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有了娃,我感覺一本“十萬個為什麼”就此誕生了,為什麼會有太陽和月亮?為什麼小花不吃飯就能長高?為什麼恐龍會滅絕?......
千萬別無視小朋友問的這些“奇葩”問題,你若回一句:“你哪來這麼多問題?一邊玩去!”那你就慘了:“別人家的娃”永遠是別人家的,因為你拍死的不止是一顆飽含激情的好奇心,順帶着還扼殺的了小孩探究真理的本性。老母親不由得感嘆道:太難了!
然而自從娃上了幼兒園,我更是難上加難,不但“十萬個為什麼”的範圍更寬泛了一些,幼兒園也在無形中給我製造壓力。
如今的幼兒園活動種類繁多,為了給孩子更多的真實體驗和切實感受,經常會要求孩子從家裏帶一些東西到幼兒園。這下可倒好,不光難倒了娃,也時不時也給家長出個難題。
就在前幾天,一個月黑風高的晚上,娃臨睡給我説突然想起來老師又雙叒叕佈置課外作業了,第二天上學要帶瓶蓋。聽完我心中一驚,家裏沒有瓶子,這麼晚了商店也關門了,我上哪變瓶蓋去?
就在我冥思苦想之時,彷彿被雷劈中似的有了靈感,樓下的垃圾桶映入我的腦海,還沒仔細思考,我就衝下樓去,見着垃圾桶就探頭,翻看了幾個都無果。
突然,小區的愛好環保劉大媽正拎着一蛇皮袋子經過,我一個健步衝上去擒住了大媽,並從她手裏搶了個瓶子。
回來看見熟睡的娃,留下了一把辛酸淚,為了配合娃交作業,老母親真是拼了老命了。
孩子上了幾年幼兒園,家裏的工具齊全了,馬路偷過葉子,小區偷過沙子,和收廢品的搶過紙箱子,菜場買豆子都是論顆買。大多數時候情況還是正常的,可有時也會出現娃沒理解老師要求,回家傳錯話的情況。這樣第二天上學,老師看到孩子帶的東西,往往都會笑哭。
1.帶魚
娃:媽媽,我們明天要畫魚,老師明天讓我們帶魚!
老母親:好!
第二天,別人帶的魚是這樣的......
娃帶的魚,它是一條帶魚。
娃説:“老師説了,今天中午加餐。”
2.帶多肉
娃:媽媽,老師讓我們明天帶自己喜歡的多肉來幼兒園!
老母親:好!
第二天,別人帶的多肉植物.......
娃帶的多肉......
看到老師在家長羣裏曬圖片,我真的想找個地縫鑽進去,孩子咋有個我這麼神經大條的老母親呢?
3. 帶南瓜燈
娃:媽媽,馬上要萬聖節了,老師説要帶南瓜學習做南瓜燈。
老母親:好!
第二天...
我一聽娃説要帶南瓜,毫不猶豫的把剛買的優質大南瓜貢獻了出來,結果,當我在家長羣中看到圖片發現,在眾多渺小的南瓜裏,它未免也太強壯了吧!
雖然這幾次烏龍事件讓我顏面掃盡,但此事在給大家帶來歡樂的同時,我還悟出了點東西。
帶錯話,誰也怪不了
幼兒園的娃,他們的聽力和發聲都還不太準確,老師説了要求後娃當時可能還記得,但愉快玩耍一陣後就全都忘了。即便努力想一想,想起來了也會因為表述不全而造成歧義。
所以家長這邊接收到了殘缺的信號,本來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這下可好,還是個“盜版”哈姆雷特。
不過,若是家長可以在這種情況多問一句,也就不會帶錯東西了。
經常和老師溝通
老師讓娃帶東西,不但能鼓勵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發展他的語言表達能力,還能讓家長也參與到娃的教育當中,做好家園共育。
這就要求我們要經常和老師溝通,以便於更好的瞭解娃。對老師好的一面加以肯定,並且主動了解老師的需求,積極配合她們的工作。這樣才是最正確的選擇。
不要覺得教育娃是學校的事情,在娃成長的這條道路上,我們永遠不能做甩手掌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