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隆興北伐:那個17歲成名、金兀朮一見他就躲的猛將卻輸給了豬隊友

由 哈愛朵 發佈於 經典

隆興元年(公元1163年)四月,剛剛接班不久的宋孝宗向都督江淮的張浚下達了北伐的旨意。

由於兩位宰相都反對北向用兵,所以孝宗這一道詔令繞過了三省與樞密院,直接下達給了張浚和諸將。

張峻接到北伐密旨後,調動淮河流域的八萬軍隊進入前線,對外號稱二十萬。

公元1163年夏,北伐正式開始。


宋軍兵分兩路,一路由李顯忠統率取靈壁(今安徽靈璧縣),一路由邵宏淵指揮攻虹縣(今安徽泗縣)。此次出兵是紹興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秋完顏亮南侵以來,宋軍首次主動發起進攻,史稱隆興北伐。

北伐軍的兩員主將李顯忠和邵宏淵,幾乎已經是南宋方面當時能夠排出的最豪華的陣容了。東路的邵宏淵因胥浦橋之戰成名(發生在金主完顏亮大舉南侵之時),西路軍主將李顯忠更是個可以比肩岳飛的猛人。

李顯忠(公元1109年-公元1177年)本名李世輔,綏德軍青澗(今陝西清澗)人,唐太宗李世民直系後代。他膽略過人、武藝超羣,自年少時起就跟隨其父李永奇出入戰陣。

有一次,部延經略使王庶派李永奇招募兩名細作,潛入敵佔區刺探軍情。結果招來招去只有張琦一人符合條件。正在李永奇為難的時候,他的兒子李世輔站了出來,自告奮勇,希望與張琦一同前去。

當爹的自然是不同意了,你一個小屁孩,啥經驗也沒有,去了只會連累張琦。李世輔卻犯了牛脾氣,説啥也要去,誰勸都不好使。並且表示,自己雖然年紀小,本事可不差,絕對不會拖累同伴。

李永奇無奈,只好同意了。

事實證明,他的決定是對的。李世輔沒有食言,他與張琦緊密合作,多次出色的完成了偵察任務。

有一回,李世輔與張琦外出,發現一小股敵人在邊界的一個山洞裏宿營。李世輔非常興奮,這是一個立功的好機會,一定要幹掉他們。

他説服張琦與他一起前去偷襲。兩人悄悄的接近山洞,偵察好地形之後,埋伏在洞外靜等時機。

夜半三更,估摸着敵人都已經熟睡,李世輔在腰間綁上繩索,從山洞頂上的縫隙滑進洞裏。

這個時候敵人睡得正香,完全沒有察覺到死神已經降臨。李世輔也不客氣,舉劍就刺、連斃數敵。等到對方發現有人偷襲,想要反抗時,他已經揮舞着寶劍一路殺將過來。頃刻之間,洞裏的10幾個敵人全都一命嗚呼了。

為了避免戰馬走脱,被附近的敵人發覺,心思縝密的李世輔在敵人的坐騎中挑選出兩匹好馬,其餘的全部砍掉馬腳,這才招呼在洞外接應的張琦,一起騎上馬,得勝營地。

在這次行動中,李世輔獨自斬殺了敵軍十七人,還順帶繳獲了兩匹馬,一鳴驚人。不單是李永奇,就連王庶也驚為天人,封他做了承信郎,掌管一隊士兵。

這一年,他只有十七歲。

所以説天賦這個東西還是很重要的,李世輔同學17歲就以軍功當上了領導。同樣是17歲,筆者當年還在跟着隔壁高三的一位“大俠”苦練“丁字步”、“長拳”之類的粗淺功夫,出門實戰往往被幹得鼻青臉腫,跟李同學不在一個水平上。


宋高宗紹興初年,金人攻陷了延安府(今屬陝西),李世輔和他的父親連同一眾宋軍都做了俘虜。

為了收買人心,金人和他們的傀儡給李世輔父子加官進爵、賞賜不斷。不過,他們顯然低估了李氏父子的忠義之心。

暫時的隱忍並不代表屈服,父子二人暗下決心,一定要尋找機會南下歸宋,重投母國的懷抱。

後來金人廢了劉豫,前來接收的金兀朮(完顏宗弼)對高大威猛、儀表堂堂的李顯忠很是欣賞,任命他為承宣使,掌管同州(今陝西大荔)。李顯忠赴同州後,隨即派人持密信轉道四川至臨安,與宋廷取得了聯繫。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東風很快就吹來了,這一次,金國元帥撒裏曷充當聖誕老人,親自把機會送上門來。

李世輔用計拿下了撒裏曷,準備用他做保護傘,罩着自己和全家千里歸宋。可惜,還沒等到他與家人會和就出了岔子,走漏了風聲,在家中等待接應的父親連同全家兩百餘口悉數被害。

情急之下,李世輔帶着二十六人殺出重圍,就近投奔西夏而去。

那時候漢人入西夏,投名狀是少不了的。李世輔小試牛刀,生擒了為患西夏已久的金國大將“青面夜叉”,夏主大喜,封他做了將軍。

紹興九年(公元1140年),思宋心切的李世輔與西夏決裂,率軍大破名滿天下的鐵鷂子軍。這個鐵鷂子軍是西夏王牌,無論是宋軍還是金軍都吃過它不少苦頭。李世輔的這一仗打得對手找不着北,斃敵1萬餘人,繳獲戰馬無數,一舉躋身超一流戰將之列。

這下再也沒有人能阻擋他歸宋的腳步了。

同年,李世輔帶所募軍隊四萬餘人入蜀投宋。迴歸之日,李世輔心潮澎湃、情難自已,放聲大哭,部屬也都痛哭流涕。幾萬條漢子一起大哭,場面是相當感人的,很多旁觀之人也一起流下了熱淚。

四川宣撫史吳玠稱讚他説,“忠義歸朝,惟君第一”。

高宗也對他大為嘉許,賜名顯忠。從此,李世輔就成了李顯忠。

南宋初期戰爭不斷,智勇雙全的李顯忠南歸之後在宋金戰場上大放異彩。

紹興三十一年(1162年)的淮西之戰,宋高宗把家底全部壓上,準備全殲南犯之敵,一仗打出若干年的和平。

如此大戰,怎能少得了忠勇無雙的李大將軍呢?李顯忠的作戰風格一向是身先士卒,砍人的事絕不落後。他手舞大刀衝鋒陷陣,所向無敵,就連驍勇善戰的金兀朮,看見李某人的旗號也要退避三舍,還告誡部下説,“此人敢勇,宜且避之”。

回頭再説北伐。

五月,李顯忠輕取靈璧,而邵宏淵部卻在虹縣遭到了激烈的抵抗,屢攻不下。

這個時候,李顯忠“犯了一個錯誤”,很致命的那一種。

為了儘快拿下虹縣再合圍宿州府城,李顯忠放棄了強攻的打算。他派出靈璧降卒前往虹縣勸降、告訴城裏的守軍,李將軍優待俘虜、絕不殺降。

虹縣守將倒也很乾脆,二話沒説,打開城門投降了。

此時離開戰才不過十日,北伐的形勢一片大好。

可惜的是,邵宏淵是個心胸狹窄之人,深以虹縣戰功不出於己為恥。他認為李顯忠搶了自己的功勞。所以心懷怨妒,跟李顯忠槓上了。

在隨後打響的宿州戰役中,本應配合李部作戰的邵宏淵卻按兵不動。他一來是想看李顯忠的笑話,二來也是希望在李戰敗的時候出來收拾殘局,獨攬攻克宿州的戰功,以補虹縣之失。

"你李顯忠不是能打嗎?我倒要看看沒了我的軍隊,你能幹出點啥來。"

哪知道李顯忠實在是生猛,等不來邵宏淵就獨自領軍攻城。他身先士卒,掄起大刀向鬼子的頭上砍去。士兵們在他的鼓舞下也殺紅了眼,不要命地往城頭上衝,守軍很快就扛不住了。

眼看宿州就要打下來了,邵宏淵再也坐不住了,急急忙忙率部投入戰鬥,搶奪勝利果實。


宿州城就這樣被打下來了,士氣高昂的宋軍一鼓作氣,在一個星期內就肅清了宿州全境(安徽北部,淮水以北),一時兵鋒大盛、威震中原。

捷報傳到臨安,孝宗龍顏大悦。他覺得,自己的決策是對的,大宋朝光輝的一頁即將掀開。

朝中大臣都歡呼雀躍、山呼萬歲,祝賀北伐初戰告捷。但是有人卻不高興了。

直到此時,右相史浩方知宋軍已經開始北伐。

皇帝竟然在自己毫不知情的狀況下選擇開戰,這令史浩深感憤怒。

身為帝國的宰相,竟然無法參知軍國大事。這官,不做也罷。因此,他向皇帝提出了辭職。

儘管有些惋惜,宋孝宗還是批准了史浩的辭呈。因為他是瞭解史浩的,這是一個意志堅定、決不妥協的諍臣。他不會在反對皇帝對金作戰這件事情上後退半步,這將會阻礙國家內部形成統一的戰爭意志,進而影響整個北伐戰略。


論功行賞,宋孝宗升李顯忠為淮南、京東、河北招撫使,邵宏淵為副使。但邵卻恥居李下,他向張浚明確表示,自己拒絕接受李顯忠的節制。

張浚這個總指揮,負責的主要是戰略層面上的事情,並不參加具體的戰鬥。現下李、邵二人已經合兵一處,總得有一個人説了算吧。邵宏淵不接受李顯忠的節制,難道每次打仗都要靠抓鬮來做決定?這當然是不行的。

有鑑於此,張總司令決定親自出馬,務求做通邵宏淵的工作。哪知道,這個邵宏淵仗雖然打得不怎麼樣,脾氣卻不小。張浚苦口婆心、循循善誘,規勸他要以北伐大局為重。可是無論張浚如何勸導,邵宏淵就是不肯鬆口:我可以接受你的領導,但他李顯忠想指揮我,門都沒有。

這下可讓張浚犯難了,他不是不知道主將和副將不合意味着什麼,但卻無計可施,奈何不了邵宏淵。

此時的張浚一定想起了紹興七年(公元1137年)的那場兵變。當年身居相位的張浚配合高宗整軍,力主撤掉翫忽職守、貪財好色的劉光世,卻因為處置不當引發了著名的“淮西兵變”。

那次兵變影響深遠,甚至改變了高宗朝的政策走向。它不可能不在張浚心裏留下陰影,進而讓他在處理邵宏淵的問題上失去了果決。

自古慈不掌軍,按道理,張浚此時如不能以雷霆手段懾服邵宏淵,就應該立即將他拿掉,重新選拔副將,以保證隊伍的團結和指揮的統一。然而因為猶豫,他犯下了致命的錯誤,選擇遷就邵宏淵,為接下來的軍事行動留下了隱患。


實際上,此時李顯忠與邵宏淵的矛盾已經公開化了。除了邵對李的嫉妒之外,兩人在軍隊管理問題上也是摩擦不斷。早在攻克虹縣之後,二人就結下了樑子。

當時有位降將向李顯忠反映,自己的一把祖傳寶刀被邵宏淵的親兵搶走了,請李將軍為自己做主。李顯忠立刻下令將邵的這名親兵抓了起來,並親自審問。

這位仁兄倒也爽快,當即供認不諱,承認自己拿了寶刀。他想,我可是邵將軍的親信啊,搶個俘虜算個P啊?

事實證明,他想得太天真了。李顯忠不但勒令他將寶刀歸還對方,還要借他的頭顱來正軍紀。

邵宏淵聞訊後勃然大怒:一個跟我出生入死的親兵,居然連個招呼都不打就把他給殺了,這姓李的也太不給我面子了。


攻佔宿州之後,二人的矛盾進一步激化。

邵宏淵要求李顯忠打開府庫,犒賞三軍。李顯忠卻回答説,府庫物資屬於國家,如何處置需要朝廷的旨意,豈能私自作主?

他還真不是唱高調,李顯忠自幼熟讀《左氏春秋傳》,是個有氣節、有操守的職業軍人,有古之良將之風。

他下令只將府庫中的現錢發給士兵。這樣一來每個士兵只能拿到三百多文錢,確實是少了些。邵宏淵趁機挑動士卒對李顯忠的不滿情緒。當時南宋軍隊都是些拿順了手的驕兵悍將,一經挑唆,立刻人心浮動,對李顯忠漸生不滿。

邵宏淵此舉將個人恩怨置於國家利益之上,讓李顯忠感到非常的憤怒和不解。大敵當前 ,宋軍的兩位主將卻產生了不可調和的矛盾,為北伐的前景蒙上了一層陰影。

宿州失守,金人當然不會就此罷休,他們很快集結軍隊,捲土重來了。

金將紇石烈志寧率先頭部隊萬餘人抵達宿州城南,被李顯忠迎頭痛擊,大敗而退。

但這只是序曲,金軍十萬主力隨即趕到了。

雖然大兵壓境,李顯忠還是相當淡定的。只要三軍用命,金人又有何懼?他與邵宏淵商定,二人分兵迎擊。由李顯忠部率先出戰,邵宏淵部伺機而動,在戰況激烈的時候作為生力軍投入戰場,夾擊對手,一鼓作氣,打退金軍。

這看起來是個不錯的計劃。

“我李顯忠把最硬的骨頭留給自己來啃,這下你邵宏淵應該無話可説了吧?”

然而,李顯忠還是高估了邵宏淵的底線。

戰鬥打響,李顯忠率軍如猛虎出籠,直撲敵陣。李大帥帶出來的兵,砍人還是很有一套的,一開始竟然大佔上風。無奈寡不敵眾,漸漸陷入苦戰。這個時候如果邵宏淵的部隊能夠加入戰鬥,勝利唾手可得。但他卻按兵不動。李顯忠數度催促他出城增援。邵宏淵竟然説道:現在是盛夏時節,坐在清涼的地方搖着扇子都覺得熱,何況披甲上陣,頂着烈日苦戰呢?

“當此盛夏,搖扇於清涼猶不堪,況烈日中被甲苦戰乎?”

孤立無援的李顯忠部久戰力竭,退回城中。


當天夜裏,邵宏淵的中軍統制周宏鳴開始鼓譟,聲稱金人援軍已到,咱們就快完蛋了,宋軍頓時亂成一團,幾個統制甚至悄悄領着心腹逃走了。

如此良機,金軍自然不肯放過,馬上開始大舉攻城。李顯忠雖然奮勇殺敵,力斬兩千餘人仍然無濟於事,此時的宋軍已是兵敗如山倒,難挽頹勢了。

李顯忠眼見大勢已去,不由得仰天長嘆:

“千里故國,如畫江山,

我已無力光復了。

天意如此,徒喚奈何!”

《宋史·李顯忠傳》:“顯忠知宏淵無固志,勢不可孤立,嘆吒曰:‘天未欲平中原耶?何沮撓若此!’”

宿州看來是守不住了,李顯忠只好率軍撤退。這一次不用催促,邵宏淵領着自己的部隊走在了前頭。仗打到這個份上,兩人該同舟共濟了吧? No way!就算是兵敗撤軍,李顯忠與邵宏淵也還是各行其事。兩隊人馬毫無呼應,完全不像是有計劃、有組織的撤退。

所以,有人,慌了。

恐慌是會傳染的,一時間軍中謠言四起:

“聽説了嗎?金兵就要追上咱們了。”

“來了多少人啊?”

“聽説有十萬”

“不是十萬,是二十萬”

……


宋軍的撤退很快就變成了潰退,被追上來的金軍一頓猛揍後丟盔棄甲、落荒而逃了。此役金軍單是戰甲就繳獲了三萬多副。所幸金人不知底細,沒敢貿然追擊,宋軍才在淮河一線站穩了腳跟。

由於這場潰敗發生在宿州,其郡名舊稱符離,故此史稱“符離之潰”。

北伐,敗了。

......

隆興北伐失敗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戰略時機的選擇問題,有戰爭動員不夠充分的原因,但最主要原因的還是前線統兵大將失和。感興趣的讀者可以點擊下面的搜索卡做進一步的瞭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