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帝王與歐洲中世紀君主的稱呼有哪些不同?中國古代君主往往一個皇帝有N個稱呼,他本身作為一個人有自己的名字,而且名和字是分開的,名是長輩給他起的,字多數是自己取的;除了名和字還有號甚至別號;對於皇帝來説還有年號,比如貞觀、開元康熙、乾隆等;除此之外還有廟號,比如剛提到的四個年號所對應的廟號分別是唐太宗、唐高宗、清聖祖、清高宗;最後還有個諡號,比如清聖祖康熙皇帝的諡號就是大清仁皇帝,全稱“合天弘運文武睿哲恭儉寬裕孝敬誠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
年號很好理解,是為了方便紀元用的。當時人們不是像咱們現在這樣農曆和公曆共用,他們是年號和干支紀年共用。年號是誰起的呢?一般是初登基后皇帝本人取的,當然他也是諮詢並融合了自己的老師和文臣的提議才會確定一個年號。廟號是整個朝代所有皇帝的總序列,排最前面的往往是祖、後面是宗、再後面是帝,開國的往往被稱為太祖,使國家步入穩定的並站穩腳跟的往往被稱為太宗。前面所提到的這些所有帝王稱謂,差不多都是帝王家能夠左右的,但最後一種諡號就不同了,這是帝王去世後,後人根據其一生的功績或者劣跡所上的總結性稱謂,總結者往往是下一任帝王及手下的文官,特別是史官。之所以與前面各種稱謂不同,就是因為如果某一個皇帝是亡國之君,那麼給他上諡號的將是下一個朝代,這就不是前朝帝王家能夠左右得了的了,要麼會更加的公正客觀、要麼會更加的貶低重傷。
對於中國人來説,家族裏先輩的名字是需要供奉並忌諱的,因為中國向來是祖先崇拜。而對於一神崇拜的基督教歐洲來説,他們的祖先不是神,因為世界上只有一個神就是上帝,因此他們也就不存在對祖先名字的忌諱。相反如果他們的列祖列宗裏有哪一個人是特別優秀的,幹出了轟轟烈烈的事蹟,那麼他們的後代往往都會一窩蜂地搶着用這個祖先的名字,因此在歐洲重名現象特別嚴重。
歐洲君主也不例外,像什麼威廉、亨利、菲利普、腓特烈、馬克西米連、彼得、愛德華、伊麗莎白等等名字被反反覆覆的使用。那麼多君主重名如何區分呢?他們也有類似於中國古代君主廟號的稱呼,而且他們不用費心去總結一個字來為他們排序,而只是簡單地用一世、二世、三世來區分。
但就算這樣區分之後,對於普通民眾來説仍然很難從腦海中理出一個本國曆代君主的先後順序。比如説第一任君主叫威廉,他的兒子叫愛德華,他的孫子又叫威廉,於是這個威廉就被稱為威廉二世;他的重孫叫亨利,他的曾孫又叫愛德華,於是這個愛德華就被稱作愛德華二世。也就是説這些帝王的名字特別隨機且不規則的交錯分佈,單純靠一世、二世只能區分出同名裏面誰先誰後,卻無法辨別到底是愛德華二世在前還是亨利二世在前。於是一些歐洲君主也出現了類似中國帝王諡號的稱謂,當然不算是標準的諡號,只是歐洲人根據其個人特點,在名字前面冠以特殊的稱呼罷了。與其説是歐洲人的諡號,不如説是綽號,因為這些稱謂千奇百怪且很有意思,比如矮子丕平、血腥瑪麗、聖徒奧拉夫等。
我們需要解釋一個問題,那就是為什麼歐洲君主有那麼多被冠以外號的,而且能夠一直沿用至今,甚至被史學界官方認可和引用,而中國的帝王們就沒有這種公認的外號,哪怕是個別有外號的也在民間流傳不開?
這與東西方統治的最大差異有關。中國歷史一直是以中央集權的大一統統治為主流的,哪怕是在分裂時期也是以大一統為總目標的。而歐洲是在羅馬教皇的宗教一統下,世俗政權歷來處於分裂狀態,從沒有實現過大一統,而且在宗教改革後,連統一的思想也破裂了。因此在大一統的中國封建王朝,作為皇帝以下的官員大臣甚至底層的百姓,是不敢隨便給帝王取外號的。而在歐洲與英國國王平級的就有很多,比如法國國王、西班牙國王等,哪怕是身為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在英、法等國王眼裏,也並不比自己高一級。甚至在神聖帝國羅馬帝國內部的那些公爵和伯爵們,都不把自己的皇帝放在眼裏,只會在自己的封地上各自為政,所以誰給誰取個外號太正常不過了。
總之,東西文化的差異和世俗統治的區別,決定了中國歷史上歷代封建王朝帝王的稱謂無論是名、字、廟、諡,全都是正兒八經的取。而歐洲君主的名字是自己崇拜誰就一個名字重複的用,區分不開就加個一世、二世,再區分不開就出現了禿頭查理、紅鬍子腓特烈這樣的稱呼。不管這類稱謂君主本人是否喜歡,起碼對研究歷史和喜歡歷史的我們來説是個福音,因為在其名字前面加了人物特色形容詞之後,使我們更容易區分也更容易對一個人物產生過目不忘的深刻印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