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德語小説家卡夫卡在文學史上有絕對的地位

由 欽慶敏 發佈於 經典

  卡夫卡是20世紀最有影響力的德語小説家,作為西方現代派文學宗師的卡夫卡在文學史上的地位是無人能及的,他的作品不講求故事的明晰性,經常採用寓言體,而背後的寓意言人人殊,永無定論,這也讓卡夫卡的作品風靡整個歐洲大陸。

  卡夫卡與父親

  卡夫卡被認為是現代派文學的鼻祖,同時也是表現主義文學的先驅,在這方面,卡夫卡在文學史上的地位是無可厚非的。卡夫卡的作品思路總是那麼不連貫,跳躍性很強,主題曲折晦澀,這無疑給讀者帶來不小的困難。雖然卡夫卡的作品難讀,但是隻要能讀進去,摸清作品的脈絡,一定會受益匪淺的。

  卡夫卡的創作風格是表現主義,同時他也是在表現主義文學創作上最有成就的人。他創作的主要時期是在一戰前後,當時的社會經濟蕭條,社會腐敗,人民窮困潦倒,這一切使得卡夫卡的一生都生活在痛苦與孤獨之中。於是,這種孤獨感與恐懼感,成為了卡夫卡創作的永恆的主題。

  卡夫卡一生的作品並不是很多,而且,他在去世之前,他的女友按照他的意願,已經將他生前的大部分作品都燒燬了。但是,這些遺留下來的作品,對後世的影響卻是極為深遠的。卡夫卡的小説以荒誕的手法揭示了一種充滿非理性色彩的景象。他被三四十年代的超現實主義視為同仁,四五十年代的荒誕派視為先驅,六十年代的美國“黑色幽默”奉為典範。

  卡夫卡真的是猶太人嗎

  弗蘭茲·卡夫卡生活在奧匈帝國統治下的捷克,他出生於1883年7月3日。卡夫卡是猶太人嗎,這樣的問題應該從他的家庭史上來分析。卡夫卡的父親和母親都是猶太人,從這方面講,卡夫卡應該是一位地道的猶太人。

  卡夫卡

  對於卡夫卡是猶太人嗎,這個問題應該是非常明確的。從卡夫卡的出生地來看,他出生於奧匈帝國統治下的波西米亞首府布拉格,也就是現在的捷克西部,那裏正是猶太人的聚集地,根據這個條件可以推斷,卡夫卡就是猶太人,同時,他的父母都是猶太人,那麼卡夫卡是猶太人那是必然的。

  “卡夫卡”這個姓氏在希伯來語中,它的含義是“穴鳥”,或者是“寒鴉”。根據史料記載,卡夫卡這個姓氏,很可能是在猶太人遭受迫害期間,奧匈帝國專門為猶太人規定的僅有的幾個姓氏之一。這樣以來,卡夫卡屬於猶太人是非常確定的。所以,在卡夫卡的簡介中,他總是會以猶太人的身份出現。

  卡夫卡小時候,他的父母對他抱有很大的期望,他雖然身為猶太人,但是父母卻將他送到了一所德國人辦的文科中學學習。身為猶太人的卡夫卡自小學習的是德語,再加上他與當地的斯拉夫人沒有什麼來往(當時的布拉格主要是斯拉夫人的聚集地),以至於卡夫卡成為一個性格孤僻的人。他曾在日記中寫道:“學校和家庭只有一個目的,就是要抹殺我的個性。”由此可見,卡夫卡從中學時期就表現出了與世隔絕的傾向。

  卡夫卡的孤獨緣由

  卡夫卡自小就生活在父親的淫威下,恐懼一直伴隨着他度過了一生。他的父親是一位創業成功的商人,為此父親的地位在家裏是絕對,對自己唯一的兒子也是如此的蠻橫。也正是這樣的家庭環境,造就了卡夫卡的孤獨。

  卡夫卡

  卡夫卡生活的時代是奧匈帝國的末期,民族矛盾、政治矛盾十分尖鋭,帝國搖搖欲墜。作為猶太人,卡夫卡從小學習的德語,這使得他與周圍的人沒有共同語言;同時他與斯拉夫人沒有什麼來往,而他所在的布拉格,多數民族都是斯拉夫族;他既不是完全的奧國人,也不是捷克人。這樣的生活環境,同樣也註定了卡夫卡的孤獨。

  在家庭環境和社會環境的雙重壓力下,卡夫卡從小就感到了恐懼,恐懼甚至成了卡夫卡一生文學的母題。父親的粗暴和親人的冷漠令他恐懼,反抗父親的粗暴和家人的冷漠,同樣令他恐懼。這中恐懼就像是與生俱來的一樣,揮之不去又與他形影不離,他的這種恐懼只能寄託在他的作品裏。

  卡夫卡並不缺少愛情,但是有些人註定畢生孤獨。身高一米八二的憂鬱帥哥卡夫卡,在二十出頭就吸引了美麗菲利斯,兩人隨即便開始談婚論嫁,但是卡夫卡很快就解除了他們的婚約。之後卡夫卡又有幾次婚約,但無一例外都被他給解除了,婚姻不能給他帶來安全感,甚至還會掠奪他的自由,這正是他不堪的家庭環境影響下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