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雞,是中國的傳統美食之一。無論在電視劇、電影中,還是在小説中,人們總會看到,行走江湖的大俠們在野外生活時,總會少不了在一壺老酒的陪伴下,點上一堆篝火,然後烤上一隻燒雞,其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盡顯古人與天地自然融為一體的悠然生活。
如今,中國的燒雞早已發展出了多個流派。比如最出名的有東北曹家燒雞、開封燒雞、齊家燒雞、郭家燒雞、栗子燒雞、德州燒雞、芋頭燒雞。而在中國燒雞中,最為出名的便是道口燒雞。它以高超的燒雞技藝作為百年積澱,再加入名貴藥材與陳年老湯,成為燒雞中最具特色的一道美食。
道口燒雞源於河南省滑縣道口鎮,是中國著名的地方特色產品。其發源歷史更是淵源流長,早在清朝順治十八年,道口燒雞就已創立,距今已超過300年曆史。
根據《滑縣誌》的記載,在道口燒雞剛開始的100年時間中,由於技術積累不夠,這道美食並沒有鮮明的特色,因此生意一直比較蕭條。直到乾隆五十二年,即公元1787年,如今中國燒雞大師及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張中海的先祖張炳,遇到清宮御膳房御廚老友劉義。
張炳當時在道口鎮開了一家小燒雞店,但生意始終沒有做起來。一天,劉義來訪,兩人坐在一起把酒言歡。張炳虛心向老友求教,劉義便悄悄告訴他了一個秘方:“要想燒雞香,八料加老湯。”八料,也就是如今的陳皮、草果、豆蔻、肉桂、砂仁、良姜、丁香和白芷;老湯就是陳湯。此後,按照老友的提示,張炳潛心研究一輩子,終於做出了別具特色的燒雞,並將小店定為“義興張”,寓意“友義興張”。
清朝嘉慶年間,有一次嘉慶皇帝巡路過河南道口時,忽然聞到一股奇香從深巷中飄來,嘉慶迅速追問身邊的隨從:“何物發出此香?”隨從人員答道:“燒雞”。於是,隨從人員拿了一盤燒雞獻給嘉慶嘗,剛吃下第一口,嘉慶皇帝就大喜説道:“色、香、味三絕”。從此,道口燒雞便成為了清廷重要的貢品之一。張炳的子孫們,也在百年曆史中不斷繼承與發展了祖先留下的精湛技藝,讓“義興店”燒雞傳承了300多年。
到如今,義興燒雞已走出國門,走向世界,在美國、德國、瑞士等等地方開了燒雞店,其在海外的名氣,已與北京烤鴨、金華火腿等齊名,每逢聖誕節,日銷幾十萬只,在美國更是被當地人排着長隊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