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們的侃爺聊歷史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在古代歷史上,無數朝代起起落落,也誕生了眾多的末代皇帝,他們有些屬於活該,比如何不食肉糜的晉惠帝,王氣在此的陳後主,吃喝玩樂的宋徽宗,有些屬於無能為力,比如漢獻帝和隋恭帝,不過明思宗崇禎帝應該算是獨一檔。
説他不努力吧,當然不對,崇禎上台以後,剷除魏忠賢等宦官勢力,為了國家夙興夜寐,勤於政事,厲行節儉,然而明思宗卻也總能夠做出最差的決定,用人猶疑,自毀城牆,還打算把填充國庫的算盤打在已經是貧苦不堪的老百姓身上,最終導致了難以挽回的解決。
不過可能少有人知道的是,在1644年,崇禎上吊煤山的這一個月裏,他依然還有最後一次機會,李自成:只要答應三個條件,我幫你打清軍,崇禎:那朕還是死吧,究竟是還怎麼一回事情呢?
1644年2月,李自成在西安稱帝,國號大順,隨後率領大軍,向北進發,所到之處攻無不克,並且在4月逼近了居庸關。
但是此時的李自成部隊,消耗也是異常大,4月7日的寧武關戰役,前後死傷將士竟然達到了7萬多人,正如《罪惟錄》所提到的:“後賊陷京師,多有手足創者,皆經戰寧武者也。”
此時明軍依然有十多萬的主力,在前線山海關和清軍對峙,這也是李自成所顧忌的地方,除此之外,他的勢力還和南方的張獻忠決裂,後者隔岸觀火,説不定什麼時候就會捅李自成一刀。
因此到了4月24日,農民軍進入北京復興門南郊一帶,根據《小腆紀年附考》記載,李自成派在昌平投降的太監杜勳前往城內,和崇禎帝秘密談判。其中李自成提出的條件如下:“闖人馬強眾,議割西北一帶分國王並犒賞軍百萬,退守河南······闖既受封,願為朝廷內遏羣寇,尤能以勁兵助剿遼藩。但不奉詔與覲耳。”
簡而言之很簡單,我能夠投降,甚至能夠幫助你抵抗清軍,條件有三:割讓西北一帶、犒賞軍隊百萬、不用聽從詔書也無需覲見。
看上去這三個條件有些苛刻,然而如果真要達成,至少明廷的危急存亡能夠得以緩解,然而後來的結果大家還是知道了,最終北京告破,崇禎自殺。
究竟是什麼,讓崇禎寧死也沒有答應呢?雖然沒有史料記載談判情況,但是我們也不難分析出以下幾點。
首先是個人感情上的問題:
李自成和明朝皇室,已經是血海深仇,攻克洛陽後,他殺了萬曆皇帝兒子福王,竟然將鹿肉和福王一同烹煮,取名為“福祿宴”,而早在1635年,李自成等農民軍攻取鳳陽,更是發掘明皇室祖墳,焚燬朱元璋出家的皇覺寺,崇禎聽後大哭不已,兩者從此勢如水火,沒有和談可能。
局勢上的問題:
隨着農民軍的逼近,崇禎急令各地部隊勤王,當時吳三桂的部隊距離北京也已經非常近,此時的他依然有着等待救援的幻想。
能力上的問題:
此時明朝國庫空空如也,上哪去找銀子去給李自成勞軍呢?
最終雙方也就繼續打了下去,大明王朝到此也宣佈了終結。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説説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説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