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萌主媽咪育兒經(原創,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一年一度的高考已經過去3個多月了,落榜的孩子要麼輟學打工、要麼讀一個三流大專院校。而那些高考狀元們則一直被家長們掛在嘴邊,用來激勵自己的孩子。
每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高考中一鳴驚人,成為人人羨慕的“高考狀元”。其實,高考狀元並不是神,他們只是掌握了更加嚴謹合適的學習方法,在學習上事半功倍。
2020年46名高考狀元身份揭秘:優秀的孩子,從小學就有一個“特長”
中國校友網曾曝光過一份調查數據:
在2007年—2016年,中國的10年高考中共誕生了837名高考狀元。而他們中有50%學生的家長是知識分子,20%的學生家長是公務員。
這項調查數據也表明,優秀的孩子多半有優秀的父母,受過教育的父母才能給孩子更加科學的教育理念,讓孩子從小就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
而學霸們的“科學教育”一直是家長們好奇模仿的,有的家長花高價購買高考狀元的筆記,也有家長總結了各大學霸的共性,還專門列出了2020年25省份的46名高考狀元名單:
那麼,這羣“高考狀元”到底有什麼共性呢?其實是“有跡可循”的。
重慶理科狀元謝欣穎726分考入北京大學,她的父親講述女兒的學習經歷時這樣説:
孩子從沒有上過補習班,1歲的時候看繪本啓蒙,在小學的時候養成了很強的學習管理能力,初中、高中根本不需要父母操心。
湖南高考理科狀元杜青雲高考718分,但他最喜歡的科目是歷史:
小時候父母跟他一起閲讀,小學養成了良好的閲讀習慣,自己熟讀《史記》、《資治通鑑》,做到了真正的“讀史使人明智”。
湖北理科狀元唐楚玥高考725分,7歲的時候就揚言要考武漢大學:
唐楚玥小學大部分時間是跟爺爺奶奶一起度過的,爺爺是位體育老師,從小注重孩子的教育,才有了她如今的成績。
……
其他的孩子學習經歷不用一一解揭秘了,他們都有一個“共性”——小學養成了好的學習習慣。
大部分家長認為初高中是孩子高考的分水嶺,因為初中決定孩子能否進入重點高中,高中決定孩子高考後的人生走向。其實,在孩子12年的學習生涯中,最重要的是小學6年。
小學知識簡單,但最能考驗一個孩子是否有“學霸”的潛力。成為學霸的必備要素就是知識儲備和學習習慣。幼兒園孩子思維不健全,中學孩子科目多壓力大,小學是最佳的學習習慣培養階段,也是孩子思維啓蒙的最佳時間。
李玫瑾曾表示,小學基礎的好壞直接影響孩子未來的幾十年甚至一生。想讓孩子成為上面46位高考狀元一樣的“學霸”,需要父母緊抓孩子的“小學”。
ps:本文配圖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