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嘛,半真半假,為了襯托主角,烘托劇情,肯定要對人物臉譜化,白的無限拔高,黑的使勁貶低。《雍正王朝》中的太子胤礽,顯然有被“灰色化”的傾向,如果剝離情節塑造的文學色彩,胤礽其實是一個歷史悲劇人物。
胤礽的生母,是康熙帝的第一任皇后赫舍里氏。胤礽本有一個哥哥,早夭,所以他成了嫡長子。胤礽一生的幸運與不幸,都是因為這個身份。
胤礽剛剛出生兩個時辰,還沒有喝上母親一口奶水,赫舍里氏就因難產而死。年輕的康熙,與赫舍里氏感情非常深厚,他把對愛妻的思念,全都加在了胤礽身上。在胤礽剛剛過完週歲生日時,康熙帝下旨,冊封他為太子,成為滿清歷史上唯一一位太子。
胤礽的一生,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幸福的童年和青少年時期,父子罅隙頓生的危機階段,兩次被廢的父子反目階段。
幼年時期的胤礽,聰穎好學,文武兼備。他六歲讀書,十二歲讀完四書五經,他五歲第一次隨康熙射獵,射獲一鹿四兔。從康熙三十四年西征準噶爾開始,胤礽多次出任監國,期間“舉朝皆稱皇太子之善”,康熙也多次誇讚胤礽。
可見,胤礽的學問、武備、處理政務的能力,都是相當出色的,並不像《雍正王朝》裏描寫得那樣,只會發脾氣,把政務搞得一團糟,爛泥扶不上牆。即便胤礽被廢后,康熙依然對胤礽的能力表示認可:“胤礽之儀表及學問才技,俱有可觀。”
這恐怕也是康熙二次復立胤礽為太子的很重要原因。康熙對胤礽的不滿,始發端來自於對胤礽的品行不滿。
康熙二十九年,胤礽和老三胤祉,到前線探望親征的父親。彼時康熙卧病,胤礽似乎對父親的病情漠不關心。他冷漠的態度,讓康熙很受傷,他把胤礽趕回北京。那一年胤礽16歲,是父子間第一次產生隔閡。
不過,這並沒有改變康熙對胤礽的溺愛,在父親的驕縱下,胤礽暴露出了越發嚴重的私德問題,他脾氣暴躁,奢靡無度,好酒色養男寵,甚至發生了搜刮民財的違法行為。
當有人把太子的這個變化,反饋給康熙帝的時候,康熙一律採取“護犢子”的態度,反而嚴厲處罰告狀者。“棒打出孝子,慣養忤逆兒”,民間老話作用在這對皇家父子身上,胤礽越來越出格的私德虧損,成了反對派的靶子。
當父子間相安無事時,胤礽的這些毛病,在康熙看來根本不算啥,可是當他們之間一旦出現嫌隙,這些毛病就被無限放大。
康熙四十二年,胤礽的叔公索額圖被囚殺,以此為標誌,康熙對胤礽的不滿開始公開化。康熙四十七年九月,木蘭秋闈中,胤礽舉止異常,被康熙認為有篡逆圖謀。康熙當機立斷,以胤礽勾結索額圖黨羽,企圖弒君為由,廢胤礽太子之位。
就在當年十月,大阿哥胤褆勾結蒙古喇嘛,“魘魅”(巫術)胤礽事發,康熙帝震怒之下永久圈禁胤褆。這件事讓康熙聯想到胤礽那段時間失常的舉止,認為太子是受了巫術之害,於是又在第二年,胤礽身體康復後,再次復立他為太子。
然而,僅僅兩年後,因為“託合齊會飲結黨案”,胤礽二度被廢太子。這次被廢,康熙給胤礽加了幾條罪:“暴虐無所不為,不知忠孝,不識廉恥,行事乖戾,有不可言者。”説胤礽這些罪,都因為其“狂疾”難愈。
當然,在這份廢太子詔書中,康熙依然承認,胤礽的“學問材技,俱有可觀”。
康熙兩次廢掉胤礽,其實理由都有點牽強。弒父謀位,他自己都推翻了這個説法,私德問題早就存在,過去康熙不以為然,怎麼這會兒就成了廢太子的理由?最過分的是,康熙還拿赫舍里氏難產説事,説是胤礽“克母”,不孝。
其實,胤礽的悲劇就一個原因——太子之位!
胤礽作為太子,成年後必然參政,又多次監國,周邊肯定形成自己的勢力。康熙對眾皇子的定位,跟明朝不同,他希望兒子們接受良好的教育,將來能成為“內襄政本,外領師幹”的皇權擁護力量。
可事實上,皇子們的參政帶來的後果是,各自形成了政治勢力,成了威脅太子之位的外部力量。前面提到的“魘魅案”、“會飲結黨案”,以及“張明德案”等等,都是康熙王朝“九子奪嫡”的產物。
當太子的勢力達到一定程度,它有必然與皇權形成衝突。康熙王朝兩位政治大佬索額圖、明珠之死,都是這個矛盾激化的結果。
胤礽作為太子,始終處於明槍暗箭的傷害中,無處可躲。他參政就會與父親產生矛盾,不參政就會被視作無能,況且參不參政由不得他,政治鬥爭的走向,他也控制不了。不光他控制不了,連康熙皇帝本人都無能為力,都被搞得身心憔悴,暗自傷神。
“魘魅案”導致太子精神失常不可信,很可能是胤礽在長期的被打壓下,出現了精神奔潰的跡象!
胤礽被廢后,康熙明白了一個道理:無論誰被立為太子,都會成為下一個打擊目標,胤礽的悲劇還會重演,所以乾脆不立太子。他心目中的繼承人,也因此得以保護起來。
由此可見,胤礽的悲劇其實跟他本人沒多大關係,説破天的理由都是假的,即便胤礽補缺自己的私德缺陷,他依然逃不脱宿命。假如換作雍正(胤禛),也是一個結果。
這才是歷史上太子胤礽的真面目:學識出眾,能力超拔,絕不是電視中那副無能無德,只知道貪圖享樂的萎縮之輩。只可惜,康熙給了他一個不堪負重的愛,讓他成了政治絞肉機的犧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