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物理天才哈佛畢業後加入美國國籍,成為了美國最年輕的華人教授,但問題來了,我們為什麼沒有留住這個人才呢?
尹希已經不是父母口中別人家孩子所能形容的了,尹希12歲就在中科大讀少年班,為了開闊視野增長知識他申請了國外留學,中科院給予極大的支持,他的留學是公費的,17歲收到了哈佛的offer讀博士。博士畢業後哈佛大學打破該校博士不得在該校繼續博士後研究的慣例,破格允許尹希博士留校繼續研究工作。後來才知道原來他在哈佛上學的時候就已經加入了美國國籍,其實他並不是第一個選擇他國的人才,但究竟是為什麼中國斥巨資培養的人才,卻留不住呢?
我認為這可能與很多因素都有關係,首先是薪資,有些科學家研究了一輩子,窮其一生也沒有為家人留下存款,其次是風氣,學術地位的高低,有時候不是憑藉着他的科學成就,而是憑藉着團隊的“關係”,或許有些人甚至都不想研究,沒有大家一起討論的風氣,再有就可能是國家的科學力量,對於頂尖的人才,擁有頂尖的科研設備也應該是他們想要的吧。
人家選擇什麼國籍不關我的事,但我認為,既然國家培養了你,就要為國家做出自己的貢獻,建國初期中國的物資是何等的匱乏,科研條件更是簡陋,老一代科學家學成之後,卻是拼了命的回國搞建設,發展科技。一心只為祖國,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希望祖國可以整治科研事業的不良風氣,留得住每一個人才。