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中的子午奇謀可行嗎?
三國時期,諸葛亮一心劃魏,為報答先帝劉備的知遇之恩用盡了一生,由於魏國的國力強,人才多,使得諸葛亮多次征討無功而返。魏延也是足智多謀不可多得的將才,於是在諸葛亮伐魏艱難時提出了子午谷奇謀的想法,但卻被諸葛亮直接否定了。
但是每個謀略都需要機會也要根據當時的天時地利才能表現出其成功與否,魏延的子午谷奇謀也很大的不可能性,畢竟諸葛亮是蜀國的軍師早就看破了。這得看對手是誰,兵出子午谷的目的地是魏國的長安,而且長安又是魏國的都城。同時也是西漢都城必有重兵或國之精兵把守,不可能做到只有千餘兵奇出就能攻戰長安。再説西有長安,東有洛陽,可以説魏國的長安就是整個西北地區的中心,即是政治中心又是軍事中心。這些諸葛亮自然會知道,作為西北地區的中心,那麼它自然是魏國多層保護的重點,防禦措施必然會很高,守軍一般來説都會很多而且也精良,也就是説它不是魏延想象的那麼容易攻打。
即使真正的按魏延説的去做,那麼問題就來了,派誰帶兵去?兵少了拿不下,兵多了就容易走漏消息失去奇,雖然魏延稱自願帶三千精兵去攻打。
要知道象長安這樣天下有數的兵家必爭之地,就算不費一兵一卒拿下了,三千人怎麼守住這樣的大城?再説長安自鍾繇開始就被魏國經營數十載,且西涼十萬鐵騎想攻取長安都取之不下,城中百姓基本上在魏國統治下生活了數十年,百姓的心也大都向魏國,如此情況下怎麼守得住?
再則還有個問題,據子午谷長度記載,谷長三百三十公里。古代步兵每日行軍最多也只有50裏已經算是強軍,何況子午谷狹隘難行多地都是懸崖峭壁。想想魏延的三千人馬走這樣的路行軍傷亡會有多少又需要多少時日才能到達,軍隊補給又從何而來?就算你每天能勻速前行,最快也要15天才能到達,但是三千部隊15天的口糧怎麼才有效保證?更別説用馬車託運,或者是人背,這樣是不是顯得太愚蠢。況且長安是魏國的軍事重地,也就是説處在魏國實力的包圍中心,北有關隴、雍秦、東有河南、南有宛城,這些地區都有重兵。這種情況下就算拿下了,怎麼可能守得住?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兵出子午谷的意義是什麼?無非就是攻取敵人的重要城市,動搖瓦解敵人的鋭氣。假設如果拿下了長安確實會極大震動魏國朝野上下,但是隨之而來的問題就是魏國的瘋狂反撲,三千兵如何守長安?三千兵馬可以説是長安城的城角都佔不滿,更何況城內還有心向魏國的士紳百姓。所以就算拿下長安,也是絕對守不住的。很顯然貫守不住的,那麼出兵還有何意義?總結起來兵出子午谷也就兩個問題,是否能攻下?是否能守住?攻下或許有可能,但是守住絕無可能,只會白白浪費蜀國寶貴士兵的生命,對於當時年年征戰讓人口稀少的蜀漢來説,如果使用了魏延的子午奇謀的話,蜀魏兩國軍隊相遇在一起的話一定會有一場大戰。如果戰爭勝利的話蜀國也得不到什麼太大的好處,尚如戰爭失敗那麼將會失去整個蜀漢大軍,這樣看來我想任何人都不會去冒這樣的風險。糧草一旦供給不及,軍隊必定會人心渙散,那時候必定會狼狽戰敗。況且,當時天下一共有十四州,魏國擁有九州半的土地,然而蜀漢只有少得可憐的一州。魏國有四百萬的百姓,而蜀漢向魏國時投降時只有區區的九十四萬民眾。總結下來諸葛亮是對的,子午奇謀″風險太大了,以當時蜀國的實力來説無法承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