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都體育學院副教授 蔣玲玲
馬克思主義認為,體育是滿足人類個體及社會的物質需要與精神需要的實踐活動,體育發展水平要與社會生產發展水平相適應。新時代的學校體育在培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人的歷史使命中肩負重任,需要富於鮮明時代特色的思想作為指導。
為此,黨和國家號召要努力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樹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開齊開足體育課,幫助學生在體育鍛煉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鍊意志。
以上號召,構建了嶄新的學校體育“四位一體”目標體系,是學校體育改革發展的新座標,是新時代學校體育事業的行動指南和根本遵循,可以從時間、價值、路徑三個向度把握其思想精髓。
提升身體素養:新時代學校體育的核心要義
學校體育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良好的體育教育要從基礎抓起,厚植青少年體育根基。黨和國家高度重視學校體育工作,指出身體是人生一切奮鬥成功的本錢,少年兒童要注意加強體育鍛煉,家庭、學校、社會都要為少年兒童強健體魄創造條件,讓他們像小樹一樣健康成長,長大後成為建設祖國的棟樑之材。
學校體育的本質是什麼?為什麼要發展學校體育,如何發展學校體育?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學校體育工作必須面對、思考、回答的時代課題。
體育學科提出的身體素養,不僅是體質、體能或者身體素質,它包括運動能力,健康行為和體育品德,強調“通過學習體育能帶給人們什麼”?梳理新中國成立70餘年學校體育的歷史脈絡,特別是改革開放40多年來,學校體育的發展從政策法規到教育教學,從教材建設到師資培養,從陽光體育運動到學生比賽競賽,各方面的建設都取得了顯著成效,學校體育工作實現了跨越式發展。但從2016、2017、2018連續三年中國青少年兒童體質健康調查數據來看,學生體質健康的整體優良率分別還只有26.5%、29.3%、30.57%,離《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規定至少達到50%-60%的達標優良率還有較大差距,青少年兒童體質健康持續下降的癥結還未從根本上解決。
對標黨和國家體育、教育和健康三大事業,在時間向度中叩問學校體育的使命和擔當,我們清醒地看到,增強青少年身體素養,提升他們的健康水平,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堪當大任的時代新人,我們還任重道遠。
涵養體育精神:新時代學校體育的價值追求
“完全人格,首在體育”。體育運動不僅增強體質,更重要的是展現體育精神,弘揚體育文化。
用戰略家的眼光審視體育哲學與體育文化,從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高度傳承和弘揚體育精神,也成了國內學校體育發展的基石。
中華體育精神主要由祖國至上、科學求實、敬業奉獻、團結友愛、遵紀守法、艱苦奮鬥等關鍵詞組成,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共源性、趨同性,縱觀中國體育史,既是中華體育精神生動詮釋的歷史,也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鮮活教材,利用體育楷模的影響力和感染力來激發學生的愛國心和正能量,讓廣大學生在體育活動中,不僅可以增強體質、提高技能,還可以增進團隊意識、培養集體榮譽感、錘鍊意志品質,同時可以讓學生的精神世界更加豐富,培養勝不驕敗不餒、頑強拼搏的精神。
深化教學改革:新時代學校體育的創新路徑
目標決定路徑,路徑源自目標。2020年相繼出台的《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關於深化體教融合 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意見》這兩個重磅文件全面完善了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為什麼做、做什麼、怎麼做的系統設計,明確了學校體育深化改革的現實路徑。
一是鞏固體育教學的主渠道、主陣地,以“開齊開足上好”體育課為標尺,保證課時,防範“注水”。二是根據學生年齡、運動項目特點,建構一體化推進的體育課程和教材體系,創建“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學校體育特色。三是推廣武術、射藝、舞龍舞獅等中華傳統體育項目,涵養陽光健康、拼搏向上的校園體育文化,培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彰顯文化自信。四是強化學校體育教學訓練,逐步完善“健康知識+基本運動技能+專項運動技能”的學校體育教學模式。五是加強體教深度融合,健全體育競賽和人才培養體系,暢通學校體育和競技體育的通道。毋庸置疑,學校體育教學改革是加強和改進學校體育工作的關鍵,聚焦“教會、勤練、常賽”是體育教育教學改革的核心。
新時代學校體育“四位一體”目標體系具有豐富而深刻的內涵,從時間、價值、路徑向度中探尋新時代學校體育的使命和責任,領會學校體育發展的價值趨向,審視學校體育改革的思路與舉措是準確把握其思想精髓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