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孟子謂戴不勝講 孟子的故事的有哪些

由 漆雕佁 發佈於 經典

在儒家經典《孟子》一書中記載了孟子與一位叫戴不勝的士大夫之間的對話。在這個故事中,戴不勝想向齊王推薦一位叫薛居周的賢德的人,因為他認為只要齊王身邊有薛居周來輔佐,齊王就不會被小人的讒言所迷惑了。對此孟子有不同的觀點。

《孟子》一書

孟子首先給戴不勝講了一個故事,他問戴不勝説,如果一個楚國的官員想讓兒子學齊國話,那麼是找一個齊國老師來楚國教呢,還是把兒子送到齊國去呢?戴不勝説,不要那麼麻煩,就直接找個齊國老師教就行了。孟子説如果找個齊國老師教,那麼就算天天督促他説齊國話,但是身邊的人都是説楚國話的,他也學不好齊國話。但是如果他到了齊國,就算不用老師教,但是身邊都是説齊國話的,時間一長,他自然而然就學會齊國話了。戴不勝認為有道理。

孟子接着説,假如齊王身邊上至大臣親戚,下到奴隸僕人都是賢明的人,那麼齊王就沒有機會接觸奸詐小人了,但是如果大王身邊都是那些只會説讒言的小人,那麼齊王身邊只有一個薛居州又有什麼用呢,區區一個薛居州就能對大王產生什麼重大的影響呢,戴不勝覺得孟子説的很有道理。

這個故事是孟子認為環境對人的生長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一個人所處的環境對他的品行、性格、處事方式都有很大的作用,並不是某個外在的因素就能輕易改變的,因為環境對人有着潛移默化的作用。

孟子的故事

孟子這個名字在中國久遠的歷史長河中具有着非同一般的意義,他最突出的影響就是其仁義善的思想,孟子是一代偉大的聖人,一生在他的身上發生過很多不平凡的故事,當然最先令我們想到的,也是我們最熟悉的故事就是“孟母三遷”,這也是對孟子後來成就有深遠意義的一個故事。

孟子畫像

孟母三遷是關於對孩子教育的一個故事,主要講述了孟母對孟子的學業的重視,為了教育好孟子,孟母三次搬家為孟子提供適合學習的生活環境的事情,並對孟子嚴格的要求。

另外,還有一些故事,如孟子受教,它的中心思想主要講的就是孟母教授孟子做人做事都要有最基本禮儀的故事,無論是對外人還是對自己家人都要講基本的禮儀;還有斷織喻學的故事典故,主要講得內容就是對自己的學業一定要持之以恆,做什麼事情都不能半途而廢的故事,這個斷織喻學的故事對孟子以後成為儒學大師有着重要的影響。

關於孟子的故事還有很多很多,殺豚不欺子,孟子少時誦等都是非常經典的故事典故,還有大家朗朗上口的成語故事如“始作俑者”,“一曝十寒”,“五十步笑百步”,這些故事都在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闡述了做人,做事的一些真理,是孟子的教育思想,也是孟子的切身言行,他都用一言一行來教育我們後人如何做人和做事才是正確的。

孟子是哪國人

孟子是戰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教育家。是繼孔子之後儒家學派最傑出的代表人物。他出生於鄒國,當時正值戰國爭雄的時期,所以他又是東周時期人。

孟子雕像

孟子的出生地,鄒國,是當時東周時期東面的一個子爵國,因為其勢力並非出類拔萃,所以是當時強大的魯國的附屬國。現在這個地方屬於山東省鄒城縣。雖然鄒國是個小國家,但他在西周之初就已經立國。他們的祖先是安,周武王封安的子孫(第五世)俠,在當地建國。而實際上,除了俠之後的歷代君主,都沒有收到過周天子的冊封。在周宣王二十一年,鄒國國君夷父顏發動叛亂,把魯國的國君魯懿公殺死。十一年後,宣王討伐魯國,擊敗魯國,殺死了夷父顏。夷父顏的弟弟叔術代理鄒國國君。

春秋時期,齊桓公稱霸中原,鄒國予以積極支持。為了答謝鄒國,齊桓公封當時的鄒國國君克為子爵。從此,鄒國國君終於有了其相應的爵位。

直到公元前614年,鄒國被楚國滅亡。

孟子當時正出生於鄒國,他在周遊列國的時候,曾和鄒國的國君鄒穆公有過一段對話。當時鄒國正處於魯國的交戰中,鄒穆公對孟子説他的人民不肯為官吏犧牲,致使他的官員戰死了三十三個人,而沒有一個百姓犧牲。孟子説:你的國內貧富差距嚴重,而你的官員卻沒有把百姓的輾轉流離的情況告訴你,這是他們的失職。所以你只要施行仁政,百姓就會擁護你,他們也會為了官吏而戰死了。


孟子諫鄒穆公

《孟子諫鄒穆公》選自《孟子·梁惠王下》。穆公是鄒國的國君,因孟子是鄒國人,所以鄒穆公才找到他,開始了一下這段談話內容。

孟子的畫像

這段對話發生下鄒國和魯國交戰的背景下,鄒穆公説:“寡人的官吏死了三十三個人,而那些老百姓,卻沒有一個願意為了戰事而死的。我真想殺了他們,可是百姓又有那麼多人,殺也殺不完;不殺他們,我實在恨不過,他們都眼睜睜地看着他們的長官戰死卻不去救他們。我該怎麼辦才好?

孟子説:“這年頭,兵荒馬亂的,你的那些百姓,年老體弱的人死了,屍體都被丟棄在山溝裏;身強力壯的,到處逃亡,這樣的人好歹都有幾千人吧。大王你的倉庫裏藏滿了糧食,堆滿了金銀財寶,但是你的官員卻沒有一個人告訴你這樣的情況,這都是那些官吏殘害老百姓的結果啊。孔子的弟子曾子曾經説過:小心啊,你如何對待別人,同樣別人也會如何對待你。現在你的人民眼睜睜地看着他們的長官被殺而不去營救,這都是你的人民在報復他們。你還是不要再怪罪他們了。只要你從今以後開始施行仁政,你的人民自然會尊敬他們的官吏,再遇到這樣的事情,他們肯定會心甘情願為了官吏去犧牲了。”

這一段對話,和孟子見梁惠王一樣,他向鄒穆公闡述了推行仁政的必要性。強調了王道的重要性,主張德治,要求君王以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孟子學説

孟子本來的名字叫作孟軻,因為他的思想觀點影響遠大,所以被後代人們成為孟子。他是戰國時期儒家大賢,他也效仿孔子講學,教出了許多學識淵博的學生。孟子去過許多諸侯國推行自己的仁政學説,在這期間他的言論都是非常精彩的。那麼讓我們來看看孟子都有哪些學説呢?

《孟子》書影

總的來説,他的學説都是從人性本善出發的,主要有“仁政”、“王道”學説,他主張德治,不提倡用戰爭的方式解決問題,而是主張和平。

首先,對我們今天最為認同的是民本思想。孟子説過:“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孟子把人民、社稷、均值按照重要性排序,最重要的是人民,接着是國家社稷,最後是國家的君王,他認為君主是為人民服務造福的。所以孟子認為君主應該愛護自己國家的人民,保護他們不受到傷害,保障他們的權利。

其次,仁政學説。孟子將孔子學説的“仁”發展為仁政學説。他主張君主張實行仁政,用寬厚的政策使人民得到修養和發展,這樣國家也才會越來越富強,君主也才會得到人民的愛戴,國家的統治根基才會更加穩固。當然我們看看在古代實行仁政也是有很大好處的,仁政可以緩和階級矛盾,避免一些內亂。仁政學説是孟子思想最重要的部分,是核心。

第三就是,道德倫理。孟子被後來朝代運用最多的就是他的道德倫理了,孟子認為仁、義、禮、智是我們最基本的道德規範。孟子最看重的是仁和義,它們最為重要。仁和義的基礎是孝、悌,他認為如果每個人都堅持這些道德規範,那麼我們的社會就會非常和諧了,人們的生活也就更加幸福了。當然孟子的道德倫理學也有利於我們今天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孟子後代

説到孟子,便會不由自主的想起他的很多文章,因為孟子在傳統儒家思想中的地位是非常高的。他和孔子被人們並稱為“孔孟”。孟子原名叫作孟軻,戰國時期鄒國人。他是戰國時期著名的遊説代表,也是先秦儒家先驅者。

孟子碑刻像

他的學説有仁政學説,王道學説,他主張德治反對諸侯之間無休止的戰爭,他還主張仁義禮智的傳統道德倫理。他的思想對後世影響是非常大的,對我們的名族精神的形成也有重大作用。 既然孟子這麼偉大這麼有名,那麼孟子有沒有後代呢?

因為孟子在封建社會一直是被封建正統所推崇的,歷史地位是很高的,所以孟姓在歷朝有關姓氏的書籍中都有一定的記載。孟姓來源有兩個分支,其中部的發源地在山東,另一隻則在河南。第一種説法孟姓的得姓始祖是周文王之後、他的名字加慶父。第二種説法是在河南商丘附近,有一本專門研究姓氏的書籍叫《姓字注》,根據這本書的記載在中國古代春秋時期也有一支姓孟的氏族,在衞國。追根溯源,他們的祖先也是周文王。所以由此可以知道孟氏的祖先是周文王。

那麼孟子有沒有後代呢?當然是有的。據考證,孟子的四十四代孫子叫孟公濟,他生活在五代時期,孟公濟還曾率領族人到山東躲避戰亂呢。到了北宋時期,孟公濟有個兒子叫孟寧,還在宋朝當了縣官。之後,也在北宋時期,孟子的後代有兩個叫孟興山、孟興玉的人從山東回到中原地區,之後一直居住在了這裏。現在呢,河南省商丘市仍然居住着很多姓孟的氏族。比如虞城縣和寧陵縣等地有集中的居住區域,據統計,河南孟姓人口大約有兩萬餘人呢,而且絕大多數都是孟子的後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