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田起義,太平軍戰鬥力為何強悍?4萬清軍為何不敵7000太平軍?
清咸豐元年(1851年),洪秀全在廣西桂平縣金田村起義,太平天國運動由此拉開序幕。清廷四處徵調大軍圍剿太平軍。金田起義時,共有男婦老幼2萬多人,能打仗的約有3000人,清軍共有9000餘人圍攻。太平軍到象州縣中平時,隊伍擴充到3萬餘人,能戰鬥的有5000餘人,清軍兵力為17000多人。
太平軍攻下永安城之後,人數為37000餘人,能戰鬥的人有7000餘人,清軍投入兵力46000餘。清軍總兵力一直超過太平軍,但在戰鬥中太平軍的戰鬥力卻讓清軍心驚膽寒。清軍統帥周天爵評價道:太平軍“視死如歸,赤身撲敵”打得清軍官兵“大半心寒”,如“見鷹之雀”。 金田起義初期的太平軍,為何戰鬥力如此強悍,打得清廷的正規軍丟盔棄甲?從清軍檔案記載來分析,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一)兵員素質高,凝聚力強
在金田起義的兵員人馬之中,有兩千餘人來自馮雲山早年在紫荊山的信眾。這些人是第一批拜上帝會的堅定信仰者,金田起義時都義無反顧地參加了太平軍。洪秀全在象州縣搗毀大樟甘王祖廟後,有數千人投奔洪秀全,參加拜上帝會,這些人也隨着洪秀全起義。同時,當地天地會首領賴九召集博白、陸川縣天地會成員五、六千人到紫荊山投奔洪秀全,這些人成為了太平軍的重要力量。
太平軍的骨幹力量,來自於貴縣的礦工3000餘人。其中秦日綱率領的礦工有1000餘人,石達開在歸龍山、奇山招募到的礦工有1000餘人。秦日綱又在潯貴鐵礦發動1000餘名礦工參加太平軍。在貴縣發生大規模“來土械鬥”之後,來人男婦老幼“三千餘人敗走無歸”。(引自《貴縣誌》)
他們在前往白沙、蒙圩的過程中遇到了正趕往紫荊山投靠太平軍的拜上帝會會眾,於是這3000餘名在“來土械鬥”中戰敗的來人,跟隨一起去了紫荊山。此外,天地會女首領蘇三娘率領2000餘人加入太平軍。桂平縣的蘇十九率領饑民千餘人投靠洪秀全。天地會首領羅大綱率領1000餘人參加太平軍,這三支人馬的總兵力為四千多人。
金田起義時的太平軍,大多出自寒苦之家,為了追隨洪秀全,他們帶着全家、全族到金田“團營”,他們“焚房舍,絕人望”,義無反顧。在起義之後沒有任何掛礙和後顧之憂,因為是舉家參加太平軍所以他們組織性、紀律性極強。蘇三娘、羅大綱、蘇十九等人率領的隊伍,在起義前就有過與清軍作戰的經驗,富有戰鬥力。
一句話,金田起義時的太平軍兵員素質高,他們苦大仇深,戰鬥力強。他們舉家參加起義,沒有任何後顧之憂,他們有拜上帝會的信仰,能夠團結一致,為追求“太平天國”而同心同德、頑強戰鬥。
(二)兵員信仰堅定,有精神力量支撐
金田起義時的太平軍,以拜上帝會為核心,具有較強的信仰信念,有強大的精神力量作為支撐。太平軍以拜上帝會教義約束軍隊、規範紀律。太平軍每逢出征,全體將士都要進行禱告,並且祈求上帝賜給勝利。戰鬥勝利之後,又鄭重向上帝謝恩。金田起義後,太平軍被優勢清軍圍困在金田村,軍心漸漸動搖。洪秀全當即下詔:“放膽歡喜踴躍,同心同力同向前,萬事皆由天父主張,天兄擔擋,千祈莫慌”(引自《天命詔旨書》)。
洪秀全告訴眾將士,大家不要害怕,凡事有天父做主、天兄擔當,眾人只要祈求勝利,同心同德奮勇向前殺敵就行。這種思想引導讓太平軍將士穩定了軍心,有了精神上的慰藉,於是太平軍將士認為獲得了“天父”的祝福和庇佑,於是便不懼怕傷亡,英勇戰鬥。在永安突圍戰時,洪秀全又下詔全軍:“千祈遵天命,放膽誅妖(清軍),任那妖魔千萬算,難走天 父真手段”(引自《天命詔旨書》)。
在洪秀全的反覆宣傳下,太平軍潛意識裏已經將清廷“妖魔化”,咸豐皇帝及其大臣是“閻羅妖”,清軍將領都是“清妖”。邪不勝正,代表上帝和光明的太平軍肯定能戰勝代表邪惡和黑暗的清軍,這種潛意識讓太平軍師出有名,成為一支“正義之師”。這種精神力量,讓太平軍作戰沒有顧慮,在永安突圍戰中連破清軍三道封鎖線,擊斃清軍4位總兵官,殲敵5000餘人,突破了包圍圈。
太平軍突破包圍後,大舉進攻省城桂林。太平軍在桂林久攻不下,傷亡日增。軍心士氣漸入低迷,洪秀全於是安慰眾將士:“爾等須知,天父權能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無所不在,豈桂林一城獨攻之而不克乎?此皆天父默中使成,非人所易知耳”。(引自《天情道理書》)洪秀全告訴眾軍士,天父無所不能,之所以打不下桂林,這也是天父的意思,太平軍將士聽後,當即打消顧慮,士氣再次大振。
正是因為有了信仰,有了精神力量的支撐,太平軍能同心協力、奮勇向前。這與已經腐敗不堪,只會提籠架鳥、混軍餉的清軍相比戰鬥力高出了幾個檔次,故而能連戰連捷,一路勝利。
(三)組織紀律強,協同作戰力強
金田起義時,總人數為2萬餘人,但有戰鬥力的只有3000餘人。為了提高軍隊戰鬥力,突破清軍封鎖,洪秀全、蕭朝貴將所有人員分為“男營”、“女營”,編製成軍。太平軍《軍冊》規定:一軍中有軍帥、師帥、旅帥、卒帥、兩司馬、剛強、勇敢、雄猛、果毅、威武伍長;衝鋒、破敵、制勝、奏捷伍卒,一個軍從軍帥到士兵,共有13156人。
太平軍的《兵冊》,詳細記錄了士兵的年齡、籍貫、入營地點、時間等,如有士兵陣亡、逃走等,會及時進行更改。太平軍的《家冊》,記錄了自軍帥以下所有人的家屬、年齡、孩子、職務等細節。《軍冊》、《兵冊》、《家冊》,這三個“冊子”將太平軍嚴格編制起來,建立了嚴密的組織體系。用現在的眼光來看,太平軍的《軍冊》與現代軍隊的編制幾乎一致,也大體上是軍、師、旅、團、營、連的編制,而且軍隊人數也基本接近,更重要的在於每個人職責分明、各司其職,行軍打仗很有效率。
金田起義時,太平軍頒佈了《五大紀律詔》,主要為:一、遵守條令。二、男女分營。三、秋毫無犯。四、繳獲歸公,不準私藏。五、同心合力,不準臨陣退縮。對於臨陣退縮者,當即捉拿斬於陣前。《五大紀律詔》這是太平軍全軍將士的紀律要求。
太平軍還頒佈了《太平條規》,明文規定:一,要格遵天令,不準任性自便;二、不得亂拿百姓東西,不得毀壞民房擄掠財富,不得燒燬民房。三、兵將要各整裝槍炮,要練好心腸,不得抽煙飲酒,要學習問答禮制,待人接物有禮貌。太平條規,這是太平軍對士兵日常生活行為的規範準則。
太平軍還創建了女軍制度,女軍有軍帥一人,下設卒長、營長等職務,一個軍共有2625人。女軍主要負責運輸輜重、進行作戰補給和接替男兵作戰。女軍為太平軍的作戰做出了巨大貢獻,在與清軍激戰難解難分的時刻,太平軍女兵往往能殺出重圍,勇健甚至超過男子。在太平天國14年的時間裏,女軍人數一度達到10萬餘人。
太平軍還建立了牌尾軍制度,牌尾軍實際上就是童子軍。太平軍將隨軍的11歲至15歲組織起來訓練,在戰鬥中擔任衝鋒陷陣的任務。太平軍凡攻城時,皆用童子軍,敵軍逃跑時,童子率眾窮追,驅逐甚急。英國人吟利曾記錄道:“太平軍最勇敢無畏的軍士,一般都是十二至十五歲年齡的孩子”。太平軍軍紀嚴明,士兵戰鬥能力強,便是如此。
(四)戰略戰術得當,楊秀清指揮有方
金田起義時期,楊秀清指揮太平軍取得了一系列出色戰績,不僅為太平軍突圍創造了條件,也為太平軍戰略戰術的研究做出了貢獻。金田起義前,楊秀清悄悄命人打造大量兵器藏在湖水底下,以備清軍前來圍剿。他動員青壯年男子練習兵法戰陣,做好了備戰工作。
金田起義後,清廷迅速調集大軍圍剿。第一路由雲南總兵周鳳岐、副將伊克坦布率領3000人進攻金田;一路由德州協副將李毆元率兵勇1000人,開往平南縣思旺地區將洪秀全圍困在花洲。楊秀清當機立斷,立刻率兵攻打花洲。
楊秀清利用迂迴穿插戰術,將清軍分割包圍,不僅救出了洪秀全,還殺死清軍數百人。救出洪秀全後,楊秀清立刻率領主力迎戰周鳳岐。楊秀清兵分三路,以游擊戰、襲擾戰依託桂平山區地形分割周鳳岐大軍。僅僅用了10天時間,楊秀清就擊敗了周鳳岐,大敗清軍。
楊秀清是一個軍事奇才,這個沒有讀過幾天書的燒炭工人,在短短半個月時間裏,經過三五次戰鬥,便總結出了一套應對清軍圍剿的戰略戰術:遭遇強敵,先打弱兵,後集中力量打強敵;實行兩路迂迴,側翼包抄,戰勝之後,對殘敵窮追猛打予以殲滅。1851年,清軍大將向榮追擊楊秀清,烏蘭泰在後面追着趕,向榮在前面攔截。
在此危險局面下,楊秀清調出小股部隊直撲向榮大營而去,搞特種襲擊作戰,實行斬首行動。結果將主力調出去追擊的向榮被打得大敗,前鋒部隊被消滅1000多人,主力六七千人被擊潰,而此時楊秀清手裏僅有2000多兵力。
1852年,楊秀清在平衝——龍寮嶺一帶設下三路伏兵。楊秀清以口袋陣襲擊清軍主力,結果人數比太平軍多出5、6倍的清軍遭到慘敗,清軍被擊斃5000多人,清軍天津鎮總兵長瑞、涼州鎮總兵長壽、河北鎮總兵董光甲、鄖陽鎮總兵邵鶴齡以及副將、參戰、遊擊、千總、把總多員。
清軍南路統帥烏蘭泰落澗受傷,回到桂林後死去。清軍另一路統帥向榮,僅帶着數個衞兵逃回桂林。楊秀清一個口袋陣,擊斃三個總兵、一個統帥,而且是在敵軍兵力比自己多出五六倍的情況下,楊秀清此戰打得相當漂亮。
楊秀清制定的太平軍戰略戰術有:精兵奇襲、聲東擊西、口袋陣、麻雀陣、長蛇陣、游擊戰等。在專門記錄楊秀清軍事指揮技術的《行軍總要》一書中,從陸戰、水戰到訓練、傳官、察防、防敵、軍紀、體恤傷員等方面30條,形成了一個立體的作戰指揮系統。
正是這4個方面的原因,太平軍在初期能連戰連捷,幾乎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從金田起義到攻克南京的2年零4個月的時間裏,太平軍轉戰廣西、湖南、湖北、安徽、江蘇6個省,攻克了三個省會(武漢、安慶、南京)和數百個州縣,擊敗了包括賽尚阿等在內的6任欽差大臣,擊斃了包括總督、巡撫、將軍、都統、提督、總兵、布政使、按察使等在內的一大批高級將領和官吏。
起義初期的太平軍,戰鬥力確實非同凡響。這便是太平軍能戰勝優勢清軍,打下半壁江山的原因所在。
參考文獻:
1.《貴縣誌》
2.《天命詔旨書》
3.《太平天國史料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