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兩漢的儒學文化一點都不受重視,因為它不滿足首領之間對社會關係的要求。這種要求簡單地説,就是能滿足上層社會皇帝官員的主要利益。但是儒學文化恰恰相反,它不僅不能為國家帶來財富,還會以一種莫須有的形式來消耗國家經濟。
起初,在封建社會,全國分裂成各個板塊,國與國之間的差異導致戰亂頻發。但是打仗就需要錢財,而此時的國家正是缺錢的時候,所以各個地方官員就去到百姓家裏燒殺搶掠,在這種壓迫下,農民都無法繼續種地,天天苦不堪言,一邊守着自己的糧食錢財,一邊又要防止衙役來搶。日子過得一天不如一天。
但反觀那些統治階級,他們肆意揮霍,根本不在乎這些農民的辛苦錢,他們用這些錢給打仗受傷的士兵治療和補營養,以便他們繼續上戰場。這時的孔子就提出了一個政治思想,就是用一少部分錢來僱一些志士仁人,讓他們上戰場打仗,畢竟人多力量大,可是那時候的統治者認識不到這個問題也就不了了之了。
到了漢武帝時期,社會發展的比較繁榮,這時的漢武帝有着超出漢高祖許多的智商來思考國情和政治制度。經過他長久的研究,最終決定用道家的思想來鞏固國家的經濟,就是開始對百姓實行土地所有制。
讓他們花錢自己買地,然後自己種植,種植所得的錢財國家只要一小部分,這樣既鞏固了國家的經濟,也讓百姓更願意為國家賣力。接下來的經濟一發展,國家就進入了空前繁榮的時期,形成了一個大統一的民族,在歷史上佔有很大的地位。
説到孔子,人們並不陌生,他是歷史上偉大的思想家,為後世乃至今天提供了很多有利的思想。而他的思想也是當時獨樹一幟的。孔子毋庸置疑是偉大的教育家,所以他的教學思想"因材施教,有教無類"才得以流傳至今。作為歷史上著名的教育家,他的思想為後世提供了有利的條件和堅實的基礎。、
在教育上,孔子認為人生來平等,因而根據每個人的特徵制定不同的方法來因材施教,在此基礎上,也更加註重學識和嚴謹的學習態度。
孔子是中國歷史最為傑出的教育家因而他的許多教學方法流傳至今,他誨人不倦,勤勤懇懇的教學態度,不僅對老師來説有很大的重要性,對於學生來説,也是一種值得學習的態度。正如孔子所認為,人人平等,不論老師還是學生,對待教育與學習都應該認真,不能夠囫圇吞棗,要重視這個偉大的教育事業,不能有一絲一毫鬆懈。
並且,孔子把人人平等發揮到了極致。不管是達官顯貴家庭,還是窮困潦倒的家庭;不論是行的正,坐的端的君子,還是平日裏喜好偷雞摸狗的小賊,都可以名正言順光明正大的進入學堂結束知識的洗禮,這就是孔子有教無類的思想。
在教育自己的徒弟時充分發揮了因材施教,他根據每個人的特徵,制定每個人的教學方法,因而湧現出了許多孔子的弟子繼續為孔子延續他的學問,這也是孔子教學成功的表現。
反觀王充,他認為物質是物質,世界是世界,一切都是派生的,物質決定意識,世界存在物質併為物質所運用。世界萬物都是順其自然發展的,根本不純在什麼鬼神論,一切都是物質發展的必然性。
王充是狂熱的唯物主義者,他認為世間的一切都是物質,人既人,物既物,他們之間沒有太多的差異。他説人不應該順眼天物,而自然環境也不能影響人,它們各自存在不會相互影響。他覺得社會的政治發展和人的生活環境與自然界無關,全都是自己發展的必然,所謂有關係的思想,只是唯心主義的一個啓蒙。
他也認為,人生既死,死既生,有人生下來也亦有人死去。人死就好比煙滅了,人活着就好比剛剛點燃的香。他用理論來證明,人死了猶如煙滅,形成的只不過是一縷青煙,而生下的人也只不過是一副人世間的軀殼,因而大力批判封建思想,有鬼神論的思想家。
在王充的思想裏,世界是不斷髮展的,萬事萬物都有其前進的軌道,因而他認為後世一定比前世發達,在漢代的思想政治經濟全都比之前的各個朝代所發達,事實證明,他的思想絕對正確,為後人價值觀提供了有力的幫助。
儒學思想是中國古代思想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思想,它的出現掀起了一個時代的熱潮。儒家思想所提出的"天人合一""因材施教""中庸之道"等思想對後世的發展產生了不小的作永。隨着時代的變遷,國家逐漸瓦解,經濟跌入一個低谷,舉國上下苦不堪言,這時對於儒學思想也沒有那麼重視了。當時,儒家的思想與社會發展上有很大的摩擦,正是因為這種摩擦,讓原本掉落的儒學文化重回巔峯,並在當時具有了更大發展。
孔子特別認可中庸之道,他認為中庸才是百姓應該信奉的真理。他也曾讚美一些古詩,這些詩通常都是以樂景寄哀情,把事物的悲哀在一片歡笑中體現的淋漓盡致,他認為這才是中庸之道的巔峯所在。他所贊成的中庸思想對古代的發展產生了較大的影響,受這個影響,所有人都認為"中庸之道"的思想才是完美的思想,它教百姓不要過度自大,要懂得謙虛,生活方式講究簡樸低調,説話做事含蓄內斂,這邊時期"中庸之美",大力尋找中立的想法,中立的思想,這對後世乃至今天中國人説話做事的方式也提供了較為重要的條件。
儒家學説大力讚美的中庸之道,使百姓全都內斂含蓄,站在中立的立場上看待事物,説話方式也比較謙虛委婉。但是在逐步發展的今天,這種方式對百姓的生活方式也有不小的影響,隨着社會的高速發展,內斂含蓄,已經不能被百姓所認同。因為社會的快速發展,許多人壓力比較大,並且他們也不願意多花時間來思考,再説話。
所以,他們都比較直率的説出自己的想法,跟着自己的心走,是特別偉大的唯心主義者,這時的中庸之道已經被人所摒棄。徵求大幅的展示了中央知道對現金髮展沒有利,只有弊。而這種傳統的方式根本不適合高速發展的現代社會,只成為了一個歷史。他並不能推陳出新,所以他墮落到了一個低谷。在另一個方面,現金的藝術如果一條中庸之道的話,那便是索然無味的,沒有了創造力,也無法推陳出新,在藝術的發展和創新方面更不好。
沒有特別好的創造力,中國的發展也不能達到今天如此高速,人們對待傳統文化,應該推陳出新,革故鼎新,並不能一昧地繼承和發揚傳統文化,那樣對人們本身並沒有好處。所以這對藝術和文化的發展中,人們應該有創新精神,不應該一昧滿足安逸的現狀,一定要推陳出新革故鼎新,對人們的發展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
儒學文化中的中庸之道,天人合一等思想對後世的卻產生了較大的影響,但人們不應該愚昧的順從,他們應該推陳他們吸取好的去除糟粕。所以為了國家和民族的發展,人們應該積極的推陳出新,用新思想來鞏固舊思想,新舊統一的偉大和諧社會。只有這樣,人們的國家才會越來越繁榮,才會穩步的繼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