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是你的附屬品”:和孩子交流,要遵循“五不”原則

“孩子不是你的附屬品”:和孩子交流,要遵循“五不”原則

很多家長都在頭痛一個問題:

尤其是當孩子進入到青春叛逆期的時候,這種溝通困難的感受愈發強烈。

一方面是隨着年齡增大,孩子開始有了自己獨立的思考;

另一方面則是因為習慣了孩子“聽話照做”的家長,在孩子突然有了“反抗”情緒後感到無所適從。

於是大多數家長都會把這種難以溝通的情況歸結於“孩子還小不懂事”上。

但事實上真的是這樣嗎?難道我們做家長的就沒有自身的問題存在?

“孩子不是你的附屬品”:和孩子交流,要遵循“五不”原則

在分享溝通方法之前,我們可以先做一個自我反省。

作為父母,你是否有跟孩子説過類似這樣的話:

另外,當我們在跟孩子交流時,你是否有類似這樣的心態:

如果你有過類似的言論或者心態,那麼在跟孩子溝通的過程中,你其實已經犯了一個很多家長都會犯的錯。

你跟孩子之間的互動方式並不是在“溝通”,而是在“命令”。

這樣的溝通方式和心態下,孩子往往都不怎麼聽得進去,甚至會加重逆反心理。

那麼該如何跟孩子進行有效的溝通呢?下面分享一個和孩子溝通的“五不原則”。

“孩子不是你的附屬品”:和孩子交流,要遵循“五不”原則

第一:不在孩子情緒激動時急於溝通。

相對於大人來説,孩子對於情緒的控制能力要弱很多。

所以當我們跟孩子之間有言語上的碰撞時,做父母的要率先控制住自己的情緒,然後等孩子情緒緩和下來之後再進行深入的溝通交流。

我發現很多時候在家長跟孩子之間有意見衝突時,往往家長的情緒比孩子的情緒還要暴躁。

這並不是説孩子的情緒控制能力就比家長好,而是孩子被父母的“威嚴”嚇到不敢説話了。

出現這個現象主要有兩種原因:

而無論是哪種原因,結果都會造成孩子用“沉默”的方式來回應家長的“失控”,然後在內心越來越叛逆。

因此,當我們在跟孩子溝通的時候,要觀察孩子的情緒、需要。

既不要在孩子情緒很激動的時候急於溝通,也不要過度控制孩子發泄情緒——只需要謹防孩子做一些傷害自己或者他人的舉動即可。

第二:面對孩子優缺點,不要“模糊”説明。

簡單來説就是在你指出孩子缺點或者誇獎孩子優點的時候,一定要明確到具體的事件上來。

比如孩子作業沒完成就去看電視,你就不能用“不聽話”來概括,而是要明確指出做事情要有輕重緩急的重要性。

再比如當孩子在認真看書的時候,你也不能只是用“真乖”來誇獎,而是要明確表達他“愛閲讀”的事情上來。

本身孩子對於很多事物都還處於摸索學習階段,如果我們只是“模糊”説明孩子的優缺點,那麼孩子是沒有明顯體感的。

也就是説,你的話在他們聽來是需要揣摩的。

明確到具體時間上來有兩個好處:

大部分孩子都會更加傾向於接受“講道理”的溝通方式,而這個講道理就是要具體到事件中來。

第三:不能用過激甚至惡毒的言語責罵孩子。

這一原則要跟第一個原則結合起來。

我聽到過很多家長在責罵孩子時會吐口而出很多過激的言論,甚至於開始動手打孩子。

這其實就是家長沒有控制好情緒所帶來的結果。

即便孩子是你生的是你養的,但自從降生的那一天起,他就是一個獨立的生命個體。

作為家長,我們首先要尊重孩子個體的事實,其次還要尊重孩子的權利。

最後才能真正在言語、行為上做到尊重孩子。

孩子尊敬你,事實上並不是發自內心的。他們之所以會表現得很尊敬你,可能只是因為他們接受的教育是這樣而已。

無論是跟外人相處,還是跟自己的孩子相處,我們都要清楚一個道理:

你尊重孩子,孩子自然也會尊重你。

第四:不要以成績、分數來判斷孩子的學習。

要知道,學習不只是考試、排名、分數,也不僅僅是課堂上、課本上的知識。

從一言一行到一字一畫,從識字辨物到思想道德等,都是孩子要學習的東西。

學習是豐富而內涵的,考試只是學習的其中一個很小的分支而已。

任何厚積薄發、大器晚成的人,都離不開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

有的孩子天賦相對低一點,他們學習新知識掌握新知識的能力要稍微差一點,所以在面對同樣內容、同樣測試的情況下,跟其他孩子有所差距是很正常的。

作為家長,我們不能總是把

我們需要挖掘他們更多發光點,給予更大的學習鼓勵和肯定,這才是跟孩子保持良好溝通的心態。

第五:不要把工作生活的消極情緒轉嫁到孩子身上。

這一點是非常多家長常犯的錯。

很多時候家長工作一天下來,回到家在輔導孩子寫作業的時候就會把自己在工作、生活中的消極情緒轉嫁到孩子身上。

最常見的轉嫁現象就是,家長愛説這樣的話:

在你看來這句話無非就是簡單地發泄一番,但實際上在孩子聽來就是另一層意思。

我們一定要明白一個道理,在孩子心智、經驗還不夠豐富的情況下,提前從父母身上接收到生活的負面情緒,其實是一個很殘忍的事情。

你想,連生活了幾十年、在社會上摸爬滾打多年的你有時候都難以承受的壓力,你的孩子難道就能扛得住?

結語感悟

有時候我在跟我孩子溝通的時,也經常會出現情緒失控的時候。

但當我發現這樣做會給孩子帶來極大心理創傷之後,我就開始逐漸收斂和控制自己的情緒。

我想起《銀河補習班》裏鄧超扮演的馬皓文對他的孩子説的一句話:

作為家長,當我們未經孩子同意把他帶到這個世上,我們就有義務給予他們足夠的尊重、良好的教育和正確的價值觀引導。

所以,在跟孩子溝通問題上有困難的父母們,不要總把問題歸咎到孩子身上。

讓我們和孩子一起學習、反省、成長,用更好的溝通方式,盡到一個做父母的責任吧。

—END—

歡迎留言補充。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065 字。

轉載請註明: “孩子不是你的附屬品”:和孩子交流,要遵循“五不”原則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