着平等的地位,從大禹鑄九鼎彰顯王權開始,他就不停地在破壞上古的一些原始道德,尤其是在一次氏族首領大會上,他擅自殺掉晚到的防風氏首領,已經可以看出其強權的影子,但不論怎麼説,夏禹還不敢在自己生前公然破壞禪讓制,他的確指定了治水有功的伯益為自己的繼承人,但此時他的兒子啓的勢力已經非常強大了。

禹死後,伯益為他舉行了葬禮。這個時候,伯益犯下了一個令他悔恨終生的錯誤,他的想法太過天真,他以為天下從此就是自己的了,便在帝都陽城(今河南登封市告城鎮)即位稱王,坐上了天子之位。但是,伯益也看到了百姓對夏啓的擁戴,看到了自己所處位置的不穩定。三年服喪完畢以後,伯益就將天下讓給帝禹的兒子夏啓,自己避居到箕山的南面去了。

這是中國帝王禪讓史上的一個關鍵細節,也是中國上古歷史上的一個關鍵細節——伯益假惺惺地“避居箕山之陽”,期望夏啓號召百姓呼喚伯益出山,可是,伯益的願望沒有實現。夏啓沒有對他客套,百姓也沒有擁戴他出山,伯益的願望成為了泡影。

假如伯益沒有假惺惺地“避居箕山之陽”,按照夏禹的禪讓堅決繼位,禪讓制可能還會繼續延續若干年,中國歷史還不至於早早進入“家天下”的王位繼承時代。但是,伯益偏偏假惺惺地“避居箕山之陽”,讓中國古代歷史就此轉換進入一個新的時代。

伯益看到事情成了這個樣子,大怒。他本是東夷人,於是他召集東夷部族率軍向啓殺來。而啓早有防備,經過一場大戰,打敗了伯益的軍隊。夏肩為了慶祝勝利,在鈞台(今河南禹縣)舉行了大規模宴會,公開宣佈自己是夏朝第二代國君。從此,父亡子繼的家天下制度便取代了任人唯賢的公天下制度。

夏啓實行王位世襲的故事,説明那時原始社會的氏族公社制度已經徹底瓦解,氏族部落會議制度已經轉化,開始出現了國家的雛形,奴隸社會到來了。奴隸社會取代原始社會,是人類歷史上一次劃時代的進步。因為在原始社會,低下的生產力水平使人們的生活極其艱苦。到了奴隸社會,農業和手工業有了分工,社會生產力得到很大提高,生產得到很大的發展,人們的生活也得到很大改善,為文化的繁榮創造了條件,所以説這是歷史的向前發展。

夏啓的歷史評價

歷史上對夏啓的評價褒貶不一,尤其是史學界普遍有這樣一種看法:“啓開闢了中國奴隸社會的新紀元。但這並不能證明啓的人格偉大,恰恰相反,乃是由於他的道德墮落”。

最早關於夏後啓作樂的記載就是《山海經》,《山海經》裏對夏後啓本人的記載,就這麼兩條,説他“乘兩龍”、“上三賓於天”,《海外西經》雲:“大樂之野,夏後啓於此儛九代;乘兩龍,雲蓋三層。左手操翳,右手操環,佩玉璜。在大運山北。一曰大遺之野。”這兩條文字的主要內容,都是説他在歌舞,提到的歌舞有《九代》《九辨》《九歌》《九招》。

而《真誥》裏還説他死後成了神,是四明公之一,所謂“四明公並得昇仙階”,四明公是:夏啓為東明公,周文王為西明公,召公奭為南明公,吳季札為北明公,這顯然是後世道教給編排封的神,並非古傳。

《楚辭·離騷》裏説:“啓《九辯》與《九歌》兮,夏(下)康娛以自縱。不顧難以圖後兮,五子用失乎家巷。”

《天問》裏説:“啓棘賓商(啻、帝),《九辨》《九歌》;何勤子屠母,而死分竟地?”

《離騷》裏説夏後啓得到了《九辨》《九歌》,下到地上來就放縱地娛樂,沉迷不已,不顧國家將會發生什麼樣的艱難困苦,也不為後世作長遠打算,結果就導致了他的兒子失去了家園。

其中所説的“五子”又作“伍子”、“武子”,即“武觀”或“武子觀”,是夏後啓的兒子。據説是夏啓的“奸子”,就是不好的兒子,因此遭到夏啓的征伐,所以也有學者把“家巷”的“巷”解釋為“”,即爭鬥,“家闀”就是家庭內部爭鬥,相當於説內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