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入園以後,家長也跟着焦慮,孩子放學以後,家長就迫不及待地想了解孩子在幼兒園一天的情況。
“在幼兒園開心嗎?”
“吃飯的時候吃得多嗎?”
“交新朋友了嗎?”家長各種問題的“轟擊”,只為從多方面瞭解到孩子在幼兒園的生活,想知道孩子是否適應。
其實家長問這麼多問題,問孩子在幼兒園裏過得好不好,很多時候是得不到自己想要的回答的。
一是因為小班的孩子,語言表達能力還不夠成熟,很多時候不能回答家長較為複雜的問題。二是因為家長如果問的次數多了,孩子就會覺得比較厭煩,而不願意去回答。
孩子在幼兒園裏過得好不好,其實家長不必問孩子,通過觀察孩子放學之後的一些表現,就可以從中知道答案。
孩子有以下3種行為,説明,對幼兒園的生活適應得還不錯。
第一,放學後,情緒比較平穩。
如果孩子在幼兒園過得比較焦慮,那麼回家以後,在情緒方面也會或多或少地表現出,一些緊張或者是哭鬧的情況。
如果孩子放學回到家後,情緒跟平時比沒有太大的異樣,處於平穩的狀態。就説明孩子在幼兒園的這一天過得還不錯,適應得挺好的。
性格比較開朗的孩子,如果在幼兒園適應得比較好,並且喜歡上幼兒園,會表現得比較愉悦甚至是興奮。
性格較為內斂的孩子,不會表現得太明顯,但是隻要沒有太多負面情緒,那就説明在幼兒園過得還不錯。
第二,會分享一些在幼兒園裏的事。
一些喜歡錶達的孩子,在幼兒園裏適應得較好,放學以後會主動跟家長分享一些在幼兒園中的事情。
有些孩子不善於表達,但是如果家長引導,孩子也可以説出一些在幼兒園的事,那麼也説明孩子在幼兒園過得還不錯。
因為如果孩子對上幼兒園有所抗拒,是不願意提起有關幼兒園的事情的。
家長在引導孩子分享幼兒園的事情時,孩子要是不想説,家長千萬不要強迫孩子説,以免引起孩子更大的抗拒。
第三,回家後的飯量沒有減少。
入園的分離焦慮,不僅僅會表現出哭鬧的行為。有的孩子還會影響到食慾,不僅在幼兒園不願吃飯,回家之後依然胃口不佳。
孩子放學回家後的飯量,跟平時比起來,沒有減少的情況。通常説明,孩子在幼兒園適應得不錯,沒有焦慮。
有的家長髮現,孩子上幼兒園以後,放學回家飯量有所增加。這是不是説明孩子在幼兒園沒吃飽呢?其實,這是正常的。
孩子上幼兒園以後,不同於在家中,活動量增大,會更容易餓,所以食量也會增加。
另外,剛開學,在幼兒園吃午飯也需要時間適應,剛開始可能會吃得少點,回家後就會多吃一些。
家長與其焦慮孩子在幼兒園是否適應,不如幫助孩子儘快地適應。
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依舊是重點。不要讓孩子在園裏自己吃飯,回家就又開始餵飯了。要讓孩子自己吃,熟練獨自吃飯的技能。
如果孩子在一些自理方面還比較欠缺,那麼家長在家中就要多幫助孩子去練習,多鼓勵孩子去嘗試。
自己吃飯,自己穿脱衣物,自己上廁所。多給孩子自己動手的機會,增強孩子的自理能力。這樣,才能夠幫助孩子更快地適應幼兒園的生活。
讓孩子喜歡上幼兒園,家長的幫助和鼓勵很重要。家長要多一些耐心,不要着急,孩子的成長需要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