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戰亂等歷史原因,中華大地上流傳着很多關於種族和後裔的故事,這些人由於戰亂、派遣等原因,一部分人從漢人中剝離,躲進深山自成一統,久而久之我們也就遺忘了他們,但實際上他們還是我們的一部分。
今天我們説的“屯堡人”,最早是日本的人類學家發現的,1902年,日本人類學家鳥居龍藏到貴州尋寶,發現了與現代文明迥異的新種族,他高興壞了,以為發現新品種了,後來另一個日本學者也發現了“屯堡人”,地方官對他們説,這些人叫“鳳頭苗”,因為他們多住在屯堡周圍,學術命名為“屯堡人”。鳥居龍藏回去寫書,説發現了明朝屯軍的後裔“漢裔”,另一個人不同意,説是“苗裔”,兩人還打了一架。對於中國學者來説,查明“屯堡人”的來源很容易,我們要從朱元璋時期的衞所軍説起。當時明朝實行“屯軍”制度,朱元璋説:“養兵莫如屯田”,所以在中國各地都有屯軍。
明朝的軍籍制度也是很方便政府用兵,打仗軍户帶着家屬走,走哪算哪。到一地方武器一放,就化身農民開始種地,給政府省了不少銀子。“屯堡人”的形成與明初在西南地區的軍事行動有關,讓他們戍守邊關,保衞大明安全。當時朱元璋也只是想剷除他的老政敵,鞏固新興政權,很快就把屯軍這幫人給忘了,這些人娶了當地的女子結婚生子繁衍下來,他們卻時刻不忘自己是大明的子民,明朝滅亡後,他們依然替明朝盡忠,為明朝守墓,這項任務執行了三百多年。而安順就在鎮遠和雲南之間的驛道上,一來適合看着西南邊陲蠢蠢欲動的蠻夷,二來安順是明清交通要道,三來適合屯田耕種,所以這裏不是信息閉塞之區。隨着時間的推移,這幫人形成一個叫穿青人的民族,在清朝初年,穿青人的先民依附當地的土司,成為“私莊百姓”,雖然一般不交賦税,但逢年過節要向土司交納“年例”,還有“煙火錢”、“磕頭錢”,戰時還要為土司打仗。
穿青人主要分佈在貴州省西部畢節、安順、六盤水市、黔西南,安順只是一個來源。朱元璋曾派藍田率二十萬部眾,攻打梁王,戰爭結束後這些軍隊就留在當地,跟當地的姑娘結婚,這也是穿青人的來源,這些人是非常希望能恢復漢人身份的,對明朝也有着深厚的感情,不像那些依附土司的穿青人。這幫人躲進深山,世代為明朝守墓,忠於大明,雖然服裝奇怪點,但他們是明朝的子民,與漢人血脈相連,感情十分深厚。明朝覆亡後,明朝軍士的後裔想要復仇,然而他們在深山中與世隔絕太久,已經不知道仗該怎麼打了,只好繼續回到深山生活。
在西南邊陲,朝廷鞭長莫及,百姓不可能享有跟中原地區一樣的福利待遇,穿青人大都淪為土司的附庸,跟奴隸差不多,一輩子都無法脱離這種關係。清初,“改土歸流”以後,雖然土司取消了,但大大小小的“土目”仍然是這一地區的土地所有者,也是穿青人的“主子”。
水西地區在清朝與中原隔絕,但史書對它的記載卻是不少,在長達三百多年來,他們跟漢人、滿人都是隔絕的,滿人的勢力每接近一步,他們就後退一步,儼然是一個對立狀態。
穿青人跟水西彝族土司生活狀態不一樣,土司也沒讓他們按照彝族的風俗生活,他們將五顯神從廟祭變為家壇世代供奉,形成了一個穩定的民族。婚姻方面他們也有穩定的習俗,雖然他們跟漢人的村子很近,但是不通婚的,因為漢人不願意通婚。新中國成立後,穿青人一度被劃為漢族,他們都有一個與眾不同的身份證,民族一欄上寫着:穿青人。
不過,不少人説自己是純正的漢族,他們有身為明朝後裔的自豪感,也有身為漢人的自豪感,希望能恢復老祖宗之前的榮光,也希望我們不要遺忘他們,而把他們當成我們中的一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