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老電影《甲午風雲》幕後的風雲故事

由 司馬盼香 發佈於 經典

老電影《甲午風雲》是長春電影製片廠1962年出品的劇情片,由林農執導,李默然、浦克、王秋穎、龐學勤、方化等聯袂主演。

影片生動再現了十九世紀末,中日甲午戰爭之中豐島、黃海兩次場面浩大、氣勢宏偉的海戰場面。講述了清朝北洋水師“致遠”號管帶鄧世昌,率部英勇抗擊倭寇,在彈藥用盡後,率領“致遠”號戰艦撞向敵艦“吉野”號,不幸以身殉國的悲壯故事。


四十多年前,筆者曾經連續看過兩遍這部電影。腦海裏深深記住了大義凜然、悲壯殉國的民族英雄鄧世昌,記住了腐敗無能的晚清朝廷官員的醜惡嘴臉,記住了甲午海戰的滾滾烽煙···。

去年春天,有幸去山東威海劉公島旅遊,登上島就一眼望見矗立在“甲午海戰紀念館”頂端鄧世昌手持望遠鏡的高大塑像,不免又勾起對老電影《甲午風雲》的回憶。

從劉公島旅遊歸來,對照影片內容,再細細閲讀“中日甲午戰爭”這段歷史,方知民族英雄鄧世昌率部英勇抗敵的事蹟無可爭議,但影片中的一些情節,卻與歷史史實點有些偏離。

不過,客觀分析電影《甲午風雲》,它作為一部藝術作品,畢竟不是歷史紀錄片,是允許虛構情節的。再從其產生的教育意義和影響來説,它不愧是一部受人喜歡的經典之作。

影片《甲午風雲》產生於上世紀六十年代初,那個歲月的政治氛圍和人們對這段歷史的認知,必定有着一定侷限。如果用現今的眼光去要求那時的文藝創作,既不現實又未免強人所難。

我們不妨走進《甲午風雲》幕後的歷史,看看影片創作的那些“風雲”往事。

影片創作受到那個時代人們對歷史認知和政治氛圍很大影響

據説,因為受上海電影製片廠1959年國慶獻禮影片《林則徐》成功上映的鼓舞和刺激,上世紀世紀五十年代末,長春電影製片廠接到了吉林省領導的指示,要求主創人員以編劇葉楠等人的劇本《甲午風雲》為藍本,拍攝一部同名電影。

一天,長影在小禮堂舉行審片會,審查林農導演的《船廠追蹤》完成片。時任吉林省委書記吳德和省委其他一些領導人在座。

《船廠追蹤》放映之後,吳德讚揚了這部片子,並説:“今後還是可以生產一二部重大歷史題材的影片的,像上海的《林則徐》,在全國放映很受觀眾喜愛。我們也可以搞一搞這樣的片子嘛!···”

於是,有關領導通知導演林農説:“廠長已經決定讓你拍《甲午風雲》了”。

當時,林農並沒有馬上表態,而是找到劇本翻看了一遍。然後直接找到廠長説:“這個題材我實在難以掌控,沒有歷史認識,恐怕很難完成任務。”

廠長面對這位抗戰時期參加革命的老同志,不容商量地説:“你不拍誰拍呀?你先看看有關歷史資料,熟悉熟悉情況”,幾句話就把林農打發走了。


(林農)

其實,林農主要是有思想顧慮。

在頭一年廠裏整黨整風時,林農曾莫名其妙地以“不配合形勢,態度消極”,受到了留黨察看二年、行政降一級的處分。對於拍攝新影片、特別是駕馭歷史題材,他從政治導向上心有餘悸。

1960年年初,電影文學劇本即將完成之際,林農突然接到廠辦通知,要劇組主創人員趕到省委去彙報《甲午風雲》的籌備情況,

聽了彙報,省委領導都説這部影片對於反帝有現實意義。有人提了一點意見,説劇本中慈禧太后坐船遊頤和園一場可以去掉,理由是毛主席曾説過,滿清腐敗,建立了海軍也是不行,還不如留下一個頤和園,對於現在還有點用處···。

三個月後,《甲午風雲》的劇本終於修改完稿,四五月間正式開拍。

但影片開拍不久,因有人反映林農“抗拒省委指示”,他在連續兩天的黨支部大會上被迫接受批評教育。

原來,有人説,省委領導明確指示片子裏不要慈禧出場。可在最後劇本定稿後,依然有慈禧的戲。雖然沒有了遊頤和園,但又加了上朝的戲,這是明顯的陽奉陰違,這樣做就是資產階級的歷史觀。

會上,林農申辯説,省領導只是提出刪掉慈禧遊頤和園的戲,並沒有説完全去掉慈禧這個人物。再説,慈禧僅有的一次出場,是揭露她的腐敗無能向日本屈膝投降的場面,有着深刻的反面教育意義。怎麼是資產階級歷史觀呢?

會後,林農來到廠長的家裏,反覆申明自己的觀點,徵得了廠長理解。

沒想到,內景的拍攝剛告一段落,一個週末的晚上,林農碰到了一位廠領導。這位領導説:“林農,我看鄧世昌這個人物得搞成一個資產階級革命家,他在美國留過學……”

林農一聽,忙解釋説:“鄧世昌沒到美國留過學,他只到過德國,而且是去接收當時滿清政府在德國訂購的一艘軍艦。”

這位領導很不以為然,又説:“唔,我知道他留過學,你一定要搞成資產階級革命家···”

林農很鬱悶,也很矛盾。但對藝術創作的執着,令他決定,你説你的,我拍我的。

大部分內景樣片完成審看時,又有領導批評林農“創作思想有問題”,理由是“樣片裏頭就沒看到漁民的戲”。林農慌忙解釋説,“這是內景樣片,表現漁民和打日本的戲,大都在外景,現在還沒拍呢! ”

第二天,攝製組大隊人馬拉到旅順去拍外景。大約拍了十天左右時,廠領導派人到外景地傳達指示:一是歷史是人民創造的,在戲中要突出人民的作用,具體地就是要在結尾時,加上漁民揭竿而起的場面;二是鄧世昌是資產階級革命家,最後要同滿清決裂···。

林農對這兩點指示難以接受。他的理由是:“漁民揭竿而起,是不符合歷史史實的,況且當時的漁民反對滿清也是沒力量的;其二,鄧世昌不可能是資產階級革命家,也不可能和滿清做最後的決裂,更沒有資料記載鄧世昌是反對滿清的。

林農堅持自己的觀點不讓步,僵持了兩三天。

後來,林農也考慮到自己的處境,如果再堅持下去,很可能影片拍不成,還會引火燒身。不得已,在攝製組的黨小組會上,他就沒再堅持己見。

在接下來的拍攝中,只好共加了兩場戲,一是在最後海戰中,眼看北洋艦隊就要失利的時候,鄧世昌命令王國成下海游回威海去找漁民李大爺,並説“要想打日本,靠朝廷不行了”;另一場就是鄧世昌的軍艦和日艦相撞後,王國成回到威海,由李大爺撞鐘號召,漁民打起火把,從四面八方蜂擁而來,最後宣誓要抗日到底,以此場面作為結尾。

這些“強制創作”行為,如今看起來不免荒唐可笑,但確實是那個時代人們思想行為的真實寫照。


影片故事情節與史實有一定出入

正是受到了意識形態、政治氣候的壓力和影響,影片《甲午風雲》中的不少情節與史實難以相符。

1963年年初,影片開始在全國公開放映,人們被鄧世昌誓死殉國的壯舉所震撼,對片中的史實並沒有什麼爭議。

甲午戰爭作為中國近代史中夾雜着最多離奇傳言的一段歷史,很多真相長時間不為世人所知。但隨着思想解放的進程及歷史事實的逐步大白天下,關於甲午戰爭的很多虛假認知多被推翻。

比如,影片中的威海百姓要求清廷與日本宣戰、並通過鄧世昌向朝廷呈交“萬民折”,這顯然誇大了那一時期漁民百姓的覺悟和力量。

事實上,民眾聚集請戰的事根本沒有記載,鄧世昌、丁汝昌請戰的事也沒有記載。

晚清名臣李鴻章,目睹大清帝國內憂外患、江河日下的殘局,力主學習西方先進科技,“以夷制夷”。他用老邁之力,支撐着清廷的外交、經濟、軍事危局。

甲午戰爭,李鴻章實際完全秉承慈禧太后的旨意行事,因此,戰敗不光是他一個人的責任,更是滿清帝國制度的崩塌。

從這個角度分析,影片中李鴻章的倒行逆施、賣國求榮的情節,都是值得推敲的。儘管歷史上李鴻章曾對日本委曲求全、消極抵抗,但他絕不想一手葬送掉自己苦心培植起的北洋水師勁旅。

片中,北洋海軍右翼總兵兼“定遠”管帶劉步蟾被定為反面人物,與史實也不相苻。

劉步蟾並非貪生怕死之徒,實為民族英雄。也不存在他於大東溝海戰中故意打錯旗號的罪狀。

作為北洋水師中的著名將領,劉步蟾曾是英國格林尼治海軍學院高材生,精通英語,在北洋海軍中的地位很高,是通曉業務的技術型指揮官。他戰略、戰術的水準和素養應該都列在提督丁汝昌之上。

現今的威海劉公島“甲午戰戰爭紀念館”,已經專門闢出了劉步蟾英雄事蹟展廳,還原了這位抗敵將領的真貌。

黃海大東溝海戰中,劉步蟾代替受重傷的丁汝昌指揮艦隊,擊傷多艘日艦,保存了北洋水師部分主力,後來還得到了清廷嘉獎。

甲午海戰失敗後,為了定遠艦不落入敵手,劉步蟾親自下令炸燬如同親生兒子般的愛艦-----“定遠”號。

在“定遠”號沉沒後,劉步蟾甘願隨心愛的戰艦一同歸去。

在2012版電影《甲午大海戰》中,劉步蟾的形象已經非常正面,風頭僅次於鄧世昌。

《甲午風雲》老電影裏,對丁汝昌的刻畫也有偏差。説他與鄧世昌關係融洽。其實恰好相反。

因為丁汝昌個人小農意識強,在劉公島海軍基地做起了房東生意,而鄧世昌執意住在軍艦,因而得罪了丁汝昌。

在黃海大戰開戰五分鐘的時候,一發炮彈把主艦“定遠”艦的信號索具和艦橋打壞,偏巧水師提督丁汝昌就在艦橋上。這個鏡頭在《甲午風雲》也有所展現。但是電影里根本看不出丁汝昌受傷的嚴重性,像是僅僅被撞傷後背而已,而且還被水兵扶走。

但是實際上,年過五旬的丁汝昌從很高的艦橋上被炸的摔了下來。他的臉被燒傷,腿腳也受了重傷,完全不能走路。

早在黃海海戰之前,朝廷中就有人指責丁汝昌怯戰,他原本非常想借助黃海海戰證明自己勇敢軍人的本質。因此在受重傷的情況下,拒絕回艙內躲避,而是坐在甲板上以身作則,激勵全艦將士奮勇還擊。

電影裏,描述西洋各國列強與日本沆瀣一氣也偏離了史實。實際上,中日甲午戰爭期間,西方各國宣稱保持中立,並無大肆偏袒日本。而且因日本軍艦於豐島海戰中擊沉英國船隻“高升”號,還導致了英國與日本關係緊張。

在電影《甲午風雲》中,有“致遠”號戰艦炮彈不足、且有炮彈填充沙子情節。這似乎成了關於北洋水師戰敗原因中最有名的一條。

這一傳言之所以興盛,主要是緣於人們對炮艦構造知識缺乏瞭解。

填沙子的炮彈,主要作用是讓敵艦擊穿後漏水,在晚清屬於造價低廉但仍然很有效的炮彈品種。這種炮彈放到現在,只能是拍戲用,但是在清末確實是合法上艦的。

而填充火藥的開花炮彈,購買和生產成本太高,對於窮困潦倒的清朝廷來説,已經無力負擔,只能在每隻船艦上配備數額不多的開花炮彈,而填沙土的實心彈則配備很多。

這種炮彈擊中船隻下部比較有破壞力,但是打甲板上目標,殺傷力會大打折扣。

甲午海戰中,日軍的開花彈直到戰爭結束還剩餘1200多顆。北洋水師靠很少的開花彈和一堆實心沙子彈,打到後來慘烈的狀況,已經是個奇蹟。

黃海海戰之後,時任直隸候補道的徐建寅曾經查驗北洋水師的軍備。他在公文中記載:參加黃海大戰的定遠、鎮遠、靖遠、來遠、濟遠、廣丙等七艘戰艦的庫存炮彈中,開花爆破彈共計3431枚,其中3071枚已撥給了北洋水師。

還有一些與史實相悖的情節,如電影裏,鄧世昌曾因向李鴻章請戰而被革職。事實上,鄧世昌僅在1880年任''鎮南''艦管帶期間,因''鎮南''艦在海洋島發生觸礁事故而被革過一次職。

再者,《甲午風雲》影片裏大部分故事情節,都發生在一個星期內,期間,李鴻章根本沒有去過威海前線。

還有,“吉野”號並非日本聯合艦隊的旗艦,而只是當時日本聯合艦隊第一遊擊隊的旗艦,當時在“吉野”上指揮作戰的是第一遊擊隊司令官坪井航三。“松島”號才是當時日本聯合艦隊的旗艦,日本聯合艦隊司令官伊東佑亨,當時也是在“松島”號上指揮。

《甲午風雲》影片則把“吉野”當成是日本聯合艦隊的旗艦,並把伊東佑亨也安排到了“吉野”號上。

片中,貪生怕死的方伯謙在打死舵手後,親自掌舵企圖逃跑,結果被聞聲而來的水手們所殺。事實上,方伯謙是由於在海戰中臨陣退縮,戰後被清政府下令處斬的。

電影裏,鄧世昌的“致遠”艦先是把日軍“''吉野”艦打得高速逃離,自己在彈藥用盡後又尾追“吉野”號,意圖將之撞沉。

片中兩艦距離一度非常近,嚇得敵艦上的一些水兵紛紛跳海逃生,但“致遠”最終不幸被另一艘日艦發射的魚雷擊沉···。

史實上,“吉野”被“致遠”打得狼狽撤退的情況並不存在。“吉野”號水兵跳水逃生的情節也是虛構的。

據考證資料介紹,日艦在大東溝海戰中並無發射魚雷之記錄。許多研究者認為,“致遠”號是被日艦的大口徑炮彈命中了舷側魚雷艙,引爆了裏面的魚雷,或鍋爐被擊中,從而發生了爆炸而沉沒。

《甲午風雲》拍攝正值三年困難時期,劇組演職員克服困難,日夜奮戰。在外景拍攝期間,他們得到了海軍旅順基地的大力支持。在技術相對落後的五六十年代,能成功拍攝出高水準的宏大海戰場面,實屬不易。

在片中飾演劉步蟾的演員李頡晚年回憶,當初拍戲時條件非常艱苦,除了忍飢挨餓,而最讓人難以忍受的是暈船之苦,暈到都不想活了。

當年,北海艦隊當時的多艘艦艇都參與了影片《甲午風雲》拍攝,數艘大噸位軍艦在影片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炮艦“延安”號,是原屬於清末海軍的“永績”號炮艦。影片拍攝時,它的艦齡已經49年,是影片中唯一的一艘真實“前清舊艦”,在影片中,它扮演民族英雄鄧世昌的座艦“致遠”號。

(《甲午風雲》中的“致遠”實照)

當時的海軍護衞艦“48”號和“49”號,是舊日本海軍丁型海防艦“第142”號和“第76”號,影片拍攝時艦齡為15年和16年,1955年隨旅順基地一起被無償移交給人民海軍。在影片中,這兩艘軍艦分別客串北洋海軍“定遠”號鐵甲艦和日本聯合艦隊“吉野”號防護巡洋艦。

李默然演鄧世昌是歪打正着撿來的機會。

表演藝術家李默然,是新中國最有名氣的話劇演員之一。他一生塑造了很多正氣凜然的角色形象,給觀眾留下深刻記憶。其中最有名的,還當屬他在電影《甲午風雲》中飾演的鄧世昌。

特別是片中他那句台詞:“開足馬力!撞沉吉野!”曾傳誦一時。

而《甲午風雲》,也是李默然登上銀幕所參演的第一部影片,他因此一炮而紅。

李默然原名李紹誠,1927年生於黑龍江尚志縣,20歲加入哈爾濱文工團,後轉入遼寧省人民藝術劇院。他從藝逾60年,共演出話劇60多部。電影方面的代表作有《甲午風雲》、《兵臨城下》、《檢察官》、《花園街五號》、《報春花》等。

1986年,他被中國戲劇家協會授予“話劇表演藝術家”稱號並得到“話劇終身榮譽獎”殊榮;2007年再獲第十七屆白玉蘭戲劇藝術獎“終身成就獎”,2012年去世。

  上世紀五十年代末,遼寧省人民藝術劇院去青島演出,當時,上海電影製片廠演員劇團也在青島演出。

遼寧人民藝術劇院的院長洛汀偶然發現,上海演員劇團演的那個話劇的票,要比遼寧人民藝術劇院賣得多。洛汀就覺得,戲劇舞台的演員戲要想賣得好,知名度應靠電影來打造。

於是他就跟長春電影製片廠商量,以後你們有什麼拍電影的事,可以跟我遼藝找演員。

大約在1960年,突然有一天洛汀院長找到李默然説,你去長春電影製片廠拍個電影,明天就報到。拍什麼、演什麼,那個時候都是組織分配,沒有演員挑角色的機會,於是,李默然就去了。

到了長影以後才知道,拍的電影叫《甲午風雲》,但讓他演的不是民族英雄鄧世昌,而是清朝中堂大人李鴻章。

李默然去報到時,當時劇組定下演鄧世昌的演員,是在全國非常有名的表演藝術家金山。但他在北京兼了藝術指導、顧問等很多職務,脱不開身;第二人選是總政話劇團的梁永龍,也因故來不了。劇組正在為沒有找到鄧世昌的扮演者而發愁。

當時擔任《甲午風雲》的攝影師王啓民,看見李默然進來報到,以其攝影師獨特的眼光作了審視,就跟導演林農説,“你還找什麼鄧世昌,這個李默然可以演鄧世昌!”

當時有人看見李默然臉上長了好多疙瘩(青春痘),就説這樣的臉能演英雄嗎?

李默然一時感覺有點匪夷所思,“一個滿臉疙瘩的人怎麼不能演民族英雄?”但他記得導演的回答也很經典:“臉上沒有疙瘩的人才不是英雄···”

林農和王啓民讓化妝師給李默然化妝,化完妝以後給他一個劇本,讓他來唸一段台詞,就是後來現在《甲午風雲》電影中“闖宴”的那一段台詞:

李默然迅即進入了角色,他以鄧世昌的口吻質問:

“適才羅皮爾先生轉告日本政府的旨意,是對我大清的誣衊!”

“難道我大清保衞自己的江山,是輕舉妄動?

難道我北洋水師出海抗擊倭寇的侵略,是惹是生非?

難道倭寇卑鄙的偷襲不宣而戰,反而是我大清在肆意挑釁?

難道我們只有任人宰割坐以待斃,你們才好説話?”

這段台詞,李默然一氣呵成,在場人都非常驚訝並叫好。

於是,李默然順理成章,成了影片《甲午風雲》中的鄧世昌。

通過這部電影,李默然以其精彩傳神的演繹,讓民族英雄鄧世昌的風骨永遠留在了觀眾心中,成為中國銀幕上別具一格的“硬漢”標本。

他那大山一樣偉岸的外形,目光如炬的氣質,以及富於激情的口才,使這個歷史上傑出的愛國將領形象醒目地聳立在銀幕上。

《甲午風雲》影片影響了幾代人,更讓鄧世昌的英雄故事廣為流傳,也讓李默然名揚天下。

但李默然在晚年接受採訪時還一再幽默表示,《甲午風雲》鄧世昌一角,是自己“撿”來的···。

影片中,鄧世昌視死如歸地駕駛軍艦撞向敵艦的那場戲,李默然自曝,其中有個鏡頭是他偷師而來的。

他所説的鏡頭,就是危急時刻,他把辮子用力一甩,繞在脖子上。這畫面不太常見,這是戲曲一個動作。李默然的這個動作,卻得到導演肯定也被廣大觀眾讚許。

動作雖然很小,但是恰好反映了鄧世昌當時視死如歸的內心情感,那種視敵人為虎狼,一定要消滅他們的英雄氣概。

影片中的李鴻章,後來由著名話劇演員王秋穎扮演。1984年1月,年剛59歲的王秋穎因病在瀋陽逝世。據説他臨終前,李默然專程來醫院探望。但醫生護士不讓李默然進去,雙方在屋外交涉時,只聽王秋穎在屋裏突然喊出了《甲午風雲》中李鴻章的台詞:“誰在二堂喧譁?”李默然立即應允道:“在下鄧世昌,拜見中堂大人!”

就這樣,兩位老友得以相見最後一面。

粉碎“四人幫”後,李默然迎來了藝術創作高產期。他出演話劇《報春花》中黨委書記李健一角大獲成功,使之成為粉碎“四人幫”後第一部進入中南海演出的話劇。

著名戲劇藝術家黃宗江看完演出後評價説,中國話劇有北派藝術,李默然就是北派藝術的傑出代表! 

李默然生前還曾任遼寧人民藝術劇院院長,擔任過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戲劇家協會名譽主席。

衷心感謝各位朋友閲覽《掌心春秋》,如果您喜歡,可點擊欄目右上角的提示“訂閲”或“關注”。我們共同賞析歷史趣聞,回憶歷史往事…(聲明:文中配圖均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