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愛學習,做事拖拖拉拉,老是做不完作業,家長怎麼幫孩子?
這是在家長交流羣中家長遇到的問題,
那麼遇到這種問題,
到底該怎麼解決呢?
不同年級的處理方式一樣嗎?
很顯然,
不同年級的處理方式是不一樣的。
一、充分了解孩子身上出現的問題
我接觸過一個二年級的男孩,
情況比較糟糕,語文和語文考試都是10多分,
數學的20以內的加減法也無法計算。
1、做練習喜歡抄別人的。
2、讀課文不看課本,哪怕看課本也會漏字多字。
這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
孩子可能就是老師在課堂上讀的時候,他跟讀能記入腦子裏面的是什麼就是什麼了。
3、口齒不清晰,説話快。
這點跟掉牙齒沒有關係。
掉了門牙的孩子,或者缺牙多的孩子,
短期説話會不清晰或者噴氣,他並不是這種現象。
4、不願意多做題目,能不寫最好就是不寫。
現在,我們先來分析一下上文二年級的孩子
為什麼會渾渾噩噩?
沒有學習目標,對學習提不起興趣,
每天去學校對於他來説是任務,
至於能學到什麼,對於一個二年級的孩子來説太難了。
如果有比較好的夥伴,
那麼去學校最開心的時候就是下課10分鐘。
家長想改變孩子的這種現狀,
可以先給孩子確定一個學習目標,
那麼什麼是學習目標呢?
對於二年級來説,課本的知識不是特別難,
如果孩子有認真學,實際上是很容易學好的。
家長想讓孩子學好知識,那麼可以先從課本入手。
二、從完成作業和朗讀課文入手改變學習習慣
1、禁止抄別人的作業
孩子喜歡抄別人的作業,
家長如果有發現,第一時間就要制止這種事情的發生。
2、逐字朗讀課文
孩子不喜歡讀題,
課文漏讀,多讀,
要改變孩子的這種行為,
首先就要矯正孩子的閲讀習慣。
一目十行是一種閲讀能力,
建立在閲讀水平非常優秀的基礎上。
顯然,二年級的學生基本是沒有達到這種水平。
家長要給孩子確定學習目標,
第一個就可以選擇這個——
逐字朗讀完一篇課文,古詩也可以。
逐字朗讀對於成績不好的孩子來説,
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
沒有遇到這種情況的家長是幸福的。
對於這個孩子第一步的訓練,就是逐字朗讀。
上文提到的孩子,
一首古詩他前前後後讀了20多遍,
才能讀對每一個字。
逐字朗讀的好處有:
1、可以準確的知道孩子哪個字不會讀,哪個字讀錯。
2、可以判斷孩子是否能夠清楚的知道詞語,
會把詞語拆出來停頓讀,就説明孩子根本就不認識這個詞語。
3、提高孩子的朗讀能力,改變孩子原有的知識記憶。
孩子為什麼會讀錯,
實際很多時候孩子在朗讀的時候,
沒有看課本,憑藉着自己的記憶讀的。
逐字朗讀就可以改變孩子存在大腦裏的這種語感記憶。
總結一下,
逐字朗讀的最大好處就是快速幫助孩子認識所有朗讀過的字,
摒除一切不認識的字,
在以後的朗讀中就會自然而然的看清課文,
再朗讀,不會隨意朗讀,
也可以作為提升注意力的訓練。
逐字朗讀唯一的壞處:
當孩子不認識的字特別多的時候,家長和孩子一起會讀到崩潰。
因為一首古詩重複讀錯,
讀20遍就差不多都要20多分鐘了。
所以,在輔導孩子的過程中,
逐字朗讀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
這個過程中,
家長一定不可以發脾氣,
即使同個地方錯很多次,也要忍住。
錯誤的糾正是在一遍又一遍重複中得到實現的。
所以,
給一二年級家長的建議,
就是先給孩子立一個逐字朗讀的目標,
把教過的每一篇課文逐字讀清楚,
每天讀對一篇即可。
現在就可以做這件事。
如果孩子都不願意讀了,要怎麼入手呢?
孩子讀一句,家長讀一句。
讀的內容可以讓孩子自己挑,
每天堅持讀一篇就行了,
低年級的,哪怕是古詩也可以,但是就是得堅持。
一學期也就差不多30篇,
每天堅持讀一篇,一個月就可以讀完了。
孩子讀着讀着興趣來了,説不定一天就讀掉一個單元了。
讓孩子開口,我想家長還是能很容易辦到的一件事。
孩子不願意讀,
很多時候是因為不認識字,
所以在最初讀的時候,家長就要給孩子打預防針,
讀錯了,我們重新讀就好,消除孩子的心理隔閡。
很多時候家長一看到孩子讀不好,
就是開始對孩子進行指責的:
你是怎麼學習的?這麼容易的字都讀錯?
所以在陪孩子做逐字朗讀的時候,
家長首先就要改變自己對孩子的態度。
改變自己的態度,聽孩子朗讀,
磕磕巴巴只是暫時的,
當孩子做到熟練又準確的朗讀的時候,
孩子也就做到了在做數學題上面會認真讀題。
我為什麼會這麼清楚逐字朗讀的各個環節呢?
因為上文那個男孩通過一個多月的訓練,
説話的時候口齒變清晰起來,
學習也開始進步了。
好了,我們繼續講,孩子不愛寫作業的問題:
每天都不能按時交作業。每天回家寫作業都磨磨蹭蹭,
要家長呆在身邊,看着寫字。
家長一忙,就玩兒去了,然後要家長時刻帶在身邊,看着寫字。
其實,每位小朋友都可能會出現這種情況,
並不是成績好或者不好決定的。
當題目過於難的時候,
孩子不會做,會坐在那裏發呆,
為什麼發呆?
假裝自己是在認真寫作業。
三、那麼對於孩子始終不願意做作業又是什麼原因呢?
1、作業太難
孩子開始寫作業,
作業磨磨蹭蹭了很久也做不完,
最大的原因是作業難。
即使是抄寫類的作業,
因為生字不認識,
一個字要看好幾次才能寫完整;
數學題目完全看不懂、不會做。
還有,孩子遇到不會做的題目,
很多時候並不會主動問家長,
就是坐在那裏發呆,耗時間。
當家長髮現孩子在發呆,
第一時間不是訓斥孩子,
而是要儘快幫助孩子解決困難。
這個就點像機器卡殼那樣子,
幫孩子解決問題,
孩子就可以繼續做下去。
至於抄寫類花費太多的時間,
平時可以多練習筆順,
有助於提升抄寫的速度。
2、對科目無好感
有的時候,
孩子會因為不喜歡某個科目而拒絕做該科目的作業。
比如,有的孩子數學成績不好,
於是平時的時候只做語文作業和英語作業,
數學是一點也不碰的。
還有的孩子因為不喜歡某位老師的教學風格,
進而不喜歡該科目,也不做作業。
這個時候,家長就要對孩子“曉之以理,動之以情”。
孩子偏科,
主要體現在偏愛某個科目,
或者不喜歡某個科目,
那麼怎麼讓孩子願意繼續學習這個科目呢?
這就需要讓孩子明確知道所學的這個科目有什麼具體的用處,
如果學不好這個科目,
就無法做到哪些自己想做的事情。
如果家長沒有及時發現孩子的學業情況,
老師也沒有反饋。
那麼孩子在這個科目就越陷越深,
最後完全討厭某一個科目。
3、對學習不感興趣
孩子不喜歡學習,有厭學的情緒,
平日裏只喜歡看電視,玩遊戲,
也不喜歡跟其他的人玩。
要是不讓孩子玩遊戲,孩子就會哭鬧,
每天都要先玩夠了遊戲,才願意寫作業。
孩子已經習慣分神,沉溺於網絡世界,
他就確實不願意思考,做有挑戰的事情。
如果家長已經面臨這個問題了,
那麼需要限制孩子使用電子設備的時間,
並且多帶孩子參加體育鍛煉。
鍛鍊身體,有助於孩子改善自身的行為,
累倒孩子,
可以減少孩子使用電子產品和電視機的時間。
孩子無論是在學習還是心理上遇到問題,
家長及時解決,才能讓孩子走得更遠,
也能夠讓親子間的關係更加和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